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之于你我都不会缺席,更不会迟到。我发现东西方关于释梦的源头与路径有着明显的不同。西方注重从人的本能去释梦,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名著《梦的解析》就将人之性本身作为梦的原生动力。而东方则不然,释梦并不止于身体之疾的阐释,而更是以千秋之名为重。东方人的梦并不比醒着更为轻松。
提笔写了这一段文字,是在读了诗人宋光明的现代诗《梦》所想到的。那么面对他的梦应当怎样去阐释呢?人都有续梦的欲望和体验,最为典型的是去续《红楼梦》。梦不分好歹,好梦便说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罢了,而不好的梦则要讲出来,因为世俗认为梦境是对我们身心状态或运势的一种反应,需要一次梦的解析。宋光明白日续梦,追到了梦里,并将其诗从梦里牵了出来。在梦里,想起诗人年轻自负才华横溢之时:“那时候/我们信任,可以连接到/月光的那条路”。这是一条从黑夜通往光明的路,其梦的源头不是来自于性的欲望,而是儒家文化盘根错节的生命体征,那种对成功的欲望。“不成功便成仁”已深植在人们的脑细胞之中,成功与仁的目标在同一条道上,也就是人生只有一条路可走而别无他路。可见自春秋战国以来,每一个降生的人都自带了不负成功的枷锁。
诗人与梦中的你却乎是孪生兄弟。他们互为彼此互为梦。要知携手同行方才不会孤单。你数十年在“密林”之中,月光稀微,险象环生,想到成功,忽然之间:“我看见/隐藏的接近眼泪的叹息”。他们只是寻求月光,欲赶月光之路而不走歪门邪道。诗人两次写道:“我们一直在大路上行走”。这句诗十分平实和抢眼,它集中表现了诗人的厚道,也是一种受到委屈的大白话。如此遵纪守法之人,有多少能够成功呢?想想结局都是靠在仁之道德一边,也许这也是一种成功而获得了安慰。但诗人并不手软,他直接抒发:“直到,你念叨我的才华被淹没/和我们都老了,流下/含在眼眶里的眼泪/把我惊醒”。这一次的彼此确认,“才华被淹没”和“我们都老了”成了在大路上行走而抵达的两大悲剧,诗人如此自省如同警世钟在读者之中产生共呜。这样的场景不止在诗人的梦里,活着的人所见到的梦中的自己只是面孔有所不同而已,他们都在时间的卷轴上被收回与封存。诗人最后被流泪“惊醒”并呼应标题之《梦》,仿佛告诉你他说的是梦话。当尘世睁着眼睛说瞎话的人多了,这闭着眼睛的心灵对话才显得尤为珍贵。
我相信诗歌的虚构是有现实的细节支撑的。中国人的千秋之名从骨子里就在生命之上。“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虽道法自然,但于众生则是一个反向指标。名与利之重是压在人们头上的两座大山。《道德经》是帝王治国之策,也只有相遇帝王才显灵验。对于凡人则终生受困于名利之中,梦与非梦都是一种疾病和疾病的隐喻。
2022.9.1于苏州科技城
附诗
梦
宋光明
你的出现,今夜
让我回到东方年轻的密林
微风中,相扣的手
天空与才华横溢
同样清晰的那条路。那时候
我们信任,可以连接到
月光的那条路
翻过山坡,一条小道就在
密林旁边。奇妙的是
差不多三十年,我们却在此
突然相遇。当你说
“我担心孩子们受伤”的时候
一条毒蛇在你手中发抖
并被你扔进山林。我看见
隐藏的接近眼泪的叹息
我们没有选择捷径
我们一直在大路上行走
虽然那会绕很多路,才能
到达各自的目的地
那里有更明亮的月光
我们一直在大路上行走
直到,你念叨我的才华被淹没
和我们都老了,流下
含在眼眶里的眼泪
把我惊醒 |
|
大牛,别默默的看了,快登录帮我点评一下吧!:)
登录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