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 伊诺云儿 高级会员   /  2025-2-23 18:45  /   224 浏览 版权:保留作者信息


关于Ai写作
文/伊诺云儿

     应该说现代社会高科技探求的领域已经深入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的确现代人每天都在不同程度上享受的这些科技产品所带来的便利。无可否认科技(与高科技)让这个世界越来越精彩,但也不能回避随着科技的发展,加速运转的人类社会也走入了一个内循环的怪圈,人们因为太关注物质财富的追逐和生活享乐的快感,而很少人能够静心,问心,明心乃至叩问宇宙之心。太过流于表面的奢华而淡忘了精神灵魂的内修。故而现代人的精神信仰并不是丰实饱满,相反是飘摇不定的。无可否认,人类社会行至今天,是发展变革的客观实际,并非一人一国可以佐佑,它取决于人类社会集体价值观的更叠,东西方的文化差异以及意识形态的有别,决定了各自的价值观与生命取向的不同。所以在科学探求的道路上自然也大不相同。科学的产生,原本来源于人类社会对自身以及自身之外的一切事物的认知和发现,了解规律,掌握内核从而进行改进与创造,其根本目的是服务于人类本身,为人类社会之需要,而并非为科学而科学的机械式探求。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文明的核心,正知,正念,正行,真正意义的真善美决不是建立在掠夺与压榨之中的,它应具有普世的宽广,整个人类社会的资源无外乎是地球家园和宇宙空间的可开发性。但这必须是建立在良性思维推动之下,而不是狼性思维的放纵。换言之,人类社会的一切活动都不能凌驾于自然规律之上。只有认识到人类不过是浩淼宇宙中的一粒微尘,只有与万物和谐相处,才能让人类社会在健康的状态下行走。反之的结果可想而知。
    归根结底人类社会的一切探索都不该违背天道法系,自然规律,更不能丧失对生命,天地,宇宙的敬畏之心。离开了敬畏,尊重与悲悯,人类社会的任何探求都将失去质地与方向。人类不应为满足自身的欲望,而毫无节制地开发和利用,抢夺与窃取。一味地
追逐资源的拥有,本身就是狼性思维始作。
    大自然有生物链平衡,当然也包括人类。无论怎么发展,人类也不能凌驾于万物之上,即便有超乎他类的智能也决不可以妄自尊大,轻视他类,在人类社会本身亦是如此。拥有良好的资源的国家也不该肆无忌惮地玩股掌之威,天道不欺,浩瀚的宇宙定有
检验的尺度,明辨的双眸,感知善恶的心。
    科学是探求一切事物由来,发展以及创造的人类精神劳动,它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在一定的规则之下进行良性探索。科学的两大体系包含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但其中心目的是服务于人类社会需要的一一Ai作为社会科学领域,人类智能科学的探求的成果。可以说是人类对自身智能认知与创造的一次飞跃,它的诞生无疑给人类社会在生活中带来了诸多便捷,但是它也同样带来了诸多潜在的隐患,举个例子,利用Ai技术可以模拟某个人的音容,随之而来的诸多可能性不言而喻,这个社会不只有正直善良的生命,还有阴暗邪恶之徒,Ai技术产生如果不紧根一套科学的制衡系统,那它所带来的效应决不是
人们期待的那般美好。
    二十一世纪诸多高科技领域发展突飞猛进,可谓日新月异,人们最直观的便是Ai的发展,从机算机,手机,机器人,到无人驾驶,可谓上至宇宙空间,下至海底探索,无不有Ai技术的渗透与应用。应该承认Ai技术
