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诗歌网天津频道讨论会场
探讨内容:
⊙素峰:大家好, 世界诗歌网天津频道第一期深度探讨开始。目的是为了在读诗的同时,学习探讨作品的优缺点, 继而使自己在写作自己评析方面得以提高。 在大家发言之前,我还要提示一下, 只发表对探讨作品的观点, 不针对诗友的观点进行讨论,以免发生误会,产生矛盾。大家在发言中各取所需,吸取营养。好了,下面大家畅所欲言吧,把各自的观点表达一下。
⊙许厚全:大山及村庄被水深埋,故乡、烈士的旧居以及鸟巢,都被淹没多年,以鸟恋旧巢而徘徊不去,写沧桑巨变、故园之思、惋惜之情。而实际上重点写的是由掌舵人顺嘴说出的一句话——陈天华的旧居也被淹没在水底——而引发的强烈感慨:当年的革命者 ,就像深埋水底的山峦村庄鸟巢一样,已经被流水带走了,被时光遗忘了!当年那些旧民主主义革命的仁人志士的背影已越来越淡,以至于无!当年那些革命者为了启发民智、呼吁革命、为推翻满清政府而秘密结社、积极奔走呼号、著书立说等英勇事迹也只存在于教科书里,被当代遗忘了。巧合的是,当年陈天华也是投水而死,这似乎隐含了某种比喻。妙的是,始终结尾处“猛回头”一句,把整首诗推向最高境界、深度叙说。陈天华的著作《警世钟》《猛回头》当时影响极大。用在此处,正是在警示当代不能忘记历史和烈士的遗志:推翻腐朽的封建专制政权。因为地底下的活火山仍在蠢蠢欲动,导致革命喷发的种子并没用彻底消除。
⊙刘志国:这首诗,给我第一眼的感觉是“淡”,到末尾深深触动了我的心!!做人难,写诗更难!!为什么?因为,如果丢掉了真实性,再多的华丽文字,写出来都是“伪”的。我认为。
⊙刘志国@素峰:老师,我这个人性子直,说几句,大家勿怪。
⊙素峰@刘志国:有什么说什么,不必介意。
⊙米兰:喜欢这首诗,表达了对原生态环境的留恋,陈天华烈士这句也是指出我们不能忘本。不对请忽略,我是来学习的。
⊙青山依旧:我简单说几句吧,带个头,起个抛砖引玉的作用。
⊙涅磐:1.    这是一首叙事抒情诗,语言干净,画面清晰。2.   引申义:人类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惜毁掉固有的家园;乌鸦和鸟都懂得恋旧;3.    结尾:历史虽然被掩埋,可是终究还没完全死去,像活火山。而我们并没有得到什么,甚至小鱼也没得到。所以,历史的虽死也不甘心。4.  保护我们自己的环境刻不容缓。
⊙青山依旧:《冬天的湖》简析(张金富)先说《冬天的湖》一诗中的副标题,诗歌既然有了标题,为什么还要加上副标题呢?副标题顾名思义,自然是属于标题的一部分,起到补充、解释、说明的意思。故此这首诗也就有了地点(资江中游),时间(冬天),历史人物(陈天华),他们都是紧密相关的。冬日在“资江中游”游玩只是开头和引子,正如醉翁之意不在酒,主要目的还是后面的人为的建设,破坏了自然的山水,水淹了志士的故居令人心寒和反思。不能只注重开发,而忽略了保护,为了快速发展,而不注重历史的遗迹和文物的保护,尤其是那些对国家和平统一曾经献身的先驱,有过贡献的人物,其相关措施要到位。基于此,冬日湖中游玩可以说是乘兴而来,扫兴而归。散文化的诗写也好,诗歌体小说的结尾也罢,但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是具有忧患意识,家国情怀的诗人所发出的呼唤。人啊,到什么时候都不能忘本,不能忘记革命先贤,是他们的前赴后继,才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本不能丢,家不能没,不然愧对先烈。
⊙素峰:大家继续,说的都非常好,大家的发言我会做成公众号刊出。同时从中选择天津频道版主,请大家踊跃发言。
⊙晓安:这首作品读起来给我的第一个感觉,更像一篇散文。写的寓意不错,能够引发读者的感触,更能引发读者的思考。但距离诗还有一定的距离。诗也罢,歌也罢,最最基本的除了意境、节奏,还是要有韵律美的。这一点如果能稍做运用,应该更加出彩吧!
⊙刘志国:刚刚,我又读了一遍这首诗,感觉主标题与副标题产生了矛盾关系。为什这么说,因为副标题中一个“遗忘”,把诗带入了另一个方向。既然已经被人遗忘,那么作者又何来缅怀呢?
