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禅诗阅读与写作对当今社会的现实意义
■ 也 牛
内容提要:
“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说的是破相见性,回归本心,而非世间法的以相观相。如果这样,将永离诸幻,获得解脱。
生活处处有禅意,只要我们了悟《心经》所说的“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知道身、心如幻,才能度一切苦厄。在写作和阅读现代禅诗时,觉性于六根门前放光动地,十方三世皆被照彻。这样,作者才会通透,读者才会豁达,获究竟禅悦,生法喜。
另一方面,明白了《金刚经》所说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做如是观。”知道了世间万有和社会诸相皆如梦如幻,不再执着。不与世人论短长,争有无,达到“无诤三昧”,才能河清海晏,世界和平。
提纲:
一、当今社会的现状。
二、包容和放下并不能彻底解决人类的贪婪与争斗。
三、禅对万物与社会的认识才究竟。
四、禅与诗不一不异。现代禅诗,禅为根本。
五、现代禅诗阅读与写作对当今社会的现实意义。
一、当今社会的现状。
当今社会,正值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关键时期。当官的,造福一方;为民的,辛勤耕耘。上下一道,为求发展,身心疲惫。
世界之内,领袖英明,黎庶谦恭,为求太平,殚精竭虑。
也有少数贪欲之人,“我执”坚固,无明外泄,使堪忍世间更加苦不堪言。
佛陀在《杂阿含经》中劝我们要修禅定,脱离“八苦”,于四念处系心,住无相三昧。目的,就是要我们出离堪忍,离苦得乐,天下太平。
二、包容和放下并不能彻底解决人类的贪婪与争斗。
四念处又名四念住,就是:身念处、受念处、心念处、法念处。即:
观身不净,
观受是苦;
观心无常,
观法无我。
原始佛教中还说,认真修学四念处,能使众生清净,克制一切烦恼和悲苦,从而走上涅槃之路。四念处修行的一个重要节点就是放下。放下我和我所“拥有”的一切。
欲得解脱,《华严经》还开示我们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特别妄尽还原观之“五止”、“六观”非常重要。五止者:
一、照法清虚离缘止
谓真谛之法本性空寂,俗谛之法似有即空。真俗清虚萧然无寄,能缘智寂所缘境空,心境不拘体融虚廓,正证之时因缘俱离。维摩经云,法不属因不在缘故。
二、观人寂怕绝欲止
谓五蕴无主名曰寂怕,空寂无求名为绝欲。
三、性起繁兴法尔止
谓依体起用名为性起,起应万差故曰繁兴,古今常然名为法尔。谓真如之法,法尔随缘万法俱兴法尔归性。经云,从无住本立一切法,即其义也。
四、定光显现无念止
言定光者,谓一乘教中白净宝网,万字轮王之宝珠。此宝体性明彻,十方齐照,无思成事,念者皆现奇功,心无念虑。华严经云,譬如转轮王成就胜七宝,来处不可得,业性亦如是。若有众生,入此大止妙观门中,无思无虑任运成事,如彼宝珠远近齐照,分明显现廓彻虚空。
五、理事玄通非相止
谓幻相之事,无性之理,互隐互显,故曰玄通。又理由修显故,事彻于理,行从理起,理彻于事,互存互夺,故曰玄通。玄通者,谓大智独存,体周法界。大悲救物,万行纷然。悲智双融性相俱泯。
从以上“五止”依止起观,对治凡夫住著世间,舍二乘怯弱之见。止观两门,共相成助,不相舍离,即观之止,而起即止之观,名曰“六观”。六观者:
一、摄境归心真空观
