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语174条 (1——80)
作者/施世游
作者简介:施世游:男,生于20世纪70年代,籍贯温州,现居杭州。原中国诗歌网白话新诗版主、首席版主、执行站长。
作者诗观:气、骨、奇;细节、意境;语气、语调、语感;密度、质感、力量;生气灌注。
文章出处:“中国诗歌”微信公众号
001、不要让你的文字躺在纸上,要立起来。
002、捡来的诗歌比写出来的,更神来一笔。
003、诗歌,要写成这样的:内心流利,但不急促。
004、内心保持流利,还要内心保持安静!
005、我个人认为感觉很重要。每一个作品,它都应该有一个“感觉沸点”。感觉,在情绪里表达出来,就好像加湿器,散发出那弥漫的白气雾。也可以是子弹压入枪膛,弥漫的是气息,压迫的是力量。这两个出不来,就会要么“沸点”过高或者过低。要么就是遣词造句,小碎步,写得没啥意思。
006、我觉得进入学问式讨论时候,你们就开始要给自己“封印”了,就要“拘谨”了。
007、写诗歌,还是得脚踩西瓜皮,相互撞击,别人的一句诗能够把你点燃,有写的欲望,你就继续写。最好呢是写得自己都不认识自己了。当然,最后,不认识自己是不可能的,语气语调还是在的,不过表达方式会有变化。别怕不认识自己,随便写。
008、大部分人是作品少了,就学问多了。或者呢是作品不少,作品里的学问开始多了。要做好三少,1要少一点拟人,2要少一点遣词造句,3要少一点学问研究。建议做到一点即可,四个字:表达准确。
009、写完一个句子,心里会知道这首诗歌的最后一个句子在哪里,但是中间都是未知句。
010、灵感不是在那做比喻拟人好像要很出奇。而是,写完一句,你摁住呼吸节奏情绪,控制下一句自然流转,选择多种走向里面的最合理处理,最后写完,发现只有这个时候这个状态,才导致这首诗歌的完成。那样的诗歌,就绝对不会差到哪里去。
011、不知道下一句怎么写,就慢一点。
012、我们写完一首诗,应该就要肉身离去。让文字自己发声。
013、写诗,就是要轻松,松弛了写。绷着写,就会意图太明显。
014、呼吸自然。不要喘大气,不要大嗓门,不要刻意表达中心思想。就不会重。有时候写得重,是因为肉身。要灵魂出窍,就好像小时候看孙悟空,肉身站哪里,灵魂上天找太少老君,回来时,距离自己肉身还有一步之遥的那个光景。
015、写一首诗,不是为了打垮谁。而是把自己的对生活的感知,对生命的感悟,安放进去。当我们某一天不开口说话了时候,通过诗歌这个窗口,会看见我们这个人。
016、每一个阶梯,要上去之前,都是眼睛先上去,然后才是手脚。嘴先“坏”起来,不是坏事情。
017、用力点,在字面。就是小意思。结构。不行,作品就没意思。
018、得把自己每一首写得题材不一样,手法不一样,腔调不一样,表达不一样,总之,得让自己每一次都有点不一样。
019、风格形成前,感觉自己很不错,写得时候满意,跟别人一对比就又不满意,然后看看又气馁。
020、憋着写,就是处处精心投入,爱惜羽毛,写好了,恨不得修修改改想改好。
021、扯大嗓门写,就是一吆喝就来劲,特别容易抒发,诗兴很浓。写得兴高采烈,感觉自己过瘾,自己最棒。表达完,也就完了。跟看见一个人说我喜欢你或者不爽你,说完就拉倒了一样。
022、所谓常识,就是我们现在认为应该的。但未来发现不一定合理。超越常识的处理,就是呈现。自然,大写意,超越时空,情绪引而不发。看起来不咋地,但过十年再看,好像也还可以。
023、能不能成为经典,全看这一首是不是一个人一生体验的凝聚,有自己完整的生活生命观,做了横剖面。
024、看一个作品,有的粗看很不错,属于一见钟情。有的很耐看,属于历久弥新。
025、诗歌,有时候只是一种个人写作习惯,有时候是个人体验刻度。有时候,写好的东西,并不是为了获得普遍的赞美,而是突然等到了一个人,像老朋友相遇,那种感觉就够啦。
026、理论是线性的,写作往往是交叉复合的。
027、误导,有时候也是错觉。只是某种基于写作经验的怀疑。归根到底是对词语运用的不自信。
028、自己写爽很重要。前提是爽过之后看看,是否不粗糙。自己都写不爽,就会老想补充说明。生怕没表达完,生怕读者看不明白。基本搞砸。
