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在山上生活(5)
//于慕文

“师父,怎么豆苗比青草还稀?”
“因为这里是南山。”
“师父,有没有‘除草咒’?”
“有。”
“什么?”
“拔呀,拔呀,娑婆诃。”

【南北赏读】这段诗可以当做一则禅门公案去参解。为什么豆苗比青草还稀呢,因为这里是南山。“除草咒”是什么?回答妙极:拔呀,拔呀,娑婆诃。什么是“娑婆诃”?这是个音译词汇。梵文写作Svaha,音译也可以是“司哇哈”等等。不过,这个无关紧要。为什么不意译而要音译,这就是所谓的有“不可说”之意。勉强的说,大概包括了诸如“吉祥、成就 、圆寂、息灾、增益、无住”等等。或者有点像“阿弥陀佛”,可以理解成为一声问候,也可以是诸多其他意思,就看是用在什么地方,对什么人事。
不过,在很多经文里,在这首诗里,这个“娑婆诃”其实并无确切意义,可以当做一个语气助词。
禅宗公案,大多有点“无厘头”,但这个诗歌形式的对话公案,并不难懂。但凡有点参禅根基的诗人,一读就会。
用这样公案的形式传达禅理禅意和禅趣,看似轻松,实则要有极深的修行基础才能做到。
分享至 : QQ空间
收藏

网友点评

倒序浏览
首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问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喜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真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师父,怎么豆苗比青草还稀?”
“因为这里是南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师父,有没有‘除草咒’?”
“有。”
“什么?”
“拔呀,拔呀,娑婆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除草咒”是什么?回答妙极:拔呀,拔呀,娑婆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但凡有点参禅根基的诗人,一读就会。
用这样公案的形式传达禅理禅意和禅趣,看似轻松,实则要有极深的修行基础才能做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欣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下一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