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 萦之 版主   /  2020-12-9 11:05  /   74 浏览 版权:保留作者信息

首页推荐
在跪与不跪之间
——评李不嫁《昌耀墓前》

张弓


也许,人可以用年龄论骨骼,诗人也不例外。人的生命体征确实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逐年老化。但是,唯独诗人在经历了时间煎熬之后,保持在诗人尊严里的骨质是不会老化的。一边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一边是此心不死的傲气长存,灵与肉在诗人李不嫁的诗歌中充分融合,让我们感受到诗人的铁骨琤琤!

在跪与不跪之间,两个极端的哲学命题,摆在我们面前:“这一跪,要费很大的力气/才能从尘埃里站起/而普天下的黄土都是腥的/桃花源里可耕田哪”。跪是要费很大的力气,才能从尘埃里站起来。而尘埃沾染着血腥,血腥是可以给桃花输送营养的,这不跪意味着节约钙质的省耗,也可以留下更多的尘土养活昌耀墓前的桃树;另一方面,不跪“就像你坟山上的草木,被山火烧得乌黑/也还是相互搀扶着/各自开花结果,尤其是桃树/低矮、曲折,替我们吐出,人间的点点血迹”。草木是柔弱的,即使被山火烧了,灰尘也还是相互搀扶、各自开花结果。更彰显其魅力的,恰恰是它们的“低矮、曲折”,用卑微的身躯撑起强大的人格!
人性有善恶,诗人李不嫁操持着一把哲学的刀刃,貌似人类精神领域的独行侠,往来于历史与现实之间,那些曾经轰轰烈烈的历史事件过后,落下一地鸡毛,无时无刻在提醒、警示人们,自省与反思,是人类社会追求进步的一剂良药。而从哲学系走向社会的李不嫁,他对事件的洞察与反哺,使其写作的诗歌有了鲜明的艺术个性与价值取向。

苦难是命运予以诗人特殊的礼物,李不嫁从容接下,义不容辞地从苦难的经历中提取诗歌的元素,他不回避真相,而是一如既往地呈现真实的历史,他似乎在用诗人的良心,敲打着麻木的社会神经。许多真相不该被遗忘,许多意识不该迷茫,许多用血和泪换取的教训不该被刻意抹去,许多因苦难造就的痛苦与尊严不该被歪曲,诗人李不嫁正是从逆着恶的肿瘤,从不断扩散的病毒中切割一块裂变的坯子,从中挖掘狰狞与恐惧遮掩的太平盛世,那些鲜为人知、易于忘却的往事,成就了他的诗歌硬骨头。


附:
昌耀墓前

李不嫁


我已经不年轻了,也就是说
我的膝盖老化严重
这一跪,要费很大的力气
才能从尘埃里站起
而普天下的黄土都是腥的
桃花源里可耕田哪,但我不跪你
我从未屈膝的大半生
不跪天,不跪地,也不跪皇帝
就像你坟山上的草木,被山火烧得乌黑
也还是相互搀扶着
各自开花结果,尤其是桃树
低矮、曲折,替我们吐出,人间的点点血迹
分享至 : QQ空间
收藏

网友点评

倒序浏览
萦之 版主 2020-12-10 12:42:11
学习,致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