029、有时候不是捕捉写什么。而是捕捉一种状态。一旦表达主题,就基本写砸,主题先行是文章。不是诗歌。你观察水面,不是为了描摹水面,而是捕捉观察的瞬间,读者看到如果只是画面还不成立,要是看到画面能捕捉到你观察时候的状态,那就基本成了。情绪进去,看怎么进。
030、比如,你写个东西感觉不是太好,就会想着加一段去补充,有时只会越写越拖沓,越累赘。有时我们只需要,往上补充一句,反着补一句,形成张力,又不影响下一句继续往下写。改诗,有时是可以这样改,把自己的张力释放出来。
031、下次记住,写东西写着写着卡住了,就退后,让出空间来。退一步,海阔天空。
032、直接自然,是优点,一般人做不到。
033、中国的诗歌,来自于律绝式的洗练,口语直白直接为主。但也有文人馆阁体。但是整体来讲,还是倾向口语。到了近期的口语诗,则继承了洗练,但是因为现代语无法像旧体词语做到词语的高度浓缩。所以一旦洗练,就容易短平快。所以诗意的提炼和发现,以及沉淀住,就显得特别看起来平淡但是又要付出更多的观察和内省的过滤,凝结。否则,就容易缺乏,连环的打击感,一击不中就无路可退,把自己逼入死角,读者不会给你再次重读挖掘深意的机会,就会否决了你。所以既要显得柳暗花明又一村,又得不罗嗦缠绕情感的节制有要到位。所以布局,结构,很重要。
034、口语诗,容易登堂入室,但是不能囿于短平快的口语诗。要产生自己的代表性作品,要在口语诗中做到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完整表达,那才行。
不在于行数长短,而在于观察世界和人情。
035、表达你要表达的,生活着,表达着,节制,缓缓,如水龙头,别拧太大,要不水龙头也容易坏,还浪费水流。
036、读一个人,就是要啃了TA,密集,然后仿写,仿写不像就再啃,最后绕过去。写自己的。
037、好诗有这么几个特点,你们可以拿来主义:1、生活。真实的来源于生活。2、诚实。因为真实所以写得诚实。3、距离。TA和写的保持距离,所以第三人称用的多,第三人称的诗歌也相对要好。因为有距离,所以写得生活、诚实,文本都可以和作者秋毫无犯,写归写,活归活。所以,也就敢写。4、发现。在细微中,去发现,只要生活,诚实,而又保持距离,诗意自然而然就会被发现。
038、不要去追求风格。而是什么风格,需要哪几个特质,找适合的写法。其实在写的就是适合的写法。不过写不舒展。你总会在那个地方重复掉坑里,成为那相似的95%,而你想要的是那5%。不一样的地方,你要找到那5%。你得先看清楚自己,还得把别人当成一面镜子,看自己。自己有时候是看不清自己的。先看清楚自己,然后你再看清你眼中的诗歌(不是你去评判别人的诗歌),你未来的诗歌。你要的未来的诗歌,通过别人讲,分析技术,同题训练,给不了你。自己给自己。简单概括,心怎样看未来你的诗歌,未来你的诗歌就会写成怎样。那你的心怎样看你想看到的诗歌呢,先看清自己。
039、意思的生成,来自于文字的表达冲突,而不是文字之外的。
040、要借一个词语去撞击另一个。不要板着写。太想要有意义了,就容易不发散,容易写得不松弛。信手的,会成。
041、整体,角度太正太完整,最后容易挖坑埋人。太完整了,也就容易成为一个小品文。诗歌和散文小品文的区别,在于节奏。一完整,节奏就散了。
042、诗歌和小说最大的区别,在于直接击打的力量。诗歌是表达给你,小说是表现给你。
043、写诗,要把二手经验还原成为一手经验。没去过,也要写出去过的样子,而且是逼真的样子。要把鬼话说得跟真的一样嘛,目击的在场感。
044、不要刻意。你写一句,就当把水倒地上。然后,在地上挖点小沟,看水往哪里走。就是那种很松弛的心态。
045、自然,通透。这样的诗歌,才最有生命力。
046、找到自己的发声部位,就会突然写好。找不到,这样写出来就是都没啥东西。每个人需要自己找。这个教不来。不知道怎么写,就胡乱写,爱写啥就写啥。我其实现在就是在教你啊:1、写啥不重要。2、不要写得太像诗。3、想到什么写什么。4、胡乱写,没主题,没节奏,啥都没,什么都可以。5、形成文字排序,没有病句就行。6、有啥想法就写啥。
047、逻辑,起码的逻辑,是需要的。
048、角色扮演,得进入角色。你的位置,在哪里?
