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私塾》
文/宋浏

不知是谁,模仿能力那么强
如面对一座山谷
令先生呼出的之乎者也,回荡耳边
谁,是谁,快点站起来
站起来,先生脸红脖子粗的咆哮起来
敢出风头,敢学我说话
有本事就站起来学
十几个学生都低下头,不敢再出声
这堂课,时间仿佛比以前都长
尤其是先生手握的戒尺
好像冷不防的就发现了目标
等先生的嗓音变得沙哑时
也没有人站起来承认错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私塾

文/河上键盘手

小学在山坳里,老师都是附近村落的
李三荣的中专学历最高,二十来岁
穷乡僻壤,村民识字的不多
他在地头劝家长把孩子放回教室
他在教室要孩子们好好学习离开这里
放学回家的路上他走得很慢,低着头背影萧索
老屋有些年代,庭院幽深,有人透过精雕的窗棂
看他跪在地上被一个老人打骂
那是他八十多岁的老父亲,干净整洁,说一不二
常常戴着老花镜,翻泛黄的线装书
没有下过田,路上遇到人,头也歪到一边
他的大儿子在北京当官,没回来过
李三荣是他的小儿子,第二个老婆生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私塾

文/灯木

这些年
我没有念过几年书
说谎是天生的
写诗是天生的
吃饭是天生的
做梦是天生的
唯独,我学不会抒情
抒情是我最后的书本
我要打开属于我的私塾
陌生的,熟悉的白鸽
你们读不懂落日在哪里
而黄昏仿佛是我最后的私塾
教会我西山已去,东山再起

(这首符合参赛标准,以这首作为最后参赛,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孟萌 来自手机 论坛元老 2021-12-20 11:37:28
私塾

孟萌

这个称谓太老旧,现在我们叫贵族学校
校场路上早已消失了马车
宽大的单行道上只奔跑着金属马
一群人拿着限量的粉笔
计时,计算,也计月盈,都是好先生
穿制服的孩子鱼贯无拘
没有青花笔锋在宣纸上的顶礼
他们的安静时光仅是在聆听新学期的束修
盘算又一年的电子科技,吃鸡的饭卡
我的儿子那么不幸
他贫穷的父亲穿着雨衣
站在十八中的门口,眼含疼痛
在雨中,我们分析失误的数学与语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黑土之子 来自手机 论坛元老 2021-12-20 09:52:02
私塾

黑土之子

机械地描红,抄书,默写
高分贝的诵读声把之乎者也抛出窗外
惊跑了小鸟的叽叽喳喳。眼神
捕捉着先生的表情和戒尺的劈上劈下
“人之初,性本善”唤不醒懵懵懂懂
“苟不教,性乃迁”让父母勒紧腰带
那里欢喜过他,折磨过他
折射出的或是晴朗,或是忧郁
分不清哪些永生难忘,哪些如过眼云烟
都是湿漉漉的经历。如今,一百岁的他
就着三字经细数年轮,伴着固有的礼义
目光时不时的掉落到之前,没有声音
这是爷爷剪不断理还乱的私塾情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私塾
文丨洋辣子菌

现代也有私塾,不过披了一套时尚的外衣
叫培训班。学校的任课老师
用自家的客厅
当做教室
学生还不得不来,用父母的血汗钱
买下本应在校内就能学到的知识点
那些学生,大多聪慧好学
彼此心照不宣,打开书包
拿出课本,像正式上课一样起立问好
然后坐下,听课,做笔记,非常认真地
记下重点和难点
担心思想稍一滑坡,成绩就会直线下降
为了学生的前程,这些老师比孔子还有仁恕之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既真实又荒诞的悲剧
文丨洋辣子菌

卡勒反复强调,“文学作品之所以有了结构和意义,是因为读者以一定的方式阅读它”。而李不嫁老师却给读者阅读这首诗设置了门槛。即读者应当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一定的基础,在此之前,阅读者是难以进入诗境的。比如诗中提到的私塾,之乎者也,瓦房,弟子,三字经,蒙学,戒尺,孔夫子等等无不带有传统文化的特征,如果不能理解这些意象的字面意义,那么其外延便失去了根基,就如同某些诗人大量引用西方文化的元素一样,成为晦涩的原因。
很明显,诗人之所以运用这些与时代脱节的词语是有所指的。那就是从一个侧面折射出了某种社会不公,从而达到干预的效果。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就这样以极其荒诞的方式被诗人呈现出来。不由人不倒吸一口凉气。在科技日新月异,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不能不说是一部悲剧 。
但文本的外延是多维的,如果再深入挖掘一下,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推论,即一个民族如果与时代脱轨,仍然沿用旧的思维方式,那么就不是一个小问题,而是关乎民族命运的大问题,兹不赘言。

康德提出,“我必须预先假定,在被认识的客体出现之前,我已现行具备一套认识规律,也就是说,这些规律是一种先验的存在。”这句话看上去有点神秘主义色彩,但我想它正暗合了李老师写作的初衷,李老师下笔之先就存有这种对民族深切的忧思,于是以留守儿童这一有代表性的受教育方式予以诗化的呈现。

而从接受美学来看,诗人有意设置的阅读壁垒在一定程度上构造了一种熟悉的陌生感,当读者通过探讨理解之后,那一种拨云见日的顿悟造成的对比就会生成强大的内心张力,带来一种震撼的阅读体验。从而激发出强烈的共鸣,令人叹为观止。
综合来看,李老师的这首《私塾》通过隐喻,象征,夸张,反讽,荒诞等艺术手法,深刻揭示了留守儿童的教育不公,结句又以教书者自比孔子的戏剧化手法加深了诗人对民族命运的担忧,全篇具有一种悲剧美,读来令人警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345678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