⊙静海精蓝:诗歌开头读起来感觉平淡无奇,以实景铺垫:我们朝湖心驶去/一路布下鱼网,一路欣赏/成群结队的乌鸦/飞往黑色的锥形小岛。随着捕鱼的船我们一起去打捞,简单的美景首映眼帘。其实,有醉翁之意不在酒之感。紧接着时空转换,虚写从前的湖:人烟、山寨以及辛亥时期宣传家陈天华的墓,都沉于水底,引读者进入另种空间,带给人无限感慨和遗憾。这里的再一遍写乌鸦不肯离巢,该是暗指故居此地和深埋此地的人难离故土吧!亮点就在结尾:猛回头,夕阳点燃的小岛,蠢蠢欲动,像活火山。这句是整首诗的点睛之笔。这里的“猛回头”同陈天华的《猛回头》一语双关,道破玄机。给人警示。究竟是什么?是忽略没有对文人古墓的保护还是对现代人只追求生活所需的建设的遗憾?有待读者去思考和想象。这就是一首好诗的妙处。
⊙涅磐@静海精蓝:见解深刻。
⊙青山依旧@静海精蓝:剖析到位。
⊙涅磐:各位老师发表高见,诗无达诂,百家争鸣,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静海精蓝@涅槃 对!一个老师一个解读,说法不一,没有对错。这样可以互相学习!
⊙水云魅影(小九):看完整首诗,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成群结队的乌鸦。它们成为这首诗歌里撞击我心海的标志性存在。从开头“朝湖心”“结队的乌鸦,飞向锥形的小岛”带动从前过去的追忆,仿佛追根究底似的带动“从前是大山”因为发展“水电站,拦腰斩断江水”“被顶托成大湖与水乡”之后,从前的诸多永远沉默,落入水底。“革命先驱的故居也被深埋”掌舵人无意的述说,却引发听众刻意去想象,仿佛时代发展过程中,诸多无意的安排都是为特意的缄口而设置的掩护。此时此刻,不免令人从诗歌警示的角度联想起陈天华其人其事,隐射出含蓄的深意,反讽与反思并存,致敬与惋惜关联。“那里的乌鸦盘旋不去,那里的鸟,牢记旧巢”乌鸦“周身通黑不讨喜,嘴大喜欢叫”。“一路布下渔网,一路欣赏”“我们在寒风里收网/没拉上几条小鱼”诗人想要表达的情绪和情感的烘托达到了统一,并以双线照应开头。所有的淡笔,都是浓墨的隐含不发。但内心澎湃的剧烈,又都在浪花一般推搡着水乡与大湖。 逝者已逝,华夏大地上有多少如陈天华一样的先驱,他们为华夏文明奔走的呼声,熔铸的血脉早已经化为江河湖海的一部分。那些不被正统看入眼底的所谓“不入流”却是高处的守望与无人之境的陪护者和不起眼的掌舵人。 “猛回头!夕阳点燃的小岛,蠢蠢欲动,像活火山”这样的收尾,更多的是希冀,是呼应个体,也是为暗涌的情愫,为默默不忘过去,传承与承接者点燃火种的展望。一首诗,借古喻今,抽丝剥茧中读出了生活与使命的各类意义,角色与分化的各种题旨,激荡人心的敲打,不动声色的抚慰,同时又涌动出了意气的坚韧,读完不禁令人赞叹,有心落笔的无心抵达之神奇。
⊙涅磐:一首好的现代诗,就当今来说,本就有多种解释,横看成岭侧成峰,不要拘泥一个主题。这首诗的感情先抑后扬,结尾给人温暖和希望,余味无穷。
⊙水云魅影(小九):各位老师继续
⊙心海:我自认不是诗人,不会写诗,只是读过几篇诗作,还在学习中。冒昧的说几句不到之处请见谅。我们学习这篇作品,首先要了解一下陈天华其人,因为副标题是纪念被遗忘的陈天华。陈天华(1875年-1905年12月8日),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原名显宿,字星台,亦字过庭,别号思黄,湖南省新化县荣华乡栗树凤阳坪人,华兴会创始人之一,中国同盟会会员,清末的革命烈士。1896年入新化资江书院,1898年入新化实学堂。1903年留学日本,参与组织“拒俄义勇队”和“军国民教育会”,次年回国参与组织“华兴会”,筹备发动长沙起义。1905年,在东京与宋教仁创办《二十世纪支那》杂志;辅佐孙中山筹组同盟会,起草《革命方略》;《民报》创刊后任编辑,参与对康、梁保皇派的论战。为抗议日本政府颁布的《清国留学生取缔规则》,在日本东京大森海湾愤而蹈海殉国,时年30岁。1906年春,其灵柩运回长沙,公葬于岳麓山。陈天华一生救亡图存、忧国忧民、宣传革命、矢志不移,是辛亥革命时期杰出的鼓动家和宣传家。所著《猛回头》和《警世钟》成为当时宣传革命的号角和警钟。 [1] 陈天华在排满革命、建立民主政体、造就近代国民等一系列问题上的进步主张在当时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对于中国近代民主革命高潮的到来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是一个对中国民主革命有贡献的人。救亡图存,忧国忧民,宣传革命矢志不渝啊,是辛亥革命时期的鼓动加宣传,加蹈海自杀,1905年蹈海自杀而亡。个人拙见:诗意不是很浓,有散文诗的味道。《冬天的湖》以明暗两条线入笔,明线布网欣赏湖景,却是看不到故居的。浓墨重笔的写小岛,写了故居深埋的故居,怀念情怀也是深含其中的。表明看不出来即被遗忘的,但火种却留下孕育成火山。——夕阳点燃小岛……像活火山!寓意很深刻----心海拙见。
⊙远方:最直观的感触是三峡工程的是与非,其利是仅仅几条小鱼,其弊是掩埋了自然也掩埋了历史。当今的现实与旧日的呐喊在生活中迭起,唯有革命的种子依然。 
⊙水云魅影(小九)@心海:我也是看到后专门去普及了一下,知道人物与背景之后才会触动。
⊙心海:是啊! 