049、词语光滑,不是油滑。
050、自然是指句子的表达,光滑是指词语的光泽。
051、可能性,就是不确定性。不确定就是模糊的。模糊就是不通透的。表达出肯定的不确定性,反而又是确定的。确定的,才不会是模糊的。
052、要么是反衬,要么是上下句,把空间撑开。这个没处理好,你就很难上一个台阶。因为,你在造句。写完上句,在造下句。应该是,写完一句,下一句,对应上一句,它可以生发好多句,只不过选择了一句。每一句,应该是上一句流向的处理。就好像水流出去,你要的是挖沟。边沿是堤坝,也是涵义的延伸。
053、调到自己突然找到新的讲话腔调。那时就突破了。
054、做学问要守执中。中的两端,一端是狂,一端狷。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注意这个两端“之间”。写诗歌,有时就是在两端之间的之间走动、思考、观察、捕捉。
055、做人要中正平和。写诗歌呢,你太多中正平和,可能就没风格,没特点了。所以,要么张扬热得可以融化岩浆,要么冷抒情让人读着入骨就好像冬天里把手放进冰水里,开始很冰,冰过后暖烘烘。你可以内心守其中,但文风上,不行。得有自己的风格。
056、怜悯是对万物及时空存在的追溯和感怀。人有时甚至会脱离自己的视角去看到自己,甚至会突然怜悯起自己来。就是自己的大我看见了自己的小我,所升起的那种感觉来。
057、你用什么方式讲话,就用什么腔调写诗。腔调,就是风格。
058、语言直白跟诗意不够,没直接关系。语言不直白,只是修辞上的功夫。看起来的美感,不一定是诗意。人家喜欢把修辞美看做诗意。诗,是什么?都难回答。诗意是什么,同样难定义。打个比方,直白是白衬衣,不直白是晚礼服。一件衣服,是晚礼服跟白衬衣,跟穿起来有没有更佳的观感。跟那个人有关系。晚礼服容易占优势,但晚礼服的场景容易受局限。诗意,就是你看到一个人不管穿晚礼服还是穿白衬衣哪怕穿丁字裤(有些诗有些人感觉刺眼不接受),应该都感觉还是蛮有味。诗意,约等于有味道。诗意,再换个比方,你吃生蚝也好,刺生也好,还是白粥小菜,你得有味道。老子说治大国如烹小鲜。写诗,何尝不是。再疼痛的,写完那首后,都有一种收获的幸福感。自己得先把自己给品到味,把自己先给自足了。
059、还没写,就老想着要写好。就会容易端着写,拿腔拿调。
060、像子弹压入枪膛,不适合非口语的写法(当然并不是绝对)。或者说,要求更高。因为词语一简练,气息容易受挫。得保持有三个字:褶皱感。不是让你满脸皱纹,纹理层次感要的。层次感要的,不要变成汉堡包三明治模式化。可也不要变成复杂的树形鱼骨图。但如果搞得过于复杂,看起来高深莫测,那还不如直接写哲学论文。
061、出现一次的句子和词语,再次出现也许就报废。
062、你感觉好了,人家不一定是。人家只走着走着,发现是作者担心读者读着读着会不会太平直,就快要到路尾段的时候,一脚踩个坑。然后站那里悟会儿:嗯,走路还是要看地面的,走路就是人生,要留意不平坦,还得跨过去。
063、他在炼字,那你就是在炼句。干嘛不炼心?看到什么就是什么。但是看得多几分,你看多几分之后,下笔自动会带出来的。
064、举重若轻,那都是常规的,很容易可以做局。引而不发,点到为止。比举重若轻,来的要更自然而然。两种,都是技术。没有好坏之分。