谓三界所有法唯是一心造,心外更无一法可得,故曰归心。一切分别但由自心,曾无心外境,能与心为缘,何以故?由心不起外境本空。论云,由依唯识故,境本无体故。真空义成,以尘无有故,本识即不生。又经云,未达境唯心起种种分别,达境唯心已分别即不生。知诸法唯心便舍外尘相,由此息分别悟平等真空。如世有医王,以妙药救病,诸佛亦如是。为物说唯心,以此方知,由心现境由境现心,心不至境境不入心,当作此观智慧甚深。
二、从心现境妙有观
谓前门中摄相归体,今此门中依体起用,具修万行,庄严报土。又前门中摄相归体显出法身,今此门中依体起用修成报身,故也。
三、心境秘密圆融观
言心者,谓无碍心,诸佛证之以成法身。境者,谓无碍境,诸佛证之以成净土,谓如来报身。及所依净土圆融无碍,或身现刹土,如经云,一毛孔中无量刹,各有四洲四大海。须弥铁围亦复然,悉现其中无迫隘。或刹现佛身,如经云。华藏世界所有尘,一一尘中佛皆入。普为众生起神变毗卢遮那法。前两观各述一边。今此门双融会通心境,故也。
四、智身影现众缘观
谓智体唯一能鉴众缘,缘相本空,智体照寂,诸缘相(第四声)尽,如如独存。有为之法无不俱舍,真性犹如日轮照现,迥处虚空,有目之流无不睹见,生盲之辈亦蒙润益。令知时节寒热之期,草木无情悉皆滋长,如来智日亦复如是。
五、多身入一镜像观
即事事无碍法界也。谓毗卢遮那十身,互用无有障碍。经云,或以自身,作众生身、国土身、业报身、声闻身、缘觉身、菩萨身、如来身、智身、法身、虚空身。如是十身,随举一身摄余九身,故曰。
六、主伴互现帝网观
谓以自为主,望他为伴,或以一法为主,一切法为伴,或以一身为主,一切身为伴,随举一法即主伴齐收,重重无尽。此表法性重重影现,一切事中皆悉无尽,亦是悲智重重无尽也。如善财童子,从只桓林中渐次南行,至毗卢遮那庄严大楼阁前,暂时敛念。白弥勒菩萨言,唯愿大圣,开楼阁门令我得入,弥勒弹指其门即开,善财入已还闭如故,见楼阁中有百千楼阁,一一楼阁前各有弥勒菩萨;一一弥勒菩萨前,各有善财童子,一一善财童子皆悉合掌在弥勒前。以表法界重重,犹如帝网无尽也。
综上六重观门,举一为主余五为伴,无有前后始终俱齐,随入一门即全收法界。
可作为世间人,要放下,又谈何容易?这毕竟是我的肉身,我的父母、妻儿、亲戚、朋友,我的房地产、车子、村庄、祖国,我的钞票、证券呀!
要放下我心中的这个“有”,就必须要“观”。观,即是看破;止,即是放下。看破了才能真正放下。这是佛陀教我们惯用的方法,比如《红楼梦》中“观白骨”。
唐五代十国时期,江浙一带有个叫“布袋和尚”的人,身胖而有大肚子,说话常常高深莫测,极富禅机,居无定所。
传说,他常常背着一个布袋到市集城镇乞食,把别人给的东西都放进布袋里,但从未见他把东西倒出来,布袋却是空的。有人向他问道,他就把布袋放下。如果还不懂他的意思,他便立刻提起布袋,头也不回地离开。人若再不理会,他就干脆捧腹大笑。
随缘任运的布袋和尚在圆寂之前写了一首告别诗:
弥勒真弥勒,
分身千百亿;
时时示时人,
时人自不识。
此后,有人声称在别的地方见到了他,所以百姓就以为他是弥勒佛转世,开始供奉。
江浙一带的寺院,便出现了以布袋和尚为原型的笑口弥勒塑像。
到了宋朝,北宋的哲宗皇帝赐了布袋和尚一个封号“定应大师”,宋徽宗还给建有弥勒佛塑像的寺院赐名,把自己的年号都赐给了供奉弥勒佛的楼阁。有了皇帝如此大力的推荐,天下寺院开始普遍地供奉布袋和尚这个弥勒佛的“化身”。
不得不说,这样随缘忘机的弥勒佛才更符合中国文化的内涵。后人将布袋和尚当成弥勒佛也就不奇怪了。
弥勒佛,准确来说应该叫弥勒菩萨。佛法按照时间分为过去、现在和未来三世。每一世都有一个佛。
现世佛是释迦牟尼,前世那个佛叫燃灯古佛,未来世佛就是弥勒佛。
这个弥勒佛的故事,时时都在提醒我们包容,处处都在提醒我们“看破”和“放下”,因为放下,所以随缘;因为放下,所以任运;因为放下,所以快乐。
笑口常开!
