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一、以下为“同一首诗创评会”第二期评论参评作品;
二、请初选评委投票,每人投2-4票;
三、投票时间:1月19日—25日;
四、本帖为投票专帖,除评委外,其他人请勿在此跟帖。



1、既真实又荒诞的悲剧

卡勒反复强调,“文学作品之所以有了结构和意义,是因为读者以一定的方式阅读它”。而李不嫁老师却给读者阅读这首诗设置了门槛。即读者应当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一定的基础,在此之前,阅读者是难以进入诗境的。比如诗中提到的私塾,之乎者也,瓦房,弟子,三字经,蒙学,戒尺,孔夫子等等无不带有传统文化的特征,如果不能理解这些意象的字面意义,那么其外延便失去了根基,就如同某些诗人大量引用西方文化的元素一样,成为晦涩的原因。
很明显,诗人之所以运用这些与时代脱节的词语是有所指的。那就是从一个侧面折射出了某种社会不公,从而达到干预的效果。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就这样以极其荒诞的方式被诗人呈现出来。不由人不倒吸一口凉气。在科技日新月异,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不能不说是一部悲剧 。
但文本的外延是多维的,如果再深入挖掘一下,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推论,即一个民族如果与时代脱轨,仍然沿用旧的思维方式,那么就不是一个小问题,而是关乎民族命运的大问题,兹不赘言。
康德提出,“我必须预先假定,在被认识的客体出现之前,我已现行具备一套认识规律,也就是说,这些规律是一种先验的存在。”这句话看上去有点神秘主义色彩,但我想它正暗合了李老师写作的初衷,李老师下笔之先就存有这种对民族深切的忧思,于是以留守儿童这一有代表性的受教育方式予以诗化的呈现。
而从接受美学来看,诗人有意设置的阅读壁垒在一定程度上构造了一种熟悉的陌生感,当读者通过探讨理解之后,那一种拨云见日的顿悟造成的对比就会生成强大的内心张力,带来一种震撼的阅读体验。从而激发出强烈的共鸣,令人叹为观止。
综合来看,李老师的这首《私塾》通过隐喻,象征,夸张,反讽,荒诞等艺术手法,深刻揭示了留守儿童的教育不公,结句又以教书者自比孔子的戏剧化手法加深了诗人对民族命运的担忧,全篇具有一种悲剧美,读来令人警醒。



2、把评价和思考留给读者
——评李不嫁 《私塾》

  该诗用直白通俗的语词粗线条地勾勒出了一幅乡村图景。老先生教私塾,学生是留守儿童,老师很认真地教,学生很认真地学。如今,这算是罕见的历史遗存了。该诗行文看似轻描淡写,没有明显的情感流露,也没有明确的观点立场注入。但作者展示的这幅画面自带刺激思索的功能,给现代人,现实中的人,抛出了一个问题系列,适合见仁见智,适合现代人一直思考下去。
  其一,留守儿童问题。社会确实发展了,但贫富分化,城乡差别也出现了,什么时候出现的,什么时候加剧的,什么时候应该缓解、缩小这种差距?经济的匮乏使大人们在故土找不到尊严,都离家远走了。故土出现了教育真空,没有现代学校,孩子们的教育权被现实击得粉碎。谁来填补空白,老先生没走,也许哪也去不了。一位虔诚的孔学继承者,教私塾,他很卖力,他是认真的。也许他很庆幸有这样的一帮孩子,否则早已没了用武之地。这些孩子让老先生觉得自己还有存在的价值,不知道能不能以此丰衣足食,他应该知道如今乡间私塾的宿命,但还是拥有“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勇气。该诗写于2016年,往前推3年,也就是2013年的事,转眼8年了,最后的私塾目前境况如何,就不得而知了。
  其二、孔学传承问题。孔学的命运该不该是如今的样子,在如今的国民教育体系中,该不该有一席之地?教孩子礼义廉耻,不好吗?“君子和而不同”,“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仁者爱人”,“君子坦荡荡”,没有当代价值吗?在没有孔学一席之地的国民基础教育体制下,成果如何?在教育资源丰厚的地区,在经济发达地区,孩子们学到了什么?素质教育理想吗?没有成为考试机器吗?没有成为工具人吗?长大以后,没有成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吗?
  城乡差别,留守儿童,被现代教育遗忘的留守儿童,孔学在民间的没落,社会发展的代价等等,一个沉重的问题链条,被作者用平淡的语调迁出,直击现实,含而不露,述而不论,作者的情怀和关切需要细细品味。
  社会的发展总要付出代价,但不能总让一个群体付出较多的代价;社会的发展不能虚无历史,有价值的文化的毁灭,是发展的悖论,是制造悲剧。
回复 举报


