栀子树,守护着每一朵花的白
——读曹红燕《这个夏天蝉声一片,没有别的(组诗)》
■也牛
禅宗第一公案就是“拈花微笑”。
释迦牟尼佛在灵鹫山说完《妙法莲华经》以后,把大梵天供养的一朵金婆罗花拈起来示众。这时候佛没有说话,百万人天都不知道佛的用意,只有迦叶尊者破颜微笑。迦叶尊者修头陀行,他持戒特别严谨,平时不说话,比较严肃。
世尊说:“我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
“正法眼藏”,指禅宗嫡佛嫡祖于教外相传之心印。又作清净法眼。即依彻见真理之智慧眼(正法眼),透见万德秘藏之法(藏),亦即佛内心之悟境;禅宗视为最深奥义之菩提,系由释尊,辗转传至达磨,以心印心而由师父之心传至弟子之心。“涅槃妙心”,就是本来解脱的不可思议的心。“实相无相”,见一切相即是非相,就是实相。“微妙法门”,就是不可思议的法门,也就是“菩提自性,本来清净”——我们的佛心。这个法门是“不立文字,教外别传”,因为绝对自性无相可得,不可用语言来称说、描绘,是言教以外所传。佛陀说法四十九年,都是言教,大小乘、显密教都是用语言来阐述的。
历史上的祖师有看见桃花开而开悟的,有听见公鸡叫开悟的,有一棍子下去开悟的,他们开悟的方式各不相同。
为什么这里一拈花、那里一微笑就完成了印心呢?这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当你真正悟入本心就知道了:本心在哪里?绝对的本心(真如本心)就在当下。其一,释尊用拈花这个动作,来考量弟子,破这个“相”。所有佛菩萨讲经说法,都是让众生“破一切相”,证悟“如如不动的真心”,见如来藏性的。其二,在这次考试中,除迦叶外,没有弟子明白释尊的这个真实含义,都在揣摩佛祖当时要讲什么法,又要示现什么……。在法会现场,只有迦叶明白了释迦牟尼佛祖是在用“拈花”来试探有没有弟子破了一切相,所以迦叶“会心一笑”。
迦叶是当机者,与释尊心心相应。释尊示现心要,迦叶当然就悟入了。
又,《六祖法宝坛经》中,在大庾岭头,惠明亦曾问过六祖,“上来密语密意外,还更有密意否?”还另外有什么秘密指授吗?六祖即告之以:“与汝说者,即非密也。汝若返照,密在汝边。”这里即明明白白的指出,此中别无秘密,但能返照自心,即可察见本来面目:清净佛性,也就是自性。
禅宗强调这个“见性”,意即在此。
见性先要明心,明心才能见性。何为“心”?何为“性”?为什么说“性”是“见”,“心”是“明”?实际上“心”也可以“见”。如何见自己的心呢?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每时每刻都能见到自己的心。山河大地、花草树木、飞禽走兽,都是我们的“心”所现量。只是因为没有明白,见到了也如同未见,这叫“见而不明”。
“性”是通过明心而见,如同“水中盐味”“色里胶青”。如果没有我们的心,那么山河大地、花草树木、飞禽走兽都不存在。所以佛祖说得非常到位:三界唯心。
禅法是最上最高的佛法。一个人能“即身成佛”,是因为他明白了自己的心性,亲睹了自己的本来面目。
诗人曹红燕,信愿行深,解行并重,诗、禅双修,深悟其中的奥旨:
一、 于相离相,即见空性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中,佛说:“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而在《楞伽经》中所说“五法”,五种不同的修行层次:第一即是相,它所说“相”就是天地万物所有的存在:色、声、香、味、触、法。佛经中统称为“相”,修行的目标就是破除它,悟及“无相”。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它依缘而起,假合妄现,无自性:于有情,会生老病死;于无情,会生住异灭;于法界,会成住坏空。无常变化,虚幻不实!
相是一种妄想、执着,是知见立知。“知见立知,即无名本。”请看《西瓜好甜》
我不解时
他说:西瓜好甜
我疑惑时
他说:西瓜好甜
哦哦,我知道了:
西瓜好甜
诗句“我知道了:西瓜好甜”中的“甜”即是“天地万物所有的存在”的一种:味!
“味”即是相。
《楞伽经》又说“是故大慧,无相见胜,非相见;相见者,受生因,故不胜。大慧,无相者,妄想不生,不起不灭,我说涅槃。大慧,涅槃者,如真实义见,离先妄想心心数法,逮得如来自觉圣智,我说是涅槃。”——是故大慧,真正的修行人,以无相见者为殊胜,也就是见一切法非相,见一切法空相,这种知见是殊胜的。如果一个修行人着相,就会起贪嗔痴。三界受生的因,就是着相。着相修行百千劫,无相修行刹那间。大慧,涅槃者,当体就是如,如其真实义,了了知、了了见,寂灭无生的真体,这样能够离于先前,妄想所产生的执着,才能达到诸佛所证的如来自觉圣智,就是无上的涅槃。
这样离相、无相、空相,守本真心。祛除执念,才不会知见立知。
诗人曹红燕要我们认清这个“相”的本质,去解悟它,于相而离相,即见空性。“破相见性”,即见如来,这是诗人心中的真实义!