正在为人类社会服务。然而Ai写作的诞生,却是令人忧虑的。人类社会真的需要制造出一个大脑来完成复杂的精神劳动吗?如果人类社会不需要Ai写作,为何研发出来?如果需要那人类自身的才情,思维,信念,情感将安放何处?Ai依托对人类智能体系规律性的捕捉,调动几千年来人类文明的文化积淀,制造出庞大的解锁系统,模拟人的思维判断,想象与概括,可以说是人类制造了除人类之外的另一个文学大脑,只需输入题目,体裁,几分钟就能生成一件作品。那可以推想,如果不同的人同时输入一个体裁,题目,是否会出现完全相同的作品?不知道研发者的初心是在哪个层面,文学是人类社会终极关怀的唯一信仰,本应是神圣而唯一的,不该被人为嫁接与操控,更不可模拟复制。Ai写作从深层意义而言是对人类精神劳动的亵渎。如果被人类社会需要,那将导致
人类整体文化信仰的迷失。人类社会如果依赖于这个大脑,将失去正确的价值观。如果Ai写作不被人类社会需要,研发出来为何推向市场?有人说Ai写作是可以检测出来的,可Ai生成的作品如果再经过人为加工,那还能检测出来吗?举个例子:一个毫无文学写作基础的人,掌握了Ai写作软件的使用。他启动Ai生成一首现代诗作品,而后再修改一下,去发布,这样检测Ai作品的相关软件还能判别出来吗?如不能,那便会有相当一部人冲进写作队伍。
    无疑Ai写作的研发是对诚实的写作者一次极大的冲击和伤害。如果不出台相应的法规与准则,将导致文化产业的混乱。此前是有个别写作者想篡改盗窃他人的作品,荣登期刊,而今将会有更多的人想借Ai走进文学。
    对真正用心写作的人的伤害,就是对文学的轻视。当然真正热爱文学的人不会因Ai写作的产生而放弃写作,但他们的内心一定是苦楚的。随之而来纸媒编辑的选稿难度就更大了,他们不仅需要从大量的来稿审选,还要在筛选后再增加一步Ai检测。可经过改版的Ai文学作品能否再被检测出来,这有待于事实验证。
    文学写作,是个体生命精神世界的创造,它的产生除了天赋才情之外还需要丰厚的文化底蕴和大量的阅读与独立的生命体验。每一个执笔写作的人,都不是一时心血来潮,即便是一个文学爱好者,也是经历一番汗水耕耘的。每一件作品的产生,至少要经历酝酿,灵感,打磨三个阶段。而Ai写作,却是几分钟就能完成,可靠模拟人类大脑驱动产生的作品能有个体生命的精神内核吗?答案是明确的。机器文明永远代替不了人类文明,机器人永远不能等同人类的血肉之躯。Ai写作不会也不该有被广泛应用的机会。
    可以设想一下,如果人类完全依赖于研发出来的科技产品,不仅人类的大脑智慧会退化,恐怕整个社会的发展也将停止不前。不仅如此,科技产品的副效应会给人类难以估量的打击。一旦遭遇病毒袭击,出现故障就会导致一系列链条的瘫痪甚至坍塌。
    任何阶段的人类文明都是以人为本的构建与传承,决非其他任何产品所能替代。科学说到底是人类对自身以及自身之外的一切未知的探求与发现,找到破解万物生息流转的密码,从而为人类社会服务,让人类社会存在的更有意义和价值。但这建立在与万物和谐共存的基础之上,而非为我独尊。藐视贱踏他类。对人类社会本身而言,是对生命的尊重与平等,在公序良俗法律法规之下,形成合理合情的社会运行机制。让每一个生命都有其存在的色彩和意义。
    Ai写作,只能也必须是人类社会里的一种辅助工具。不会被社会广泛应用。人类社会的一切美好都离不开人类智慧的参与和人类对自身的约束。尊重科学,建立在不违背人类自身良性发展的基础之上,否则将是可悲的。
    无论Ai技术未未还会出现在哪个领域,它都只是人类借助的力量,而非主体霸占。有序研发就不会产生不良的效应。人类社会的繁荣与发展只有建立在有原则,有法规,有道德的基础之上,才可以生生不息。

                     
1736595921877_edit_1893444939681394.jpg
分享至 : QQ空间
收藏

网友点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