3、读懂了还想多了

有时候读诗,会有几种情况。心领神会的,就不必说了;读得云里雾里的,实在也说不好;还有读懂了还想多了的,这可以说道说道。李不嫁的《私塾》就是第三种情况。
想多了的原因,也是有的。第一个原因,是作者用了一套陈旧的词汇。私塾,老先生,之乎者也,文言文,礼义廉耻,牌位,蒙学,戒尺。这似乎是微型版的《零档案》。
第二个原因,是留守。留守儿童,是一个社会问题。促进了读者的社会性思考。
从这两方面,读者开始想多了。有人说想多了是好事啊,这说明诗歌具有想象空间。是啊,没说不好。但评论者想多了就不好了。因为评论者想多了,就失去了精准度,就开始人为拔高。
《私塾》这首诗很简单,就是用前面的十二行叙述了一个旧时代蒙学场景,然后放在新时代,造成了一种错觉,并让人感觉荒诞。诗人要表达的戏谑之处在于最后一行,“他照着自己的身材,塑了一尊孔夫子的泥像”,这个不是叙述,而是诗人的幻象。之前十二行有可能是事实,但最后一句,肯定是假的。正因为是假的,所以也有可能在某种条件下变相成为真的。还有想多了的,还可以继续在想象空间幻想儒家等旧文化在当代的影响等等。但是,这不是这首小诗所承担的使命。也不是诗人想要表达的。
诗人只是在最后一句表达了他嘲笑的态度和浓重的悲哀:学而优则仕——体制就是这么进入的。或许,冒号后面的这一句,也是我想多了的地方。


4、诗歌就是生活
——李不嫁《私塾》浅见
                        
诗人李不嫁《私塾》这首诗歌,只有短短十三行,语言也十分朴实,接近口语,却生动形象地刻画出了 一个旧知识分子的形象。满口的“之乎者也”表现出他的迂腐,用自家的几间旧瓦房做学堂,接收因留守失学的乡村孩子;教学严厉,“一不留神,戒尺就会劈过来”则体现出认真负责的一颗仁爱之心。使旧知识分子的特点,跃然纸上。全诗最后一行“他照着自己的身材,塑了一尊孔夫子的泥像”,画龙点睛,让诗歌完美结局。白描手法,笔墨简练,颇见功力,是一首不错的小诗。同时,也又一次证明了,诗歌就是生活的观点。写诗并不是胡编乱造,故作高深。


5、简评李不嫁《私塾》

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经历过“破四旧”,被打碎的圣人泥像,不能再复原,被踩踏过的“礼义廉耻”,你再怎么平反,再怎么昭雪,那道伤痕和阴影永难抹去。这伤疤,有人不愿再提起,而也有人,总是难以释怀。就像这位私塾先生,捧着被打碎的镜子,心心念念地想着桃花源里的春花秋月,即便良辰美景已如一缕云烟飘散,即便几千年津津乐道的尧舜之治不过黄粱一梦,痴情如杜甫者,还总想着要“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风俗还能再淳得了吗?
这么说似乎是在嘲笑这位老先生的迂腐,然而,孔子在活着的时候不也同样被嘲笑为不切实际吗?固执的人真不少,逆流而上,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屈原、陶渊明、贝多芬、梵高……哪一个不固执?哪一个不迂腐?天上那么多璀璨的明星,个个都身陷囹圄,个个都寂寥。只不过他们都和这尘世保持了适当的距离,既不近得被人间的灯火淹没,也不远得超出人的视线。
固执并不可怕,被人称作迂腐也不可怕,可怕的是在这四面敞开的天地间,燃起的一点篝火不足以抵挡风吹雨淋,更不足以和先进的电灯相抗衡。如今的人们都聚集在通电的城市里,电灯、电话、电器、电脑、电游……什么都是带电的,而靠人的那一点原始的真诚发出的微光,有多少人在意,有多少人能感知到呢?
李不嫁老师已经是当今诗坛上的名人了,然而他却有一颗明察秋毫的心。站在他的位置,扫描这广阔的神州大地,他本可以把目光留恋在灯火辉煌处,有那么多体面的人、体面的事可以歌颂,而他却偏偏在这犄角旮旯里逗留,为一株倔强的老树凝神、惋叹!自古圣贤多寂寥,惟有饮者留其名。饮下这一杯苦酒,这位私塾老先生也算是留名了。