二、 外离相即禅,明心方能见性
《楞严经》以七处征心,来明心;以十番显见,来开示见性。
“见见之时。见非是见。见犹离见。见不能及。”见性(佛性)无量无相,见(性)不
可见(到)。见性不生不灭。见性不增不减。见性不垢不净。见性为一切众生本自具足的如来智慧德相(因妄想执着而不证得)。
大乘佛法用了很多名相来标指第一义:佛、如来、慧、知、见、如、观、照、是、当下、觉、觉性、清净心、清净觉、真心、本心、自性、真如、如来藏、闻性等等。
因语境不同而标指第一义的用语不同。第一义用语非有实指。佛亦不可立。第一义无实无虚。言说不代表第一义。第一义不在言说中。
请读以下三首诗,嗅一嗅:
《花树下》
她来到一棵开满花的树下
不只是来看花
而是也想成为一朵花
让世间
多一份
香气
《花香》
一位行者
在给一棵开了花的栀子树浇水
不远处一位女子
静静向行者躬身行礼
行者没看见行礼的她
栀子花花香
飘了过来
《入山》
入山
拾一把松声
归来
摊掌
满堂松香
“不只是来看花/而是也想成为一朵花//让世间/多一份/香气”,“行者没看见行礼的她//栀子花花香/飘了过来”,“归来/摊掌/满堂松香”这些诗行都在告述我们:对世间香尘,凡夫是何等的痴迷。
可诗人已明悟,对此绝不贪恋执着,“入山”,参悟佛法,归来终是透过了,“归来/摊掌/满堂松香”。这是自性清净的味道,是一种悟入境界!
《栀子花是纯白的》
那棵栀子树
开了好多花
一朵一朵
纯白的
夜里
栀子树
守护着每一朵花的白
《入春》
彼岸花开
寒水中孤舟
随一只飞鸟
向春而去
这是自性自证境界,悟透了之后一片清凉。
“夜里//栀子树/守护着每一朵花的白”,“寒水中孤舟/随一只飞鸟/向春而去”。 明心见性所见之“性”,即一念未生前的生命状态。通常,我们都处在思维状态中,一念接着一念。当思维尚未形成,念头尚未产生,或者前念灭,后念未起时,心是什么状态?禅宗所要追寻的,就是“这个”:心的源头。就是禅宗所说的“本来面目”。
此则,外离相即禅,明心方能见性,见性才能成佛!
三、 实相无相,当体即真
《小米竹》
城市喧哗
我有四壁
桌上的泥盆里还种有一株小米竹
我仿佛住在小米竹下的
屋舍
竹叶青青
远处的灯火
越来越细
《雨水》
这几天雨水丰沛
雨水洒在蔬菜上
雨水也洒在杂草上
雨水润泽万物
每一滴雨水
从天而下
《母子》
母亲诵经时用的木鱼、引磬、鼓
多日没有发出声音了
母亲走了
我和弟弟清理她的遗物时
沉寂多日的木鱼、引磬、鼓
很想发出它的声音
弟弟
把木鱼敲了一声
把引磬敲了一声
把鼓敲了一声
我听到木鱼还是木鱼的声音
引磬还是引磬的声音
鼓还是鼓的声音
六祖禅法有三句口诀,就是《六祖法宝坛经》里讲到的:“我此法门,从上以来,先立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
“无念、无相、无住”,这个“三无”,是六祖禅法的核心。无相者,于相而离相;无念者,于念而无念;无住者,人之本性。所以六祖慧能讲到“无住为本”时,他说“念念中不思前境”,过去的事情不要再去思量分别。
“前念、今念、后念,念念相续不断”,就是说我们的念头总在生生灭灭,总在随境迁流,一切诸法不会凝住于自身的固定不变,人的认识也不以固定的概念作为形式。所以,禅宗提出的般若理论,就是以“诸法性空”为基础的。
一切法的本质,就是无住。就是“一切法无自性”。一切法无自性这种规律性,就是一切法的本原,就是法性。
“外离相即禅,内不乱即定。外禅内定,是为禅定。《净名经》云:‘即时豁然,还得本心。’《菩萨戒经》云:‘我本性元自清净。”禅定之时,当下证真,实相无相,即是达真如本来境界。
众生共一颗佛心,同一种佛性。“雨水润泽万物/每一滴雨水/从天而下”。 现量境,不可拟议。
现量,指自己现时的境界,此时此刻、当下的,由感官(五根)直接取得的知识,它不介入思维,所缘的境界必须是当前的。即感觉器官对于事物个别属性的直接反映,尚未达到思维的分别活动(未形成概念)。如现见此山有烟等。佛家认为真现量是“离分别”和“不错乱”的,即不为假象和幻相所迷惑的直接经验。对于显现五尘之境,离妄分别无筹度之心,而能于境度量揩定诸法自性之相,而不错谬。
