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子河的功勋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地图册
很难查到,这条以鸭子命名的河
河里至今还有不少放养的鸭,一直在
摇头晃脑背诵四川老乡苏轼的诗:
“春江水暖鸭先知”,它们肯定很意外
河边长满金黄油菜的田地下
深埋有如此多的宝物
1929年,一位名叫燕道诚的农民
挖沟的时候,挖出一坑精美的玉器
英国的传道士董笃宜
又把这批玉器交给了华西大学
然而真正的发掘,是二十世纪的九十年代
一批批的青铜器、玉器和金器出土
让鸭子河顿时贫民变成贵族
如果你去三星堆博物馆
千万代我问候鸭子河
又多年未见了,鸭子河依然
五千年前的那般沉默寡言
河给我托梦说,它的魂
附在了号称铜像之王的青铜大立人身上
如果有缘,铜人会代它开口说话
三星堆的青铜神树
将近四米高的青铜神树
在四川广汉的三星堆
二号祭祀坑被发现的时候
已经打碎,我必须让自己顷刻穿越到
将近三千年前的商代
才能够去了解,一切的美好
为何必须在祈祷苍天的同时打碎
考古的人们想尽了方法
让神树复原,多少年过去了
眼前的国宝依然残缺
残缺对于人是遗憾,对于神
是让最虔诚的祝愿怎样变成
永不愈合的伤口
全树的九根树枝柔和下垂
青铜铸成的它,似乎也想
得到泥土的营养,树枝上还保留着
凡人不能摘取的果实
以及,与神树生死相依的鸟
基本完整的一号神树
还有支离破碎的二号神树
说不定还有三号、四号
这说明,即使是远古的人们
愿望的贪婪和能力的弱小
都会让掌握现代科技奥秘的我们
不住地惊叹,包括大洋彼岸的西雅图
正望眼欲穿等待,神树的祝福
刚出土的黄金面具
三星堆,如果没有那些出土的文物
它就是一个平常的土堆
对川西坝子太熟悉了
包括鸡怎么打鸣,油菜花和梨花
怎么讨好春天的欢心
鸭子河,自从一位老农在耕作时
无意中发现了面具起
小河的水就无法平静和矜持
去了多次,最主要的原因
三星堆和我是近邻
三星堆的众多文物
我最喜欢面具。以前是青铜的
不像中原地带用来制造食器和酒器
那些让人震撼的面具,有的高达几米
大耳突眼,没有一丝华夏民族的影子
终于有新的面具出土了
这一回是黄金打造,名贵多了
文物专家们感到喜悦
并非因为黄金本身的价值
只是不解,这一些古蜀的先民啊
为什么非得要昂贵的黄金,来制作精致的面具
坚决不让后代的人,察觉他们真实的面目
刊登于2021年纸刊《德阳文学》冬季版)
简介:杨瑞福,正高级高工,上海市作协会员,现任《散文诗博览》微刊副总编和纸刊《诗乡顾村》的责任编辑。
|
|
大牛,别默默的看了,快登录帮我点评一下吧!:)
登录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