世界诗歌运动
135个国家265个成员组织
8月1日,国际诗坛盛会——“第30届麦德林国际诗歌节”云盛典拉开帷幕。中国诗人吉狄马加、梅尔、曹谁等受邀参加本次盛会。9月10日,诗人曹谁通过视频朗诵诗集《通天塔之歌》中的《大悲舞》等五首诗歌,在全球103个国家传播。 由于受新冠疫情影响,曹谁像所有诗人一样通过网络的形式参与诗歌节的活动。曹谁从中、英、西诗集《通天塔之歌》节选了《大悲舞》《墓酒》《美人鱼梦》《家园赋》《隐藏在深处的王冠》五首诗歌,通过英文朗诵录制,提交组委会,9月10日组委会向全球103个国家的读者播放。同时青年诗人马文秀还将曹谁的诗歌《大悲舞》,制作成了“诗电影”《大悲舞》,让诗歌跟电影、朗诵结合起来,以全新的方式传播诗歌。 《通天塔之歌》是曹谁的代表作之一,曹谁在诗歌中希望重建一个世界文学交流的新秩序,他借用《圣经》中的著名典故“通天塔”来表达。人类原本说着共同的语言,他们准备建立一座通天塔,上帝知道后变乱了他们的语言,于是人们就说着不同的语言,无法畅通交谈。曹谁希望通过诗歌重建文学的通天塔,让人类可以通过诗歌自由交流。 曹谁一直倡导“大诗”,他的代表作《大悲舞》体现了他的美学追求,他通过虚构一位在古老的亚欧大陆上起舞的舞者,表达了人类所共同寻找的悲悯精神,希望建立一个人类共同的理想家园。这种精神在新冠疫情爆发后的世界局势中,显得尤为迫切。 《大悲舞》 你站在舞台的中央 他们都在推你走向悲伤 有的人在舞台背后为你伴乐 有的人在你身后随哀乐起舞 站在舞台中央痛哭的只有你一个人 大舞台在亚欧大陆地中部 你站在帕米尔之巅痛哭 人们从四面八方赶来 亚细亚人在为你奏哀乐 欧罗巴人在随音乐舞蹈 唯有你一个人站在那里痛不欲生 你是世界上一个最普通的人 所有的人仍不会把你放过 他们为你歌舞 一齐助你悲伤 直到你绝望 直到你离开这个世界 他们就会一哄而散 去为下一个人哀歌 2019年12月8日,曹谁翻译的土耳其著名女诗人纽都然·杜门(Nurduran duman)诗集《伊斯坦布尔的脚步》荣获第二届博鳌国际诗歌奖 曹谁除了写作诗歌,还创作多部长篇小说和影视剧本,著有诗集《冷抒情》《亚欧大陆地史诗》《通天塔之歌》等七部,译著《伊斯坦布尔的脚步》《普罗米修斯之歌》等三部,长篇小说《巴别塔尖》《昆仑秘史》(三部曲)《雪豹王子》等十部,电视剧本《孔雀王》、电影剧本《昆仑决》和舞台剧本《雪豹王子》等百余部集。曾获首届中国青年诗人奖、第五届华语诗歌春晚2019年度十佳诗人、第四届曹禺杯剧本奖、第二届博鳌国际诗歌奖等文艺奖。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世界诗歌网副总编辑。 曹谁的诗歌已经被翻译为二十余种语言,获得了许多国际诗人的好评。智利诗人罗伯特·艾多(Roberto Aedo)评论道:“在西方通天塔一般象征文化的混乱和不可交流,但是对于东方,我们看到曹谁在《通天塔之歌》中对通天塔新的阐释:通天塔作为一个诗性空间,在其中我们能够返回到一种原初的语言,这本书展示了这样一种图景,回归到一种共同体,综合和超越了我们传统支离破碎视野的世界:东方和西方,正义和邪恶,传统和现代,等等。曹谁试图去面对所谓后现代或者超现代世界,它的当代的混乱和嘈杂,或者如他用诗的语言所说的‘一万件事’。他创作史诗的努力,是超越抒情诗的,当然在更大的舞台上,在亚欧大陆的中心——这是他创造的一个超越的世界,在他多种语言的不同声音的大合唱中在多种不同声调中表达同样的意义:他的诗性世界,这是隐喻《圣经》神话中的原初的语言,所以这是一首对于充满差异和斗争的世界人类共同体的颂歌。” 意大利汉学家、作家雪莲(Fiori Picco)评价道:“在曹谁的诗中,他以独特的视觉性书写或超现实感性,创造了人类原初的荒诞情境。他的诗歌好像现代油画,展现给我们怪诞的生物和非线性场景。梦境和现实,古代和现代,喜剧和悲剧,戏剧性地融为一炉,把内心深处的潜意识呈现为纯粹的想象画面。曹谁的诗让我想起现代绘画大师萨尔瓦多·达利的许多名作。曹谁是一个打破陈规的开创性的诗人和作家,他的理念为中国当代文学注入一股全新的风格。” 土耳其作家纽都然·杜门(Nurduran Duman)评价道:“词语是力量本身,它可以改变人的思想、感觉和行为。在词语间隐藏的寂静拥有我们宇宙中最神秘的力量。这就意味着诗歌拥有改变世界的力量,这也是我们创作世界和平的机缘。我们从曹谁诗集的名字《通天塔之歌》,看到他担当起了这样的使命。这本书以三种不同文字出版,这就是创造世界和平的最好证明。《大悲舞》那首诗拥有如此多的不同语言的翻译,清楚地展示了曹谁的诗学追求。” 哥伦比亚麦德林国际诗歌节,跟荷兰鹿特丹诗歌节、马其顿斯特鲁加国际诗歌节并称为世界三大诗歌节,在世界文学界有广泛的影响。此次诗歌节至10月1日结束,世界各地50多万观众将通过脸书、推特、油管等媒介直播参与互动。103个国家的200名诗人将举办120场专访、对话、音乐会、讲座、论坛等活动。 来源 | 中国驻哥伦比亚大使馆文化处 作者 | 朱晓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