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 苍凉 频道主编   /  2022-7-18 19:16  /   179 浏览 版权:保留作者信息

多么寂寥啊,再无迷雾遮眼


--品读车行诗三首



苍凉



第一首


镜子
作者|车行


忽而日暮
苍山愈远,愈无言
默片的剧中人,终究无法穿越最后的
水银的栅栏

——“即使欠我一个拥抱,也要与你终老”




轻读


镜子说当然是有了自我意识后的觉醒和顿悟。似乎看了一个剧后的反省,又或许岁月磨蚀到闪亮的一刻,遽然生取了自身的鉴戒:在苍茫之中捕捉到茕茕孑立、形影相吊的凛冽感觉,马上的于无限之中索要有限的“与你终老”成为迫切的需要。文本的出新在于超越素常的对镜自检的“狭义性”正衣冠明得失知兴替,而将鉴戒收放于“忽而日暮/苍山愈远,愈无言”的醒悟及行动自觉。在呈现上,化思想上的顿悟为行动上的紧迫取舍,这突兀的一转即完成了镜子富于现代性的摄人取魄的一闪,将读者思维引至更为鲜活与生动的现实性情节联想。


第二首



第三章

作者|车行


前有伏笔
精彩的情节渐渐显露
那时,繁花已谢幕
满树的叶子,如长河逝水
真相可以细数,可以掂量
多么寂寥啊,再无迷雾遮眼
再无桃源可望。这以后的夜夜秋风
与秋霜,将是新的引子
引出白茫茫的第四章节


轻读


《第三章》应该属于《镜子》的姊妹篇,先有《第三章》的回溯与知秋,后有《镜子》的“要与你终老”。
读这样的诗毫无阅读“阻力”。少女读出一部小说的起伏跌宕,中年男人读出生年之“秋风与秋霜”的季候感,而老之将至之人可能读出知天命、耳顺、从心所欲不踰矩的内心心理体验及其自然的宿命圆满感觉。诗应该如何写?这种时间上的隐忍的大跨度、语言上的低调的自我言说、内容呈现上的自然顺序推进与夹叙夹议、情感上的沉郁而内敛,虽在竭力压抑至平静,却由于涉及到了人生的大起伏与历劫变化而自孕了情感波涛,稍有停顿即能汹涌,而使诗文本表现出自身表达近乎普通的假相。


第三首


苹果知道

作者|车行



枕边悬崖可供日夜演练
荆棘鸟的一生,只有一次歌唱
一只自求圆满的
苹果,一个默默等待着果篮的
非非主义者,从河流的镜子里
破译密码。之后
它在枝头跌坐,在秋风中沉思
并积攒了最后的力气,慢慢熟透
象一枚落日,越来越红
越来越羞于在黄昏,对着大海说飞翔


轻读


从情感发展路径来考察,《苹果知道》仍然可划归到《镜子》的姊妹篇,其情感线索指向明朗反映出作者诗意的“草蛇灰线,伏脉千里”,或者诗写的接续与断裂感。
这是一个忠贞不二爱情的泣血式鸣唱,是一只在日常爱中熬红了自己的苹果式的表白,是更接近于现实的凄厉与凛冽的甜美爱情的自我解剖式呈现。因为“日夜演练”因此“自求圆满”,因为“慢慢熟透”因此不再“对着大海说飞翔”,冲突而隽永,矛盾而和美,彼此给对方都是“只有一次歌唱”的“荆棘鸟的一生”。在写法上,其中荆棘鸟、苹果形象的运用恰合于所要强烈呈现出的凄厉凛冽与甜美圆满的爱情本来样子,从而具象与抽象地完成了诗意创建与阐发指引,而使具体的表达具有了文化与社会广大视角氛围。

第一次阅读车行的作品。作者明确知道自己所要的和会放弃的东西,因此不显张扬,撷取语言中的平静、舒缓和纯朴为用,但在内质上执着于去尽浮华后的冷静与平淡。这样做的效果有两个:其一,阅读的覆盖面更广大一些,起码在语言去变形甚至于不主动追求超越语言本身意味上会赢得更广大的朴实读者;其二,诗写的风格在寻找落地后,可获得巨大的地面的沉实与托底效应。但在另一个方面,也在考验已经屡经陌生化洗礼的读者的耐心。
分享至 : QQ空间
收藏
笔名苍凉,爱诗。

网友点评

倒序浏览
感谢通过。
笔名苍凉,爱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拜读,学习,问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才看见,谢谢苍凉版主品读。说来惭愧,习诗也近十年了,但真正的好诗或者永远是下一首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