但包容和放下并不能彻底解决人类的贪婪和争斗。原因是我们把世间看成是真实的,我们一直都置身于这个世间。
三、禅对万物与社会的认识才究竟。
佛法是佛 教众生觉悟的法门。
于大乘佛法而言,上面这样的“包容和放下”还不究竟。这样的快乐终有一天会到尽头。更兼世间人隐忍有限,到了忍无可忍之际,便又会爆发。
佛说,世界与社会皆为妙有,妙有即是、幻有、假有,并没有需要放下的东西。正如影子是阳光照射到我们身体呈现出来的阴影,不是我们本人一样。它虚幻不实。只有我们知幻即离,才能真正地放下。
离,不是远离、离开,离开不了。离,是知幻不随,不去理会它即可。
正如,西天禅宗二十二祖摩诃罗尊者付法偈所说:“心随万境转,转处实能幽。随流认得性,无喜亦无忧。”偈语中,“随流认得性”一句,堪当后世禅人修学的指南。
世间乐短暂无常,更兼常常乐极生悲,细究起来,终是苦。
苦受、乐受皆是妄,不苦不乐才究竟,才是真正的快乐。
《圆觉经》中佛陀对普眼菩萨说:
普眼汝当知,一切诸众生。身心皆如幻,身相属四大。心性归六尘,四大体各离。谁为和合者,如是渐修行。一切悉清净,不动遍法界。无作止任灭,亦无能证者。一切佛世界,犹如虚空华。三世悉平等,毕竟无来去。
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种种颠倒,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六尘缘影为自心相。
自身相者,即认为自己的身体是真实的。不知道它原本虚幻不实,缘聚缘散。
六尘缘影,即六根所对色、声、香、味、触、法、六尘,而投射到心镜上的影子,即是法。色、受、想、行、识之色是身、物、类;受、想、行、识是心。这些都是如来藏真如本性随缘显现出来的幻相。众生迷影忘镜,不知影为虚幻,而性实不虚。
又,佛在《圆觉经》中告诉文殊菩萨:“如来因地修圆觉者,知是空华即无轮转,亦无身心受彼生死。非作故无,本性无故。”无,是因缘和合,是幻有。《圆觉经》在普贤菩萨章(第六段)中还劝告我们:“一切菩萨,及末世众生,应当远离一切幻化虚妄境界,由坚 执持远离心故,心如幻者,亦复远离,远离为幻,亦复远离,离远离幻,亦复远离,得无所离,即除诸幻,譬如钻火,两木相因,火出木尽,灰飞烟灭,以幻修幻,亦复如是,诸幻虽尽,不入断灭。善男子!知幻即离、不作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一切菩萨及末世众生,依此修行,如是乃能永离诸幻。”离幻归真,才是真正的快乐。
毗舍浮佛传法偈说:“假借四大以为身,心本无生因境有;前境若无心亦无,罪福如幻起亦灭。”
佛教我们内观,教我们不要向外驰求。向外驰求,众苦之源!
