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退两难
——浅谈《鹊华之诗》与《西津渡》
唐不弃
读过不少关于景观类的好诗,总觉得缺了些什么,好诗,是从诗的角度去判定的。但我的看法是,这类诗应该是有两个部分组成,除了诗的部分,还应该有实质性内容的。
由于诗语言的特性,局限了这类诗的宽度,呈现出来的大多是个人抒发。这类题材可能比较适合散文,散文能提供宽度。我们不妨来读读《鹊华之诗》和《西津渡》,作一些探讨。
鹊华之诗
散皮
鹊山之北再无山。好像一个骄傲的宣言:
极目望去,华北平原沃野千里
不管扁鹊是否同意
山的名字是跟他分不开了
鹊山之南,华不注山拔地而起
隔着黄河眺望鹊山的孤寂
嶙峋的石头如同向上攀登的肌肉
陡削的身形,即将一跃而起
曾经,荷塘把月色与山形藏于水中
华不注山随波摇摆
荻花与秋色分列黄河岸边
斯其时也,齐烟韵远
把一拢乡愁皴染《鹊华秋色图》
一个人站在华不注山顶
陡然从苍茫中,走出一幅景象
黄河如同一条闪电
把鹊山与华不注山
分置在大河两岸,这巨大的太极图
让遥远的沧桑,时隐时现
济南市东北角有两座山。一座因人命名,称鹊山,是为纪念神医扁鹊。另一座因形命名,叫华不(音fū)注山,又名华山,金舆山。位于黄河以南,小清河以北。古时称“华不(音fū)注”,为历史名山。其名取自于《诗经·小雅·常棣》,其诗曰:“常(棠)棣之华,鄂不”。
汉代中期(公元11年),黄河改道由山东利津一带入海。造成支流灌注,济水泛滥。华不注山、鹊山附近形成一个大湖。唐代人叫它鹊山湖,因为湖中遍植莲花,故又名莲子湖。李白有诗云:“昔我游齐都,登华不注峰。兹山何秀俊,绿翠如芙蓉。萧飒古仙人,了知是赤松。借予一白鹿,自挟两青龙。含笑凌倒景,欣然愿相从。”
华不注山第一次见诸史册是因为一场战争,就是发生在春秋时期的齐晋鞌之战。
元代书画大家赵孟頫的《鹊华秋色图》描绘的是两座名山的秋景。当时的鹊山华不注山还处在一片沼泽水面之中,周围树林散布,山体高耸。《鹊华秋色图》这件艺术品的原件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馆。
了解完鹊山和华不注山的历史地理人文背景,回过头来再读这首诗就不难理解了。
诗人笔触由北向南,由今及古。诗的开头一、二行交待了鹊山的地理位置:华北平原的最南端。三、四行说明了鹊山名字的由来:与扁鹊有关。第二节着重描述华不注山南邻鹊山的位置,及特征、形状。第三节描写黄河改道后造成华不注山鹊山附近形成一片水泽的地理状况,“鹊华烟雨”的景致,及以此为内容的赵孟頫的名画,珍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馆的《鹊华秋色图》。第四节则体现诗人的一些抒发和感怀,是全诗的高潮部分。“把鹊山与华不注山/分置在大河两岸,这巨大的太极图/让遥远的沧桑,时隐时现”这段描写非常大胆生动,把鹊山和华不注山比喻成中国古代文化太极图中的阴阳两仪,即反映诗人用笔剑走偏锋,又表现出诗人胸襟气度,以及对历史沧桑的敬畏之心。
总的来说,这首诗基本在阐述目光所及的客观存在,全诗色调明朗,清晰通透,作为纯抒发,是极为成功的。
我询问过一位山东诗友的看法,他说并不了解文字背后的东西,感受只来自文字本身。
诗人的诗能力是毋庸置疑的。但这类题材还是比较难驾驭的,虽然诗里提供了大量信息,可惜这些信息对于绝大多数读者来说,是作为文字本身及美感呈现的,或者说作为文字部分来强化和填充美感的。
我觉得,若想反映出深厚的人文底蕴及历史沧桑感,还是得依靠具体的实质性的内容,来进行有效支撑。
西津渡
唐不弃
从这里过江,或上岸的人,摩肩接踵。
过江的人,背负繁华与喧嚣,下了江
随江水东去了。上岸的人
扛着青石板上深深的车辙印,上了云台山
也远去了。
每每有文人骚客在此候船登岸,他们脱下雪,
提着江水做成的句子,从明月那
取回归家的钥匙,他们的船早就搁浅在
只隔着数重山的
钟山下。
江风捏住数个朝代的伤口,在笙歌曼舞里,
在兵荒马乱里,在飞檐雕花的
斑驳里,越刮越远了。
时间伸出手掌,将长江的南岸
向北推移了足足三百米。如今的西津渡,游人如织,
再无船可渡。走完一千米的街道,
似乎要走上一千多年。坐在小店铺前
咀嚼一块五香茶干,如同咀嚼这一千多年的烟火。
鳞次栉比的屋脊,将傍晚的阳光
撑得很长,古街的青灰与金色交辉互映。
此时的西津渡与云台山,
仿佛站进一张泛黄的旧照片里,相互依偎着。
仿佛连年烽火中,他俩衣衫褴褛,佝偻着身子
相互搀扶着。
夕阳似一枚红色药丸,在长江的喉管
缓缓咽下,疼痛与痉挛,渐渐平伏。余晖
照在窗棂的朱红上,就像冲天的战火在传说里
泛起的一片红晕,鼓声擂动,
依稀可闻。
今晚微凉,圆月夺眶而出,浪花
卷走古渡破碎的倒影,江风
不知疲倦,吹合古渡残旧而厚厚的书页。
历史漏下的,都在这里
慢慢结痂。今晚
它们不再归于江风。
读这首诗不像读《鹊华之诗》那样费力,需要去了解大量的背景,或者通过附属的大量背景说明来作为阅读参考。也不像读《鹊华之诗》那样,只能读出诗的部分,因为读者能够读出一些人文底蕴和历史沧桑感。有关对这首诗的文本评析,我就不赘述了。
《西津渡》有想要呈现出历史沧桑和人文底蕴的强烈意图,诗里就能体现出这样的冲动。因此必然需要具体的实质性的内容和扩充篇幅来作为支撑,篇幅长了必然是发散思维,其结果就是散文化的体征。这是我三年前的作品,偏散文化的叙述,看起来不那么正统,至少不是衣帽整齐、干净利落的。
如果说《鹊华之诗》存在遗憾,那一定是无法提供给读者能够让读者读到的人文历史积淀及感受。同样《西津渡》也存在遗憾,就是缺乏作为诗应该有的比较明显的正统的体貌特征。
后来不甘心,又试着写过十行左右的,但表现不出什么东西,仅限个人抒发,也就作罢了。
但有了这次体验之后,我的疑问就更为迫切了,那就是从诗的技术角度出发,有没有两全之策?既能表现出强大的诗性,又能呈现出可观的人文底蕴和历史沧桑。答案是:谁知道呢,也许有,也许没有。
(2021.11.13)
|
|
大牛,别默默的看了,快登录帮我点评一下吧!:)
登录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