065、内核,很多人会问,什么叫内核。我没法一句话回答你,就好像问什么是诗?但是,你的想法,这个想法围绕着一个念头,这个念头带着情感和情绪,它要出来,它在里面萌萌动,外面有个鸡蛋壳,我们只允许啄破一个小空,我们要造一个圆形的壳让它啄破,我有一只小鸡要出来,它不是蛋白和蛋黄。内核,它是思想和情感交融成为一个点,一个引爆点,结构控制住了它。
066、一搞诗眼,写的时候就又可能做眼,容易刻意了。
067、我发现一些很神经质的语句,那些语句往往会从力求阐述的理念中挣脱出来,不被塞满,很是空灵。
068、再重复一次:诗歌的力量,不可缺。一首诗歌有力量,就具备了一种好品质。
069、陌生化的效果处理,首先应该是词语的组合上要符合汉语的语法,起码主谓宾。其次是陌生化,应该在句子上下句的组合上,也就是思维跳跃、推进、滑开上,然后带出思维折叠、翻转,赋予了词语不同的多维意思出来的陌生化。要不然光光强调词语组合的陌生化,我觉得是现代诗写作的误区。表达的陌生化,不是词语组合的陌生化,而应是结构的陌生化,让结构给予读者一个“指环王”一样的独立的“精神世界”。
070、一切看起来波澜壮阔,但却又是镜花之相,成于拿捏,也囿于拿捏。
071、需从词汇库里,暂时性地剔除自我重复的词语,才好突围而出。
072、把空间放出来,才会写得好看,一旦说得成分多了,就容易带入过多的情绪,和文本靠得就太近。
073、理气太重了,诗歌一旦学究气就不太有趣,有趣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情。
074、很想说一个道理,这种想法会破坏一个作品内在自成一体的宇宙。
075、一个实体名词+动词+抽象的名词,这样写,就容易实体的名词没有具体,抽象的名词继续抽象。很奇怪,大家都喜欢这样的修辞组合。这样的修辞,既然大家都在用,说明已经用滥了。
076、可以多呈现,少说理。
077、诗歌的第一要义,就是要把诗歌写静了,静了才能气息弥漫,静方可舒展,静方可有境。
078、禅语入诗不如禅理入诗,禅理入诗不如禅意入诗,禅意入诗不如禅悟入诗。
079、大抵托物言志、寓情的作品,容易以物拟物,落入常物之中。所以形而上就变得重要。
080、挖坑的写法有很多种,比如最后突然翻转而出,比如最后突然升华(一般容易总结归纳成人生哲理思考呀,看起来很真理呀,真理又是不可辩驳的错误),比如最后制造了陡峭的悬崖让你硬生生停在边上感受一下心跳呀。统称挖坑,容易蝎子甩尾,挖坑埋人,容易刻意,容易把前面变成无效的铺垫,有阅读快感,但容易快餐。
编后语:认识施世游先生是在“传灯录”诗歌网,施主(很多人如此称呼)性格温良,胸怀宽广,于我来说亦师亦友。施主对诗歌认识系统、见解独到、感悟深广,且从不吝啬于与大家分享自己对诗歌的独有理解,并付诸心血编辑成文,发于微信群、公众号共享其成果,足见施主其品格。现未经允许将这些弥足珍贵的诗写经验发于此处,与大家一起阅读,想施主也不至于怪罪于我吧。当然,如若涉及版权问题,还望本网版主将本文及时删除。
|
|
大牛,别默默的看了,快登录帮我点评一下吧!:)
登录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