佛法的“佛”字即觉也。如果众生没有这个“觉”,就不会有见闻觉知,就形同槁木死灰。觉,是心觉。所以大乘佛法都是心法。
觉者,本觉,众生本具。
佛,讲的就是这个“本”字。佛法即是“本”法。大乘佛法都是“本心”法。
黄檗希运禅师在《传心法要》中说:“自如来付法迦叶已来,以心印心,心心不异。印著空即印不成文,印著物即印不成法。故以心印心,心心不异;能印所印,俱难契会,故得者少”。以心印心,是禅的感知方式;实相无相,是禅的本来面目。
心即是佛,佛即是道,道即是禅。禅说以心印心,禅之一字,非凡圣所测。故达摩祖师在《血脉论》中说:“见本性为禅”。
六祖《坛经》也说:
何期自性,本自清净;
何期自性,本不生灭;
何期自性,本自具足;
何期自性,本不动摇;
何期自性,能生万法。
禅宗所说的“明心见性”,要明的就是这个“本”心,要现的就是这个“本”性。它本具足戒,清凉、安静、安稳、寂灭,它空、不二、无生、无自性相,它无方所、无内外、无长短、无青红赤白、无争。它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佛与众生皆具,无二无别。佛具备的,众生皆有。众生具备的,佛不一定有:佛已转识成智。
禅宗讲“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的就是“这个”。
世界万相,红尘万种,都是这个“本”心“一念不觉”所幻现出来的镜花水月,空中楼阁。明白了、不再怀疑了,得无生法忍,才了生死,常乐我净!
四、禅与诗不一不异。现代禅诗,禅为根本。
圭峰宗密禅师在他所著的《禅源诸诠集都序》中把禅分为外道禅,凡夫禅,小乘禅,大乘禅,最上乘禅五种(这里不再铺开讲)。顿悟自性本来清净,原无烦恼,无漏智性,本自具足,此心即佛,毕竟无异,依此而修者,称为最上乘禅。
在创作现代禅诗时,就是用现代诗的形式,呈现最上乘禅的这种样貌。
现代禅诗中的禅与诗不一不异,一个是体,一个是相用,并非有些人所说的是禅与诗的融合。因为融合必有二物,未离世间相,也没有通会真空妙有。
现代禅诗,禅为根本。严羽的妙悟说,只是从禅与诗的切入方式上加以论证,并非“心生,则种种法生”的本来面目。
而如果说“妙悟”是“悟妙”,悟到了世间与社会的虚幻性,这就恰恰暗合了最上乘禅:顿悟自性本来清净,原无烦恼,无漏智性,本自具足的旨趣。现代禅诗的禅与诗,是寂是照,寂照不二,故性相宛然!
由此可见,写作现代禅诗,即是创作者的一次真心示现;而阅读现代禅诗,则是阅读者的以心印心。请看:
冥屋
作者:张新泉
扎冥屋的欧师傅说
出殡时要看着把它烧完
否则死者收到的宅子
会又破又烂……
对喜欢垂钓的乡邻
欧师傅必在屋檐下
画上鱼篓和钓竿
不另外加钱
诗人张新泉原来是《星星》诗刊的主编,一位83岁的老诗人了。来到人间83年,他所经历的风风雨雨,肯定不少。也正因为如此,他看淡了一切,也放下了许多。
正如诗中所说:“对喜欢垂钓的乡邻/欧师傅必在屋檐下/画上鱼篓和钓竿//不另外加钱”。钱,曾经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命根子啊。但在如今都看淡了,因我们平常所执着的那样东西,到撒手人寰时确实一样也带不去。这种幡然醒悟,即是一种禅入:万般带不去,只有业随身。
作者看透了钱和执着的虚幻性。呈现出人性的平和与世间的宁静。使该诗具有了悠悠禅意。读来让人安宁,觉悟。
五、现代禅诗阅读与写作对当今社会的现实意义。
正如老诗人张兴泉诗歌《冥屋》中所告诉我们的一样,“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说的是破相见性,回归本心,而非世间法的以相观相。如果这样,将永离诸幻,获得解脱。
生活处处有禅意,只要我们了悟《心经》所说的“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知道身、心如幻,才能度一切苦厄。在写作和阅读现代禅诗时,觉性于六根门前放光动地,十方三世皆被照彻。这样,作者才会通透,读者才会豁达,获究竟禅悦,生法喜。
另一方面,明白了《金刚经》所说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做如是观。”知道了世间万有和社会诸相皆如梦如幻,不再执着。不与世人论短长,争有无,达到“无诤三昧”,才能河清海晏,世界和平。
这,或许就是阅读和写作现代禅诗对当今社会的现实意义吧?
