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春天把每一个愿望高高举起
【三秦周刊】第177期
【三秦诗歌】总第482期

本期诗人:热爱命运、薇薇、江鱼、厚高、若琳、千仞无枝、王德强(以收录先后为序)

本期选稿、点评:武立群


诗二首
文/热爱命运


人生就是一场修行

屋里的黑
压不住挂钟的滴答声

一栋楼宛如山上的寺院
住满熟睡的修行者


铁匠和石匠

铁匠说:
刀要比石头锋利多了!

石匠笑了:
铁是从石头里蹦出来的!

铁负责生出利刀利剑或子弹
石头负责硬气或生出铁!

点评:
这两首小诗都是哲理诗。前一首小诗歌将睡眠与我们人生的修行联系起来,凡俗日常就是我们的修道场,每一日的生活就是对我们的修行,言未尽而意犹长。后一首小诗铁匠和石匠的对话,颇像两位深谙自己孩子的父母的交谈。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特长,要做到不断挖掘他自身的生命力,成就自己与众不同的人生。(武立群)


春天里的桂花树
文/薇薇

春天里的桂花树,像一个长大了
却又没长大的孩子
在一旁等待着玉兰花的盛开
它为其鼓励着,激动地,抖落了头顶上的雪

点评:
此诗的可贵在于生命的通感。追本溯源,我们都只是世界鸿蒙之初同一棵先祖树上生长的枝丫结出的果实,感受一棵春天的桂花树蓬勃而莽撞的生命,充满了在人间的勇气,怎么能不豁达而坦然接受一切呢?(武立群)


活着
文/江鱼

我们总是在
一步步丈量土地
丈量心与心
之间的距离
丈量穷富
之间的差距

行走的每串足迹
都记录了行程的
起点与终点,只是
有时重蹈覆辙
有时一脚不往

我们轻而易举丈量出
心与心之间的长度
只不过隔着肚皮
贫富之间的距离
只不过差一个字
却始终无法丈量
生与死的距离

如果某一天
我们果真丈量出
生与死的长度
那么,我想那一定是
已走到自己的尽头

点评:
生命存在一天,就是不断地重复地选择和被选择,这首诗歌恰好地写出了我们内心不断地纠结、评判而艰难取舍的过程,记录我们一颗心经历挣扎的历程。有时我们总希望知之甚多得之甚多,然而知之甚少得之甚少有时候却更让人感到轻松、快乐和幸福。(武立群)


苦楝树
文/厚高

那是上世纪70年代的事
我家后院长着一颗
两个人抱不住的苦楝树
村小学的校长为课桌犯愁
找爷爷商量,想便宜把它买下来
爷爷想着自己认识的字
都是共产党干部识字班里给的
他把大树捐出去
却对奶奶说,卖了个大价
钱存起来了
后来,村里人跟奶奶开玩笑
爷爷把奶奶给卖了
奶奶当众一笑,其实
我早就知道,他以为就自己开明

点评:
经历过深重灾难,老一辈的人对于党和组织都有无限的深情,这种情怀在我爷爷奶奶的身上也深深扎根,这让我感触颇深,这首诗无意勾起了我的这种感情。这种感情是普遍存在的,对于现在的年轻一代,希望从此汲取到生命的能量。(武立群)


重生
文/若琳

西风送一程,雪花飘一程
那些陈年旧事一路颠簸所剩无几
风说不被定义,雪说不值一提
你看,小草一遍遍腐朽又重生
冬天终要学会释怀和放手
与春天握手言和
让该去的去,该来的来

万物复苏,蠢蠢欲动
你看,这声势浩荡的春天
从现在起,迎着光
唤醒每一个灿若朝霞的清晨
把每一个愿望被高高举起
让信仰的火焰一路燃烧
为那些无法复制和重来的
为那些尚未完成的
人间值得

点评: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是万物重生的季节。对于我们,我们同万物一样,心同万物一起重生,经历着无比珍贵的生命体验,同样也经历着对这个世界的感恩和感激。(武立群)


有许多人都那么怕死
文/千仞无枝

风可以举起火把
铁轨可以立成人类的脊骨
压垮的从来都是高粱麦子
生老病死像生养我的大山
一直说着节哀
太阳让万物永垂不朽
包括灵魂上的花朵
除了用力盛开
还扭动丰腴的身姿
让那些怕死的人最后憔悴殆尽
月光不会掉一滴怜悯的泪
火把早就又上路
苍鹰的嘶喊自穹窿刺中我的天灵
高铁穿山越岭
总是高昂着头颅
窗外的树永远在倒退
刷新着前进的车轮
辗碎了那许多怕死的心
我只为高梁麦子哭得稀里哗啦
饥饿却有骨气

点评:
总喜欢一首诗歌中隐隐显露的风骨,或许可以将之称之为希望、期待,或者是人生继续活下去的勇气,这就是这首诗歌所给予我们的。在错综复杂的景物万象中,生命被注入了力量,这就够了。(武立群)


风滚草
文/王德强

去往敦煌途中
第一次见到沙漠上
随风滚动的草团

风滚草命运随风
风吹到哪就滚动到哪
风不停它就滚动不停
被喻为“沙漠流浪汉”
谁也不知道风滚草
最终流浪到何地
落脚何处

一望无际的沙漠
除了风中飞扬的沙尘
和零星路过的车辆
就是滚动的风滚草

随风流浪的风滚草
让沙漠更显苍凉
让行者更觉孤独

望着流浪的风滚草
其命运比流浪人更苦
我干涩的眼眶
流不出一滴泪

点评:
风滚草我没有见过,读这首诗歌也算是见第一次,可见诗歌多好!风滚草有命运、沙丘有命运、沙漠有命运,人间万物自有其随风流转的命运。有时候,我们看着易于逝去的生命,便像是看着我们自己的命运,幻飞幻灭,一念之间,便被决定了走向,似乎最后的悲凉便是触手可得,这便是这首诗的可读之处。(武立群)
分享至 : QQ空间
收藏

网友点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