“我听到木鱼还是木鱼的声音/引磬还是引磬的声音/鼓还是鼓的声音”。初于闻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如是渐增,闻所闻尽,尽闻不住,觉所觉空,空觉极圆,空所空灭,生灭既灭,寂灭现前——《楞严经.观世音菩萨圆通章》
初于闻中,就是我们的听闻,以前是听外面的动尘跟静尘,现在放弃动尘跟静尘。入流亡所,境界是所缘的,入流,不是出流,出流是生死,入流就见性,入流就是不听外境,入流亡所,“所”就是动、静。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当根不缘尘的时候,识心不生,入于寂灭,这个就是人空。如是渐增,慢慢地功夫渐增,闻所闻尽,能闻跟所闻都不可得,就是根也要放下,根是能闻,所闻就是动、静。尽闻不住,闻性如如不动,不取于相,所有的闻放下,动、静、根,尽闻不住,不住就是不著。觉所觉空,觉,能觉跟所觉都不可得,能觉跟所觉空,也不可得。现在就唯独存在内心里面的觉跟所觉,也不可得,这个觉还是要放下,就是空觉极圆,把这个觉性空到底,达到了极圆;空觉极圆,就是这个觉悟空到底,能觉、所觉不可得;可是,又落入能空跟所空,空所空灭,能空跟所空都空无自性,都不可得。最后一个:生灭既灭,寂灭现前。
闻性,为《楞严经》中的又一标指第一义的名相。佛陀用闻性说法开示见性,让撞钟,问阿难等众,闻否?阿难等众随钟声起,言闻;钟声落,又言不闻。佛陀斥之:钟声起闻声,钟声落闻静,随声起落而知(钟)声起落,闻性何曾有失过?这儿,佛陀用闻性开示见性,为阿难等众开示了见性(见性即佛性)不生不灭。闻动、静,起、落。不入声起,不入声落。即见性(闻性)。
诗人曹红燕心怀慈悲,像雨水一样普润诗情,她反流照性,能听见“鼓还是鼓的声音”。那是十方三世之佛音,于无生处响起,于空静中自现。实相无相,当体即真!
附:这个夏天蝉声一片,没有别的(组诗)
//曹红燕
《花树下》
她来到一棵开满花的树下
不只是来看花
而是也想成为一朵花
让世间
多一份
香气
《栀子花是纯白的》
那棵栀子树
开了好多花
一朵一朵
纯白的
夜里
栀子树
守护着每一朵花的白
《花香》
一位行者
在给一棵开了花的栀子树浇水
不远处一位女子
静静向行者躬身行礼
行者没看见行礼的她
栀子花花香
飘了过来
《小米竹》
城市喧哗
我有四壁
桌上的泥盆里还种有一株小米竹
我仿佛住在小米竹下的
屋舍
竹叶青青
远处的灯火
越来越细
《雨水》
这几天雨水丰沛
雨水洒在蔬菜上
雨水也洒在杂草上
雨水润泽万物
每一滴雨水
从天而下
《近夜》
小鸟
收拢起翅膀
立在窗台上
这窗台上
曾盛开过墨兰
月光将至
《夏》
蝉
叫一阵,歇一阵
叫一阵,歇一阵
又叫一阵,又歇一阵
……
这个夏天
蝉声一片
没有别的
《看樱花在蓝天下》
一抬头
看到樱花开了
一树细白的樱花
素雅着
取一枝插在深色的粗陶罐上
一定好看
不如
当下就好
看樱花在蓝天下
《入山》
入山
拾一把松声
归来
摊掌
满堂松香
《入春》
彼岸花开
寒水中孤舟
随一只飞鸟
向春而去
《西瓜好甜》
我不解时
他说:西瓜好甜
我疑惑时
他说:西瓜好甜
哦哦,我知道了:
西瓜好甜
《母子》
母亲诵经时用的木鱼、引磬、鼓
多日没有发出声音了
母亲走了
我和弟弟清理她的遗物时
沉寂多日的木鱼、引磬、鼓
很想发出它的声音
弟弟
把木鱼敲了一声
把引磬敲了一声
把鼓敲了一声
我听到木鱼还是木鱼的声音
引磬还是引磬的声音
鼓还是鼓的声音
曹红燕:与过去已远。不执某事,十分闲散。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出版有禅诗集《淡味最久》。 |
|
大牛,别默默的看了,快登录帮我点评一下吧!:)
登录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