也或许是,阅读和写作现代禅诗的终极意义了。
2024-9-25初稿
2024-10-13定稿
——于成都
它的寂和空 没有一 也没有二
——《现代禅诗选读》作品选
加里·斯奈德
◇杨克
寒山的弟子,在峰峦诞生
河流的旋律,风的吟唱
站在寒崖上,他与东方智者相遇
诗的世界里,时空交错
野鹿、流泉、古木都有了禅意
他与寒山对弈,与蜻蜓共饮
在冷涧之中,他照见了自己
在机锋之中,他发现了宇宙
万类在他的笔下没有边界
他告诉人们:要去体会风的自由
去聆听雨的歌唱,去观看云的舞蹈
去水边感受生命
他的文字如泉水,清澈透明
像山岳,厚重沉稳
他是船夫,渡人过生死的河流
寒山的微笑,在他诗的节奏里呼吸
头发蓬乱,拖着木屐,敝袍飞扬
诗僧寒山被“嬉皮士”斯奈德尊为偶像
垮掉肉身灵魂出窍
一片落叶告诉世界
诗是一种修行
【也牛赏读】加里·斯奈德是 20 世纪美国著名诗人、翻译家、 禅宗信徒、环保主义者,2003 年他当选为美国诗人学院院士,先后 出版有十六卷诗文集,《龟岛》获得了 1975 年度普利策诗歌奖。斯 奈德是“垮掉派”少数仅存的硕果之一,也是这个流派中诗歌成就 较大的诗人。他以中国诗僧寒山为偶像。正如诗人杨克所说,崇拜 寒山的诗,让加里·斯奈德“灵魂出窍”,让他真心本性得以显现。 同时,诗人杨克还告诉世人:就像“一片落叶告诉世界”,回归, 才是“一种修行”,才能让生命安稳、安详。
寺
◇娜夜
还剩下我
晚一些的黄昏
麻雀也飞走了
这寺
它的小和旧 仿佛明月前身
它的寂和空 没有一 也没有二
【也牛赏读】“这寺/ 它的小和旧  仿佛明月前身/ 它的寂和 空  没有一  也没有二”。小,不起眼,但可以让人幡然醒悟;旧, 过了许多时日,一直在此处等你来观照。它的空和寂,就是真如法性, 又哪来一?哪来二? 惠能大师引北凉天竺三藏昙无谶译的《大般涅槃经》卷二十二 曰:“佛性是不二之法。”其实也可说:“佛性是不二之性。”或 者说:“无二之性即是实性”,就是禅。会了么?
菩提树
◇李元胜
它照顾着一座空山的寂静
一边接纳我,一边安抚被我打扰的一切
其实我来了,山也仍然空着
万物终会重归寂静
两种寂静的差异
让它结出了新的菩提
【海恋赏读】在禅语中,菩提有“觉悟,智慧”之意。在我看 来这首诗是在解读“空”与“有”之间辩证统一的关系。“空”是 佛教的重要思想之一,但这个“空”并非没有,而是一种“缘起性 空”的观念。所谓“缘起”,就是说:世界上没有独立存在的事物, 事物也不会常住不变。一切都是因缘和合所生起。所谓“性空”, 就是说:因缘和合所生起的“假有”,本性是空的,如果自性不空, 则不能生出“有”,这也是“真空生妙有”的意义。“我来了,山 也仍然空着”,说的正是这个。一座山不会因为“我”的到来而改 变了“空”的自性,但我的到来却使一座静寂的空山有了新的生趣, 这也是“有”的奇妙之处,“万物终会归于平静”,但就在这寂灭 与新生,空与有之间才会诞生更多的智慧之花,觉悟之果。这是很 禅入的一首诗。
礼佛
◇奥冬
礼佛时,阳光从背后照过来
浑身金灿灿
无量光的欢喜
【也牛赏读】顶礼佛,我心清净。阳光从背后照过来,“浑身 金灿灿 / 无量光的欢喜”,整首诗落到此处,以心受感交眼识,通感 通灵,法喜充满。
太阳,不取不舍
◇碧青
冬天
河畔一群觅食的麻雀
在众生混居的尘世
目光闪烁
此岸
老柳树紧裹着一身鳞皴的光阴
低垂着头颅
仿佛在阳光里安静地阅读着
土地的本色
此刻
空天里的那一轮太阳
普照着大千世界
她对自身光明以外的事物
不取不舍
【林荣赏读】诗人冷静地观察、悟道。麻雀、老柳树、太阳。 三种不同的生命状态,自现境界高低。诗人的追求也显现出来!
