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私塾
文/蜗牛

女先生病了,病得不轻
七八个人,打了120,才把她送进精神病院
打针,吃药,还收了手机
谁让她,写不冒烟的吊脚楼
写一刀下去,“才发出响亮的尖叫”
没病?写诗干什么
写博客,据说还替
另一位有病女先生陈情
这难道不是有病吗?不用把脉
七八个人的证词就够了
先生病了,私塾还在
塑一尊夫子的泥像,子曰诗云
这样的先生多省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私塾

文/语铃

清朝建的祖祠,解放前被改为私塾
为了光宗耀祖,盖得比红砖厝民居气派
斜瓦屋檐嵌入瓦当,花纹像甲骨文
屋角盘踞着青石雕的风狮爷
《三字经》的诵读掷地有声
种子饱满,在孩子们身上悄然发芽
课间,孩子们在天井玩耍
蝙蝠张开黑色翅膀,像幽秘的灵魂出窍
一身长衫的先生自有算盘
不会随意和孩子们谈论生死问题
白色恐怖的烟雾,笼罩大半个中国
先生不能像孔老夫子那样,周游列国
直到他以革命者现身,照亮整个祖祠厅堂


写于2021.12.2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私塾
文/西湖鲤(安徽)

在我家楼下,就有一间“私塾”
只教初三的数学。一个年轻老师
利用自己家的客厅
在晚上开班授课
进进出出的孩子都默默地
驮着一只只硕大的书包
仿佛背负千斤重压
接送孩子的父亲,母亲
在楼下三三俩俩地,或站或蹲
我听见有人轻声打听
有没有更便宜一点的补习班
“孔老师宅心仁厚”
有人应道,这里收费算是很低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私塾
文/身后眼前

记忆中,私塾都
是在书本里面
最深刻的有民国学者鲁迅进学过的三味书屋
那课堂上的戒尺和将头向后凹过去读书的老先生

轮上我自己的学童时期
不叫“私塾”
是在“广阔天地”里面
硕大的“公”字下面有“朕即国家”四字
平素就倒映在水田中,或者游荡在空气里
供我们践踏,破除,仰视与膜拜

2021.12.21.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私塾》
木子九日

提到私塾,他立马成了圣人之徒的模样
移民搬迁来居住的楼房,还原平江
变成了三年前的学堂      
几间旧瓦房
鸟在房顶上,他站在课堂上
用之乎者也,继续点燃孩子们的梦想
那些因留守失学的孩子
对先生毕恭毕敬
格外珍惜这来之不易的读书时光
跟着先生抑、扬、顿、挫,诵读三字经或蒙学
人之初,性本善,在他们骨子里生长
让先生的戒尺,成了水浒的军师——吴用
说到这里他笑,如今孩子们都享受正规的现代化教学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章建平 来自手机 版主 2021-12-22 11:14:48
私塾
文/章建平

再不能在课桌上刻"早″字了
就算你下狠心不再迟到
木头课桌早已消失,新材料坚硬而冰冷
小刀属管制品,不允许随身携带
鲁迅离世快九十年了
他的许多文章也离开了课本
讲起周树人,孩子们更是陌生
但私塾并未消失,只是改了名
那些很穷的有钱人
坐在豪华的金色大厅
听国学大师讲礼义廉耻
据说他们一节课的酬金
有数万元之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把评价和思考留给读者——评李不嫁 《私塾》
作者:气化散人

