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性重构
——美国诗人露易丝·格丽克的诗歌《野鸢尾》诗歌手法运用
心舟
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认为,死是一种可能性,使个体能展开自身的无限可能性,死打开了自由的大门,呼唤人们对自己的有限生命作真正必要的创造。诗人格丽克的这首诗歌将死亡具象化,最接近哲学的解释。这也是这首诗歌的核心主题:通过死亡“开关”,接通灵魂自由的广域“电流”。
诗人按倒叙方法想象性重构灵魂的出行图。第一诗节,说人生终点,困难结束了,但灵魂的“浮士德”刚刚出游。第二诗节,以死亡归纳第一诗节的“门户之见”。第三诗节,看见死亡的安详,灵魂皈依的辞别竟然如此“逍遥”:喧闹的天空,晃动的树枝,微弱的阳光,摇曳光影的干燥地面——这场景我们多么熟悉,不就是生前的一次远足场景吗?第四诗节,如果肯定死亡的积极意义——对欲望的终结,那么贯穿生命始终的知觉一途——死亡——灵魂不灭的重生,会不会提出自己的诘问:人的生存意义何存?当死亡追问变得疑窦丛生,那么对生命的精神追溯是否恐怖不可加持?第五诗节,死亡意味着灵魂的诞生,其艰险一如生前:“僵硬的土地//略微弯曲。那被我认作是鸟儿的,//冲入矮灌木丛。”第六、第七诗节,死亡的尽头,是孤独跋涉重返灵魂中心的上帝之声,重新焕发生机,有自己的喷泉和蔚蓝色,这忧郁而迷人的颜色,丝毫不逊于灵魂重生前的生命光泽。
全首诗歌,诗人通过想象重建了一个充满神秘和哲理的世界。诗人为什么诗题用野鸢尾呢?鸢尾花在西方传统文化中被认为“上帝的信使”。诗人格丽克通过自然角色(自我反省和形而上学思考的最合适媒介)来塑造自我角色(个性化语境中的自我多维形象),既有文化传统的感召,又有诗歌策略的驱动。她的这种立足西方历史文化传统,以心理分析展现生命意识的象征适用手法,展现了美国自白派诗歌的风采:自我剖析与袒露。死亡意象与狂欢化语言。强烈的自我怀疑与死亡情结。等等。
附:
野鸢尾
文:露易丝·格丽克(美国)
译:柳向阳
在我苦难的尽头
有一扇门。
听我说完:那被你称为死亡的
我还记得。
头顶上,喧闹,松树的枝杈晃动不定。
然后空无。微弱的阳光
在干燥的地面上摇曳。
当知觉
埋在黑暗的泥土里,
幸存也令人恐怖。
那时突然结束了:你所惧怕的,作为
一个灵魂却不能
讲话,突然结束了,僵硬的土地
略微弯曲。那被我认作是鸟儿的,
冲入矮灌木丛。
你,如今不记得
从另一个世界到来的跋涉,
我告诉你我又能讲话了:一切
从遗忘中返回的,返回
去发现一个声音:
从我生命的核心,涌起
巨大的喷泉,湛蓝色
投影在蔚蓝的海水上。
|
|
大牛,别默默的看了,快登录帮我点评一下吧!:)
登录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