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https://mp.weixin.qq.com/s/0DwBY0n8IRwPNaFM-ocOKg近日已由百花洲文艺出版社出版
分享至 : QQ空间
收藏

网友点评

倒序浏览
微信图片_20200826180625.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胡晓光诗选》是我的第四本诗集,收录了我的268首诗作,写作时间为2016年至2019年,以前的诗作一首未收入。但还是取名为《胡晓光诗选》,一是书名真的不好取,二是这些诗是我现在喜欢的。这是目前我最重要的一本诗集。
    本书原计划今年3月出版,突遭疫情,耽搁至今出版,也算历尽磨难,因而倍加珍惜。感谢黄石市作家协会!感谢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我说过,停笔20年后重新写诗,是为了还诗歌的债,实际上,这些债怎么也还不完,而且越欠越多。带病活着,以诗作药,负债经营,如此虚度。
写诗于我,真的很开心,很过瘾!

    如有需要本诗集的朋友,请在后台留下地址和电话,这是我自己的公号,只有我看得到,请放心。

    打开了赞赏功能,这是第一次。

    谢谢师友们一直以来的教导和鼓励!(以上胡晓光留言)

欲购请加胡晓光微信hbhxg630308

单价:45元/一本
签名邮寄60元/一本
多购、团购可优惠。(燕子飞友情推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胡晓光诗选》诗选


‖睡莲


睡莲睡了半个池塘
她们睡着
但比醒着的其他
更眉清目秀
且肃穆庄严
这里我必须恭敬地写"她"
那么多植物中
仿佛只有这些睡莲才够格用"她"
仿佛只有她们
才能跟母亲相提并论



‖天生的


樟树褶皱的皮肤是天生的
它体内的香也是天生的
斑鸠不与人为伍也是天生的
它对人的防备也是天生的
我内心有天生的怯懦
我至今也不与强者为伍
我欣赏樟树皮肤天生的褶皱
它们
形成一种委曲的美



‖谷子的慈悲


越是饱满的稻穗头越低得低
它要低到根部去?? ?低到来路去
低到红尘去?? ?它
要低出心满意足的样子
要低成个低眉菩萨的样子
那么多的谷子
那么多米白的肉身
那么多命

那么多的慈悲啊



‖"哎哟伊啊"



我的家乡把母亲唤作"伊"
有人也把这个字写作"姨"
我喜欢这个"伊"字
古老得那么有诗意
叫起母亲来像在《诗经》中
我至今喊母亲还是叫"伊"
这一声"伊"里有我的籍贯
普通话里的"哎哟妈呀"
大冶话就是"哎哟伊啊"
这句叹词可以包含无数的意思
大冶人懂得在不同的场合说出的"哎哟伊啊"是什么意思
疼痛时叫声"哎哟伊啊"好像可以止痛
惊叹时说声"哎哟伊啊"
惊吓时也会说声"哎哟伊啊"
念声"哎哟伊啊"相当于念声
"阿弥陀佛"



‖蜜蜂和蜂蜜


两个都是名词
但它们是因果关系
汉语这么神奇
把一个词一倒
就倒出了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名家评:


张执浩(湖北省作协副主席、《汉诗》主编、鲁迅文学奖得主):


    晓光停笔20年后的回归是自然的、成功的。这种回归不仅仅是身份的回归,更是语言的回归,他现在的诗与他当年《钢铁工厂》那样的诗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个诗人的写作如果没有变化,是没有存在的必要的。一个好的写作者是对命运有深刻认识的人,顺应命运的人均是我的同道,从这个角度来了解晓光的诗更有价值。诗人不是看破红尘的人,而是勘察红尘的人,人来到世上不简单,活着不容易,我们可通过诗歌来重新建立生命的意义。晓光的回归对那种在诗坛厮混的人是一种有力的提醒,他的写作,虽然显得单一,但他是在单一中树立自己的美学形象。


田禾(湖北省作协原副主席、鲁迅文学奖得主):


    最近读了晓光的很多诗歌作品,我觉得晓光回归诗坛后的诗歌有脱胎换骨的变化,他随着阅历的丰富,对生命有了新的体验,对生命有了新的思考,他一改了以前那种平缓的行云流水的气势恢宏的叙述方式,过去的诗歌,情感容易露于表面,现在的诗歌更内敛,把情感隐藏在语言中,隐藏在叙述里,文字短小而精悍,从惯常的生活中发现诗意,切入生活更直接,更深入,表达更灵动,更有穿透力,比如《宣纸》这首诗我特别喜欢:

宣纸等待毛笔很久了?
它等待水墨很久了,它生来就等这一刻?
宣纸,等待它的命运很久了?
毛笔一如尖刀:"它等待刀尖已经很久了"?