无关悲喜
◇曹红燕
一片桃花盛开
粉红如霞
这是谁家门前美丽的春景
桃林后,竟是
一排二排三排
墓地
中间一条小径穿越
无关悲喜
【也牛赏读】“中间一条小径穿越 / 无关悲喜”,又何来悲喜?悲喜是人之情感波动,是幻化如尘影。“美丽的春景”也是,“墓地” 也是,一切皆如幻。真实的是无悲亦无喜,是我们的自性清净圆明体!
路边的野花
◇古石
那朵不知名的不起眼的野花
在路边
静静地开着
风一吹
它就不停摆动
仿佛在向路人喊:
“喂,你去哪里呀?你在这里呀。”
【曹红燕赏读】当我听到诗中的野花向路人喊:“喂,你去哪 里呀?你在这里呀。”我猛然驻足。我深深感受到了那朵不知名的 不起眼的野花,对迷途中的“路人”对我等仍在无明中的众生的慈 悲劝诫。若你在当下,当下即见“你”。这个“你”,即真如自性。 “这里”是哪里?“这里”即当下。“喂,你去哪里呀?你在这里呀” 无异于“莫向外求,但从心觅”。“你在这里呀”,“这里”是哪里? “这里”也即是心,当下的心。“这里”是哪里?“这里”即是野 花呀,你即是花,花即是你。万物同源,宇宙一体。“你去哪里呀?” 莫执分别心。一切即一,一即一切。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你在这里呀”。层层参解,光明照见。该诗在借一朵野花的喊声, 对修行者多重启悟。野花的喊声即诗人自己的悟道。
时光有相
◇海恋
立秋那日,天空朗润
大丽菊和向日葵同居一圃
有风执帆,芬芳一浪一浪
驶向袅远的季节之滨
我给父亲打了电话
他正在树荫里下棋
我仿佛看到阳光的金粒子
跳过树罅,在他的脊背上滚动
秋凉尚远,蝉在叶丛里安静地呐喊
【古石赏读】“我给父亲打了电话 / 他正在树荫里下棋 / 我仿佛 看到阳光的金粒子 / 跳过树罅,在他的脊背上滚动 / 秋凉尚远,蝉在 叶丛里安静地呐喊”——一幅多么温暖、安静、和谐、美好的生活 场景画面,这是一个女儿在对父亲的牵挂中心生的现实之相,也是 此时此刻的时光之相。时光在流逝,看到当下,专注当下,安享当下, 这便是禅。
闻
◇江晓帆
清风的诵经声
流过竹林
让竹子一节一节地
空
【碧青赏读】禅家认为“青青翠竹皆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 世间万物,皆有佛性。而所谓的佛性,即是本自具足一切圆满智慧的 生命本性。而如何以诗的方式呈现生命本性显现的智慧的禅意和禅境, 运用直觉观照或反观自省,或许便可走向或接近领悟“但用此心去直 了成佛”的境界。现代禅诗探索者运用直觉观照的创作思维,已经抵 达生命深度醒悟的空灵之境。本诗的诗题只有一个《闻》字,其实, 亦可看作是用心观照。运用心灵的直觉思维去看,由眼睛显现“看” 的景观。运用心灵的直觉思维去“闻”,由耳朵显现“闻”的境界。 无论是看还是闻,皆是心性的显示,或曰自现。所以,诗人闻听到的 “清风的诵经声”,亦是心灵直觉观照的境界。所以,当诗人的心灵 融入或曰呈现“清风的诵经声 / 流过竹林”,已经进入了生命深处的 心灵体悟境界。“让竹子一节一节地空”,呈现的正是诗人深度的心 灵体悟。正是这种来自生命深处的深度心灵体悟,令诗人观照到自身 生命的内部,并在领悟与体悟中实现心与竹林融为一体。
偶遇一位小僧尼
◇林荣
在天宁寺