  该诗用直白通俗的语词粗线条地勾勒出了一幅乡村图景。老先生教私塾,学生是留守儿童,老师很认真地教,学生很认真地学。如今,这算是罕见的历史遗存了。该诗行文看似轻描淡写,没有明显的情感流露,也没有明确的观点立场注入。但作者展示的这幅画面自带刺激思索的功能,给现代人,现实中的人,抛出了一个问题系列,适合见仁见智,适合现代人一直思考下去。
  其一,留守儿童问题。社会确实发展了,但贫富分化,城乡差别也出现了,什么时候出现的,什么时候加剧的,什么时候应该缓解、缩小这种差距?经济的匮乏使大人们在故土找不到尊严,都离家远走了。故土出现了教育真空,没有现代学校,孩子们的教育权被现实击得粉碎。谁来填补空白,老先生没走,也许哪也去不了。一位虔诚的孔学继承者,教私塾,他很卖力,他是认真的。也许他很庆幸有这样的一帮孩子,否则早已没了用武之地。这些孩子让老先生觉得自己还有存在的价值,不知道能不能以此丰衣足食,他应该知道如今乡间私塾的宿命,但还是拥有“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勇气。该诗写于2016年,往前推3年,也就是2013年的事,转眼8年了,最后的私塾目前境况如何,就不得而知了。
  其二、孔学传承问题。孔学的命运该不该是如今的样子,在如今的国民教育体系中,该不该有一席之地?教孩子礼义廉耻,不好吗?“君子和而不同”,“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仁者爱人”,“君子坦荡荡”,没有当代价值吗?在没有孔学一席之地的国民基础教育体制下,成果如何?在教育资源丰厚的地区,在经济发达地区,孩子们学到了什么?素质教育理想吗?没有成为考试机器吗?没有成为工具人吗?长大以后,没有成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吗?
  城乡差别,留守儿童,被现代教育遗忘的留守儿童,孔学在民间的没落,社会发展的代价等等,一个沉重的问题链条,被作者用平淡的语调迁出,直击现实,含而不露,述而不论,作者的情怀和关切需要细细品味。
  社会的发展总要付出代价,但不能总让一个群体付出较多的代价;社会的发展不能虚无历史,有价值的文化的毁灭,是发展的悖论,是制造悲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有时候读诗,会有几种情况。心领神会的,就不必说了;读得云里雾里的,实在也说不好;还有读懂了还想多了的,这可以说道说道。李不嫁的《私塾》就是第三种情况。
想多了的原因,也是有的。第一个原因,是作者用了一套陈旧的词汇。私塾,老先生,之乎者也,文言文,礼义廉耻,牌位,蒙学,戒尺。这似乎是微型版的《零档案》。
第二个原因,是留守。留守儿童,是一个社会问题。促进了读者的社会性思考。
从这两方面,读者开始想多了。有人说想多了是好事啊,这说明诗歌具有想象空间。是啊,没说不好。但评论者想多了就不好了。因为评论者想多了,就失去了精准度,就开始人为拔高。
《私塾》这首诗很简单,就是用前面的十二行叙述了一个旧时代蒙学场景,然后放在新时代,造成了一种错觉,并让人感觉荒诞。诗人要表达的戏谑之处在于最后一行,“他照着自己的身材,塑了一尊孔夫子的泥像”,这个不是叙述,而是诗人的幻象。之前十二行有可能是事实,但最后一句,肯定是假的。正因为是假的,所以也有可能在某种条件下变相成为真的。还有想多了的,还可以继续在想象空间幻想儒家等旧文化在当代的影响等等。但是,这不是这首小诗所承担的使命。也不是诗人想要表达的。
诗人只是在最后一句表达了他嘲笑的态度和浓重的悲哀:学而优则仕——体制就是这么进入的。或许,冒号后面的这一句,也是我想多了的地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诗歌就是生活
                       ——李不嫁《私塾》浅见
                           木子九日

诗人李不嫁《私塾》这首诗歌,只有短短十三行,语言也十分朴实,接近口语,却生动形象地刻画出了 一个旧知识分子的形象。满口的“之乎者也”表现出他的迂腐,用自家的几间旧瓦房做学堂,接收因留守失学的乡村孩子;教学严厉,“一不留神,戒尺就会劈过来”则体现出认真负责的一颗仁爱之心。使旧知识分子的特点,跃然纸上。全诗最后一行“他照着自己的身材,塑了一尊孔夫子的泥像”,画龙点睛,让诗歌完美结局。白描手法,笔墨简练,颇见功力,是一首不错的小诗。同时,也又一次证明了,诗歌就是生活的观点。写诗并不是胡编乱造,故作高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艳阳天籁 来自手机 论坛元老 2021-12-23 18:41:00
私塾 ◎  艳阳天籁  住户都迁走了。巷子里 只剩那个先生,还守着 两间,老房子 闲下来时,养几只小鸡 在春天,教它们认识 院子里的月见草 有时候,那些小东西 会冲着草棵里的蛐蛐儿咯咯叫 这让他想起 一个梳辫子的小男孩 挨戒尺的屁股撅得那么高,还要把 好多年前的大清国 从青砖缝里抠出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