6、情怀与价值
——读李不嫁诗歌《私塾》有感

在我的印象里,私塾是“旧社会”的一个标志性产物,它面向的对象,一般都是富人、名门望族之家,或官宦之家的孩子,仅限于社会某些阶层和群体,他们都是有背景、有地位、有身份的人,带有明显的特权思想和历史渊源的标签和。
读了诗人李不嫁这首《私塾》,心里莫名有一丝苍凉、悲悯和温暖盈怀。
诗中的“最后一家私塾”,在我看来,更像是某种隐喻或反讽的代名词。几间旧瓦房,几个乡下弟子(农村留守失学儿童),无论如何,都和“私塾”两个字挨不上一点边的。
我揣测,诗人之所以慷慨地将其命名为“私塾”,骨子里多少有着对传统文人、文化的一种敬畏和尊重,而且在诗人心中有一定地位和分量的。
记得作家张贤亮曾说过“赞美苦难是一种罪恶”,也有人说“赞美苦难是一种虚妄和扭曲”,因为真正经历过苦难淬炼的人,才知道其中绝望和无助的滋味。诗中“雀鸟从屋檐上飞过,用文言文/叫醒惊蛰与春分”,这些生动优美的文字和画面,表面看似有点对落后乡村的一种人为“美化”,但我更愿意把它理解为诗人一种朴素的浪漫主义理想和情怀的自然流露,是一种精神上的愉悦和美好,与赞美苦难或落后没有某种必然的因果或联系,而是通诗情画意的语言,赋予老先生和乡下孩子一个有尊严的崇敬和赞美。作为一个生在穷乡僻壤的小山村,并有着20多年落后乡村生活经历的我,深知这个画面是真实的,这样的表述也是符合老人和孩子的心理与处境——远离了功名利禄的熏陶和诱惑,活在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和相处的原生态。
当然,这些栩栩如生、恍若身临其境的景象,并不是这首诗的诗眼,而仅仅是一种渲染和铺垫。可贵地是,在如此简朴、落后、原始的生活和环境中,这些乡下的孩子却懂得古代先贤教导的“礼义廉耻”,懂得“毕恭毕敬,向圣人的牌位行礼”,这与当下一些生活在经济高度发达、物质极其富有的大都市孩子,道义迷失、道德沦丧、自私自利,自命不凡的一些秉性和顽劣,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和反差。
一个老先生甘心为一群留守失学儿童教授传统文化,注定是得不到与付出相匹配的物质回报,但却赢得了精神和道义上的一种回报和传承,进而实现了一个人普世价值和悲悯情怀的追求和回归,不能不说是人生的一种释然和慰藉,这是无法用物质和金钱衡量和换取的,因而显得格外弥足珍贵。这是乡下老先生的人生态度和追求,也是诗人和读者所向往和倾慕的一种人生状态与境界。



附原作:

私塾

李不嫁


三年前在平江,最后一家私塾
还在之乎者也。一个老先生
用自家的几间旧瓦房
收了几个乡下弟子
雀鸟从屋檐上飞过,用文言文
叫醒惊蛰与春分
那些孩子,大多因留守失学
似乎也懂得礼义廉耻,上课前
必得向圣人的牌位行礼
毕恭毕敬地,抄书,默写,扯着嗓子
诵读三字经或蒙学
一不留神,先生的戒尺就会劈过来
他照着自己的身材,塑了一尊孔夫子的泥像
分享至 : QQ空间
收藏

网友点评

倒序浏览
陈一默 来自手机 注册会员 2022-1-19 14:12:27
陈一默投第1,第6则评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老家梦泉 来自手机 频道主编 2022-1-19 14:56:31
选1. 6 两篇评论,相对精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既真实又荒诞的悲剧
4、诗歌就是生活
这两篇——在比较中算勉强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李不嫁的《私塾》是自觉不自觉的后现代立场与当下现实观照相互融汇的文本,这6篇评论中虽然有抓住了口语、通俗等特点,但对最根本的亮点却没有确认,尤其没能确认到位,那么就很难算是成功的评论。更重要的是评论中,大多都从根本上理解拧巴了,这是致命的!
诗眼显然是最后一句,揭露老先生借向被现代文明忽略的本已可怜的孩子,借灌输古训实现对自己的崇拜,使这些孩子具有了双重的可怜与可悲。把握不准这点,就没真正领会这首诗,其它特点都是表面的、次要的,而且这个根本点应该说并不难把握。但6篇评论中只有第四篇(4、《诗歌就是生活》)触及到了,可惜只一句“让诗歌完美结局”实在笼统,也没深入到位!全文也没展开;标题这个判断句也是错的。第2、5、6三篇对此不是回避,就是完全理解反啦!
把握根本点,其它相应的就容易些。如:老先生是道貌岸然的,看似迂腐,实则精明自私得可怕!这样的现代“老先生”绝不是假的,大量地存在、传承着。因此不是“假的”或者作者“幻想”出的。老先生根本谈不上“知不可为而为”、“释然和慰藉”、“弥足珍贵”等等,与“诗人和读者所向往和倾慕的一种人生状态与境界”更是南辕北辙!
由此深入,所谓的“悲剧”只是深层要素,整体风格应该是黑色幽默与戏谑;进而可由此辐射到以委婉笔调揭露时代症结等问题。
可见该诗中总体上不难理解,都是基本问题,一般不需要见仁见智。而如首行“最后一家私塾”对蕴含的影响,算是值得商榷的略微复杂一点的问题,自然没有人提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投4和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占东海 来自手机 论坛元老 2022-1-24 16:37:35
祝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