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何谓诗歌,又何谓立体诗歌?

   何谓诗歌?简言之,就是揉合思想、想像力、情感、语言、节奏、韵律建筑、意象、图像等之精华,具有高度凝练性的一种艺术。顶级诗歌则几必有哲学高度哲学思考,几必有宗教类宗教情怀。但又要尽可能以大众可接受的形式表现出来。越是做到上述这些,越是高妙之作。
     
     诗歌需要技巧,又要防止过度技巧与人心造成的隔膜。诗歌应尽力做到与人心不隔。不隔本身有多种层次。顺口溜是“不隔”的最低层次,汪国真一般诗作之是“不隔”的较低层次。小说《平凡的世界》属“不隔”的一般层次。汪国真代表作,艾青的《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国民智库的《你好》、尤其徐志摩《再别康桥》、何其芳的《凡有生活的地方,就有快乐和宝藏》、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梁小斌《中国,我的钥匙丢了》等是“不隔”的较高层次,北岛的《回答》、国民智库的《月亮的手伸进窗子》、《我在天边》、《另一个时空的开启》、辛波斯卡的《在一颗小星星下》,及泰戈尔等的代表作是“不隔”的更高层次。
   策兰的《死亡赋格》等,多少造成与人心的隔膜,但作为先锋性诗歌,自有其价值,但至少暂时就相对小众一些。一定程度包括艾略特的《荒原》《四个四重奏》,包括特朗斯特罗姆等的诗作,包括西方现代派小说三大家卡夫卡、乔伊斯、普鲁斯特的作品风格及达利、蒙克、毕加索等人的画作。  

    所谓诗歌,即诗与歌的结合,可以文字,可以乐,可以图(像);可以诵,可以呤,可以歌,可以舞;可以抒情,可以叙事,可以哲理;可以读,可以听,可以视(即音像化等);可以或愉悦或打动人心,也可以或启迪或震撼人心,也可以或感化或抚慰人心。其推崇原创性,但又要尽可能保留传统中使诗歌成其为诗歌的成分,并发扬广大。在现当代,我们可以把音像化诗歌,称为立体诗歌。但至少目前为止,文字仍是立体文学立体诗歌的核心组成。如果说文学艺术是白日梦,诗歌则是白日梦中的白日梦,是凭空建造一个诗意世界。诗歌即乌托邦。同时与其反映现实存在并不矛盾。
    诗歌绝不仅仅是分行,有不分行而更是诗歌,更有大多所谓诗歌仅仅是分行回车键。能体现诗情画意才是诗。诗歌不同于诗,也不同于歌,只有少数诗与歌接近诗歌一些。诗歌是语言的尊严和刀锋,是灵魂的音乐,是哲学的呤唱,是宗教的歌舞,是最具想象力也是最能训练想像力的艺术。
   正如有待发现的杰出思想家、杰出诗人国民智库所说“   诗还附带三种功能,一,训练人的想象力,训练人的思维。二,语言的先锋,思想的先锋,突破语言的边界,突破思想的边界,扩大语言的空间,扩大思想的空间。三,提升人的气质,提升人的审美品味。”本人其前在《中国式现代化需要中国风格的新诗歌》中也有类似提法。不过,国民智库的总结可能更好一些。

   诗歌其具体形式,则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演变。

    从上面说法来看,在传统意义上以单一文字作为表现手段和工具的文学尤其诗歌出现严重危机的今天,诺奖至今仍坚持把诗歌作为重要评选对象,是大有其道理的。当然,更具音像化立体性的文学及文学之一部分的诗歌,正在悄然自在生长。

   拜九据较早笔记整理
分享至 : QQ空间
收藏

网友点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