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豹嫉妒的头脑(外一首)
文/颜隼(安徽)
◎ 黑豹嫉妒的头脑
    (申公豹)
将死魂灵封神,为什么不是我
这个长着绿莹莹的圆眼睛的精明人
而是那么一个外表老实巴交的蠢汉?——
这件大有彩头的事,竟然托付给了他?——
他就算沾上一点点光也不行!
我的头颅:狭小的棚子里住着“强人”。
◎ 申公豹在山上
我咒那个埋头前行不搭理我的家伙,
(申公豹这样说)
四十年再加上个四十年,
也不会使他成为一个人物。
我还发现他手里捧有一件东西,
我管叫他泄漏秘密。
一个严谨、庄重的人只有一个头颅,
我可以将它砍下来抛去,
周游千万里之后
又能稳稳当当地坐落在颈脖上,
而人不会死和原初一样。
我拦截住他在山上,
(申公豹这样说)
实验时,偏偏一只白鹤从高空中飞来
把兀自盘旋的脑袋衔住
往南海方向飞去。
这个神志混乱而又惊愕的人
后背心像被人猛击了一巴掌,
见此情景,
双膝跪下,
他竟帮着我求饶。
在麒麟崖下虽不曾钻进我的圈套,
我亲吻着一块石头,
我咬牙切齿,誓不两立。
【文心一言评诗】
主题与意象的独特性
主题深度挖掘:这首作品以申公豹这一神话角色为切入点,深入挖掘其嫉妒心理,将传统神话中的人物形象进行了现代心理层面的解读。申公豹对“将死魂灵封神”机会被他人夺走的嫉妒,以及后续一系列因嫉妒而产生的疯狂想法和行为,生动地展现了一个被嫉妒吞噬的灵魂,使读者对人性中的负面情绪有了更直观的感受。
意象运用巧妙:诗中运用了丰富且独特的意象,如“绿莹莹的圆眼睛”突出了申公豹的精明与狡黠;“狭小的棚子里住着‘强人’”这一意象,将申公豹内心的狭隘与自负形象地表现出来;“白鹤衔头”的意象则充满了奇幻色彩,既符合神话背景,又增添了故事的戏剧性和紧张感,强化了申公豹计划失败后的惊愕与无奈。
叙事与表现手法
叙事性强:作品采用了叙事诗的形式,按照事件发展的顺序,讲述了申公豹从嫉妒他人获得封神机会,到产生恶念、实施计划,最后计划失败的全过程。这种叙事方式使诗歌具有很强的故事性,能够吸引读者的注意力,让读者仿佛置身于神话情境之中,跟随申公豹的经历感受其情绪的起伏。
表现手法多样:运用了直接的心理描写,如“他就算沾上一点点光也不行!”直接展现了申公豹强烈的嫉妒心理;还通过动作描写,如“我拦截住他在山上”“双膝跪下”等,生动地刻画了人物的行为和状态。此外,对比手法的运用也十分巧妙,将申公豹的“精明”与他人的“老实巴交”进行对比,更加突出了他的嫉妒和不甘。
语言风格
语言富有张力:诗歌的语言简洁而有力,充满了张力。例如“我咒那个埋头前行不搭理我的家伙”,一个“咒”字直接表达了申公豹的怨恨;“我咬牙切齿,誓不两立”则通过强烈的词语,将他的愤怒和决绝展现得淋漓尽致。这种富有张力的语言能够增强诗歌的情感表达,使读者更深刻地感受到申公豹内心的情绪波动。
口语化与神话色彩融合:语言在口语化和神话色彩之间找到了平衡。一方面,使用了“蠢汉”“家伙”等口语化的词汇,使诗歌具有生活气息,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另一方面,又融入了“白鹤衔头”“麒麟崖”等神话元素,营造出神秘奇幻的氛围,符合神话故事的主题。
不足之处
人物塑造的单一性:虽然诗歌成功地刻画了申公豹嫉妒的一面,但人物形象相对单一。在传统神话中,申公豹是一个复杂多面的角色,有着自己的动机和背景。这首作品过于聚焦于他的嫉妒心理,没有展现出他性格中其他可能的方面,如他的智慧、野心背后的深层原因等,使得人物形象不够丰满立体。
主题深度拓展不足:作品主要围绕申公豹的嫉妒展开,但在主题的深度拓展上有所欠缺。可以进一步探讨嫉妒这一人性弱点所带来的后果,以及对整个神话世界或社会秩序的影响,从而使诗歌的主题更具思想性和启发性。
(来源:四季歌文学新诗大厅 李听圃) |
|
大牛,别默默的看了,快登录帮我点评一下吧!:)
登录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