我的高跟鞋和她的平底布鞋银灰色僧衣相遇
她有清澈的眼眸
好听的声音
我不自觉地摸了摸自己的长发
当我看到
她头上新生出的青丝
我和她,岂止隔着白发三千丈的
距离
【也牛赏读】感悟是从我“偶遇一位小僧尼”开始的。小僧尼“有 清澈的眼眸,好听的声音”,令人心生欢喜。小僧尼本来是剃光头的, “当我看到/ 她头上新生出的青丝// 我和她,岂止隔着白发三千丈 的 / 距离”,但现在她青丝萌动,像春天的原野,呈现出了小僧尼活 泼泼的灵根慧命。同时,也暗喻了小僧尼尚有未断尽的人间烦恼。 但比起被俗事缠身的凡俗的“我”来说,距离是显而易见的。 如果诗人只是这样写,恐怕这首诗也没有这么精彩了。精彩的 是,诗人用“青丝”与“长发”的短长来比喻僧尼与俗众差距, 夸张地化用了李白“白发三千丈”的名句,凸显出“我”内心的 礼敬。事理圆融,不露痕迹,生欢喜心! 长发也好,青丝也罢,都是无常幻生之物,幻生即会幻灭,都 是无明假相。重要的,是诗人看到了生起这个假相不变的如来藏本性, 并心向往之。 诗人援禅入诗,让这首诗摇曳多姿,灵慧生动,自然深受喜爱!
所有人
◇南北
哦,欢迎你们
来到半亩花田
来了,就都是这儿的客人
牵牛的藤蔓系在柴门上
牵牛花就是唯一的锁
若有缘,她就开
【古石赏读】佛度有缘人,有缘花(锁)自开。
渡
◇欧阳白云
田埂边一个圆坑
到现在,还是干涸见底
江南梅雨不来
这里莲花不开
一只青蛙跳进去
呱,呱,呱大叫,无水,无岸
谁来渡我
【海恋赏读】想起一则禅宗公案故事。苏轼与佛印禅师一起游 灵隐寺,苏轼向佛印发问:善男信女皆手拿念珠,口诵大慈大悲观 世音菩萨,菩萨端坐莲台也手持念珠,她在念谁呢?佛印答曰:她 也在念南无观世音菩萨。苏轼不解,佛印解道:因为菩萨最清楚, 求人不如求己。这则故事令人莞尔也令人深思,我想,如果青蛙知 道此理,便不会呱呱求渡了,此岸、彼岸不过是一跃之间,一念既明, 便得圆满。红尘是最大的道场,在波折坎坷里摸爬滚打过,你就有 了自渡的力量,终将守得江南梅雨来,心莲兀自开。禅意诗的妙处 就在于:化相本无解,解在化相中,终究可得一个妙字。细读此诗, 诗人大正也是极尽构思的,字句之间皆在着思着意。欣赏。
月光是一个名字
◇汪岚
今晚,我知道了
月光是菩萨的名字
夜再深,来路与回路都可照见
山河袈裟
我和草木
再次别过一秋
我和万物披着一样的衣衫
【也牛赏读】“今晚,我知道了 / 月光是菩萨的名字 / 夜再深, 来路与回路都可照见”这是顿悟。在悟者眼中“我和万物披着一样 的衣衫”,将众生看作和自己一体,同体大悲,生起拔苦与乐、平 等绝对之悲心,即是菩萨之心。因为山河、袈裟、我与草木,皆幻现于同一如来藏妙真如性。
圆满
◇下午百合
大地以安忍吸尽了盛夏的燥热
吐出一缕缕清凉
一个人的微光
先是照亮了方寸之地
渐渐无数
渐至无穷
黑夜一一拥抱过那些勇敢的人们
天空就无为地献出
一场至喜的盛宴
连接着源头的大河啊
将滋养每一寸流经的土地
山川默守着一句誓言
【也牛赏读】“连接着源头的大河啊 / 将滋养每一寸流经的土 地 / 山川默守着一句誓言 / 今夜空杯以待 / 一轮圆满”。《妄尽还源 观》中说:“自性清净圆明体,周法界遍,出生无尽,含容空有。” 这个就是源头了吧?它本自戒净,本自具足,本自禅定:安静、安稳、 寂灭。圆满,是它内心的清凉!