⊙水云魅影(小九):一个作品就是要碰撞,每个人都有各自的触动点。诗者力求精准表达,读者优先个体感受。
⊙素峰;大家继续,有钢用在刀刃上。
⊙远方:短短的几行,能使读者的思绪大开,似乎有说不完的话,又觉得说什么都是废话,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心海@远方:主要是大家认真挖掘。
⊙心海@水云魅影(小九) :诗意不是明显,散文的感觉。
⊙水云魅影(小九)@远方 @心海:一首诗歌通过读者可以引出诗者没有想到的纬度,这就是交流的意义。
⊙心海@水云魅影(小九) :学习欣赏!
⊙水云魅影(小九):语言美,文字美,主题美,就这首诗歌而言,情感,意指,风格,形成的警示与启示的效果,引发的联想已经足够多。读完以后的感受不亚于小说,电影截取片段给人的思索。
⊙心海明白⊙水云魅影(小九):个人观点,不尽对。老师多指导。
⊙心海:是,有画面感,有想象的空间。
⊙素峰:刚才有事离开了一会,整体看完了大家的发言。咱们第一次搞深度探讨的活动,大家都很认真的做了准备,当然,还有很多朋友可能还需要看一看,不想冒然发言。那么经历过这次,我想下一次会更加热烈。我根据大家的发言简单说两句:等我职称评定的事完了以后,我会对这首诗做详细的解读。我个人认为诗歌大致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抒情阶段,我们刚入门写诗的朋友,一般起步都是如此,它的特点是什么呢?最大的特点就是直白,表面带有诗意,其实一眼见底,而且缺乏深度,像这一类作品很多,有的诗友几年如一日,就是因为缺乏对诗意的认识,这个阶段也是简陋的。第二个阶段就是语言优美,懂得刻画细节,大多融入意象,结尾有提升,同时热衷于各种修辞的使用,什么比喻,拟人,借代,通感等等,以此来增加诗意。但是这种作品再好,也是小乘之作,相对于其他阶段来讲,这一类作品较为繁复。而第三种也就是大道至简的阶段,相对于其他阶段较为简节,但简节绝不是简陋,简节是虚实的结合,有刻画,有放松。简陋是缺乏刻画能力,而经过了繁复的第二阶段,也就完成了具备能力的步骤,再去枝减叶,删繁就简,留下精彩的部分,就可以达到大开大合的第三阶段。所以,第二阶段也是一个必须的过程。而这首诗,就可以归于第三阶段,书写形式用客观呈现的手法进行,也可以称作白描。这样写法的好处是代入感强,很容易就使读者进入角色,以致身临其境,最终在进入当中,得出自己的结论。而不是主观的强加于读者,强加于读者的结论只有一个,读者也没有了对于深度深挖的可能,这种诗语止意绝,也就是说,他的话说完了,你听懂了就行了,所有人的理解都是一样的。更准确地说,读者并没有自己去理解。那么,客观呈现恰恰相反,他不告诉你答案,每个人由于个体的方方面面的不同,因此会得出不一样的结论。但我认为,这个结论最好是在深浅上的差别。如果方向上存在太大差别,不是诗有问题,就是读者有问题。而好的诗不是追求字句的精彩,是对于整体立意以及结构的巧妙安排,在很高的格局上,用非凡的结构将普通的事件来创作出大的诗意效果。当然了,我说的不追求一字一句的精彩是指,通篇刻意的雕琢,而是要节制,就像我在刚才动员大家发表意见一样,有钢要用在刀刃上,平时能耐都不叫能耐,闲白能耐也不叫能耐,要在正事上能耐,这句话放到诗里就是,在关键部位的雕琢才是关键。其他地方相对放松。好了,时间不早了,不影响大家休息了,希望下次活动更加精彩。感谢今天到场的天津诗友。你们棒棒的,各位晚安。在诗歌这个圈子里用诗来说明一切。
⊙唯美诗人邓世坤:诗该是语止而意不绝。
⊙静海精蓝:感谢素峰老师的精彩解读。
⊙水云魅影(小九):感谢素峰老师的精彩解读感谢各位老师分享。期待下次精彩碰撞。
⊙青山依旧:晚安,好梦,希望下次更精彩。
⊙云中月:学习了。
⊙素峰:我搂着说,不然咱们可以一宿不睡,我今天只讲了一丁丁点,以后再有触发,我再讲一些其他的东西,那也是要大家积极参与,不然我也提不起兴趣来。 |
大牛,别默默的看了,快登录帮我点评一下吧!:)
登录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