《宣纸》写得极其有灵性,诗歌短小,只有四句,语言简洁,简练,直击人的灵魂,我读完之后,感觉句句是刀,刀刀把我扎疼。


刘川(《诗潮》主编):

    正统里的胡晓光,再归来成了“异数”。

    随便举其诗一首,如《钉钉》:既是动词/又是名词/是钝的/也是尖锐的/每个人都是一枚钉子/每个人也在钉这枚钉子/我向所有被我钉过的木头致歉/我向所有的含着我的事物致谢。

    他不再纠结于“钉钉”的社会功用,而是指涉于事物的存在——从政治诗学,到形而上的思考。他的诗,既是日常的,又是恒常的——基于经验而又超越了经验,达到了对词根(事物存在)的启发与照明。

    归来的胡晓光,更加任性,不在乎一首诗所具有的“完整性”与“价值”,而专注于一首诗的无限的可能性。这种诡异的趣味性所带来的陌生化,填补了当代诗歌的某种空白。如果有人问:诗歌作为道统,还是诗歌作为自由意志。我希望答案是后者。创造性是诗作为诗、诗作为人之灵的一个最根本元素。

    胡晓光从一群人中离开,再归来后,成了胡晓光自己。


袁志坚(宁波出版社总编辑):


    “转识成智”,是对胡晓光近期诗歌写作的总体认同。何谓转识成智?这里只是借用唯实宗的一个词。对于平常人而言,眼界开阔,阅历丰富,是“识”;自觉内省,向内观照,是“智”;反求诸己,明心见性,就是“转识成智”。我一开始说到胡晓光的诗风变了,这与他经历了浮沉商海和生老病死的考验有关,与他在中年以后回到中国传统文化里来有关,他开始在精神上清洗自己,无须造作,无须矫饰,归于平淡,归于质朴。写诗写到后面,不是靠才气,不是靠技巧,靠的是本分、诚心。没有解决这个大问题,写得再多都与自己没有关系,都是虚假的、自欺的,和世界也没有关系。胡晓光随手写来,都是些寻常事物、日常生活。阳明先生讲“不离日用常行外,直造先天未画前”,说的本是工夫与本体的关系,也可以拿来解诗。诗是什么?一个人写诗是为了心灵自由,心为本体。一个人进入诗境,就是寻求经验性与先验性的同一,“不离日用常行外”是经验性,“直造先天未画前”是先验性。一个人的自我确认离不开内在经验,也必须超越个体经验,浩瀚宇宙中、先天未画前就是诗境。


荒湖(黄石市作家协会主席):

    胡晓光实现了自然的诗坛回归。他重返诗坛的写作,较好地把握了文学与时代的逻辑关系,延续和保持了文学表达的当下性。

    胡晓光的诗歌作品清雅,朴实,通透,尤其是他的诗歌腔调,既有孩童视角,也有智者视角,既出世,又入世,含义丰富,表达隽永,有别于当下诗坛的一般性写作。


何蔚(作家):

    胡晓光的诗歌越来越沉静。他已经不把自己当做诗人,因此不想再端着架子写诗。他的诗歌越来越顺从于生命的本能,以往的青春激情与才子意气纷纷退居幕后,取而代之的是人生经验与书写对象之间越来越密切的对应关系。胡晓光似乎比任何时候都更加看重白描的作用,对造作的戒备已经成为一种洁癖。他说他正在尝试着写一种“不像诗的诗”,但事实上,我发现他仅仅只想用深入浅出和微言大义这两个最简单的招数,来解决诗歌内部的所有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微信图片_20200826181753.jpg
诗人胡晓光近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爱丽丝 来自手机 版主 2020-8-26 21:31:25
诗好评给力!值得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微信图片_20200827105523.jpg

这是胡晓光老师狐眼看诗公众号二维码。您也可以扫码跟他本人联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