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第一卷



曙光



那些在黑夜蛰伏已久

在寒风中不停行走与奔跑的人

曙光必将使他显现


                               ——题记





民国13年,卢湾区香山路7号

孙中山用三民主义,修了一条路

这条路从此有了曙光

有了流火,花瓣和诗情



为了民主和革命

他从海上出发,一路向东、向西

再向东



紧跟他后面的宋庆龄

星光一样女子,开路、引泉

手握霹雳,临水而立

即便外面伸手不见五指

她也在一盏灯火里醒着



今天,在他们住过的院子里

我看到,一枝海棠巧笑倩兮

一丝小雨噙着湿润,和他们一起

坐在春天里



黄兴路,民国15年辟筑

这条宽阔的,全长3860米的路

是一面“中华民国”的旗

也是黄兴生命的渡口



那时,从这条路上过的人

我敬仰他们中的每一个

是他们,让这条路长出翅膀

他们走一次,月色就浓一分



还有章太炎、宋教仁、邹荣

他们一起,劈开冰凉的夜

让一种航行,一直向前



一个个无眠的夜晚

他们匆匆的脚步,替代了满天的星斗

我们记不清,从那时到现在

他们的脚步,在语言无法抵达的地方

响彻过多少次,山重水复过多少次



由民主和革命

这两个词构成的绿洲

是他们一生的灵魂和信仰



我们多么希望,自己是他们的旧识

成为一个故事,或一个英雄

在动荡的岁月里,以一种奔走的姿态

跟随他们





1921年7月23日,一个庄严的时刻

上海望志路106号的树德里

一座普通的石库门,一个政党以破晓之势

以太阳与天空同一高度,在这里宣告诞生



热血蒸腾的风,从那时吹来

至今没有停息



1922年初夏,上海南成路的辅德里

透过木格子窗,红木桌上还摆着茶杯

十三位代表,似乎刚刚离开



他们的神情,戈壁一样坚毅

身体里似乎正刮着风雪

但我分明看阳光在他们背后

幕布一样挂满



门前成排的水杉,像他们挺拔的身子

肩靠着肩,他们的头发如河滩上苇草

四面为水,八面有风,却在于不屈中扬起



他们用热血谈自由

用满腔热忱点燃这个世界

让认识他们的每一个人,认识黑夜

把自己交给光





也是在这里,我听到一个声音

第一次用惊雷的姿态

于无声处,在中国土地上重重滚过



中国共产党万岁



这是转折关头,以最大肺活量发出的

谁也难以遏制的,历史的最强音

从此,她吞吐着改天换地的

风云雷电



与此同时,一部党章,一次宣言

一个纲领,一个信念,一种思想

每一分钟都在拔节和生长



我们是多么迫切地需要它们

需要它们如藤蔓般

没有尽头的伸向我们



需要它们成为种子

把我们思想庄稼一样种满、发芽

然后茂密,从此光明地活着





辅德里的橱窗里

陈列着很多革命先辈,为中国救亡图存的文章

封面虽已苍颜,精神依然年轻



带着我的向往和敬仰

我走近它们,用心诵读



每一行竖写的句子

我读成顶天立地的梁柱

这些梁柱,在井冈山、延安

西柏波、北京,一些标志性的建筑上

都有他们的身影



文章的每一个字

每一个标点符号

我把它们读成脚印,读成火炬



我甚至希望把自己读成

印刷他们文字的纸张,纸张中的一滴纸浆

或一根纤维



只为了与他们在一起

与他们的文字在一起





平民女校,一间很小的房子

门前没有石阶,屋里讲坛也没有高出地面

就像那时的讲课老师

他们把自己放得很低,跟进校的任何一位女子

平等的立在泥土之上



就是这间跟任何平民居室

没有两样的房子,让走进去的女性

看大地广阔无边,看天空海水一样蓝



从此,黄河是她们的头发

岩石是她们坚硬的骨头

镰刀斧头是她们前行的双腿



从此,她们抬头挺胸做人

与江河没有落差,与云朵不分高矮



而创办女校的李达和其夫人

并没有走远,他们还立在不远处

立在一年四季都不变的,青松后面





1924年,甲秀里318号

毛泽东,这个如同惊雷的名字

让敌人丧胆的名字

照亮过万物和河山的名字



我看到,他还立在阳台上

凭窗远眺,一袭长衫任由水雾

一点点漫上来,浸湿



那个时候,他进退为国家

俯仰为锦绣

亦书生,亦英雄,亦君子

偶尔也匹夫



或许,很少有人知道

建国后的九年,他没做过一件新衣

一件睡衣补了73个补丁

他说,农民能穿的他也能



他这一生只有国,没有家

他的家在那个年代,被撕裂、粉碎

这其中有他两个弟弟,儿子

还有妻子



一生五十多次来上海的他

住的时间最长,是当时的甲秀里

今天,院里的草还青着

门窗依旧,树也还像当年



现如今,他走了

他的名字在,目光在

它时而明亮时而深邃

时而冷峻时而温和地

看着我们,看着中国的每一天


(未完待续)


【诗人简介】孙思,诗人,上海作协理事、《上海诗人》副主编,著有诗集五部。曾获刘章诗歌奖、第二届海燕诗歌奖、上海作协会员年度作品奖。诗收进百种诗歌选本。主编有上海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优秀诗选集《风从浦江来》,思想理论研究专著《走进大学生心里》填补国内同行业空白,由全国各大高校图书馆珍藏。2017《现代青年》年度人物•最佳诗人,有评论获《诗潮》年度诗歌评论奖,上海作协会员年度评论奖,第七届冰心散文评论奖。

分享至 : QQ空间
收藏

网友点评

倒序浏览
名家力作,敬请诗友们欣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老石城 来自手机 论坛元老 2021-6-12 07:02:53
来读问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老石城 来自手机 论坛元老 2021-6-12 07:03:59
“那些在黑夜蛰伏已久  在寒风中不停行走与奔跑的人  曙光必将使他显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倪宝元 版主 2021-6-12 15:58:34
名家作品,非常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倪宝元 版主 2021-6-12 15:58:43
好好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倪宝元 版主 2021-6-12 15:58:56
1、点亮推荐阅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老石城 来自手机 论坛元老 2021-6-12 18:54:30
祝端午安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谢谢劳老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老石城 发表于 2021-6-12 07:03
“那些在黑夜蛰伏已久  在寒风中不停行走与奔跑的人  曙光必将使他显现”

谢谢劳老师摘句点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下一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