下午的阳光
◇胭脂茉莉
玉兰和紫叶李在我的镜头里
在阴影和光亮中变换着身姿
春风从远方搬运来花朵
下午的阳光正从花朵的缝隙间
洒在绿色的草坪上
花瓣铺满了草坪
从一朵花中你发现了什么
那属于我们的——
共同的阴影
【林荣赏读】  从一朵花中,敏感的诗人发现了:那属于我们的—— 共同的阴影。在诗人的笔下,“阴影”指的是什么?又有着怎样的 寓意呢?花朵盛开过后,花瓣铺满了草坪,原来那阴影就是无时、 无处不在的死亡的“阴影”。春风正暖,花开花落,好景不常在, 生死亦无常。世间万物,无论曾经有过怎样的盛年,无论曾经有过 怎样的风光,谁又能躲得掉死亡的“阴影”呢?整首诗没有虚构的 成分,诗人通过抓住这一瞬间的真实“玉兰和紫叶李在我的镜头里” 与潜在的精神世界互相融合碰撞,以此呈现出人类和万物的秘密。
菩提树下
◇印清
一群群鸟鸣
一枝枝花叶,结夏
安居,白衲衣尘海垂钓
漏风的茅棚
飘絮清脆和音
阳光在岁月的缝隙
环绕清凉圣境的金色界
风儿醉了,拥枝叶曼舞
老衲笑了,皱纹纵横交错
恰似一道道沟壑
穿过丛林,鸟儿悲悯大千
蝴蝶翩跹
乘自由的翅膀
撑起余光中的心舟
登上久远劫,来时那朵莲
【海恋赏读】作为佛寺住持,印清师父对佛禅文化更加亲近也 更加通熟,因而其诗中多有佛禅元素的参与。 题目中的“衲子”是出家人的别称。宋·黄庭坚《送密老住五峰》 诗中有“水边林下逢衲子,南北东西古道场”句。“结夏安居”原 是一项佛制戒律。在印度,夏季的雨季长达三个月,雨季期间草木、 虫蚁繁殖最多,恐外出时误蹈,伤害生灵,佛陀乃定四月十六至七 月十五日为安居之期,在此期间,出家人禁止外出,聚居一处精进 修行,称为安居。“久远劫”也是佛教用语,意指时间的久远。 整首诗的题旨还应落到题目的一个“归”字上,“吾心安处是 吾乡。”出家亦为归家。寻到那朵初绽的心莲。这也是养深积厚、 抱朴守拙,修习禅悦的终极意义。
听禅
◇也牛
惟道禅师在佛堂前
讲守本真心。香客们一边听一边问
旁边一株黄梅
不言不语:梅子快熟了。它要用一树清凉
长养那些果实,由酸
慢慢转甜
【胡晓光赏读】在黄梅,说黄梅,这是觉悟了的黄梅,更是觉 悟了的人:“它要用一树清凉长养那些果实由酸,慢慢转甜”那么 多人也看到了这株黄梅,那么多人也听了禅师讲解,为什么他们没 有写出这样的诗?因为他们没有把自己看作一株黄梅。
——2024年3月30日“中国诗歌学会”微刊推出 |
大牛,别默默的看了,快登录帮我点评一下吧!:)
登录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