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同一首诗创评会”第二期征稿启事


同一首诗创评会.jpg

为推介网络诗歌经典作品,推动诗人、评论家从创作和批评两个方面对经典作品进行解读,活跃网站创作、评论气氛,并借此发现、推荐诗歌新人,世界诗歌网、《世界诗歌》杂志社决定共同举办“同一首诗创评会”活动,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原作推介:
由活动主办单位精选2000年以后创作并首先在网络发表的诗歌作品一首,作为“原作”在世界诗歌网国际诗赛频道发布。
欢迎会员和读者向活动主办单位推荐符合“创评会”主旨的网络诗歌经典作品,注明作品首发于网络的出处和时间,在征得作者同意的前提下,发至邮箱:hqchf@sina.com

二、活动要求:
1、参加“创评会”活动的诗歌作者,请创作一首与原作题目相同,行数相同,分段相同,基调相似,意旨出新的诗歌一首(注意不要机械地模仿原作),在原作帖后跟帖发表。
2、参加“创评会”活动的评论作者,请撰写一篇对原作的评论,字数在500至2000字之间,在原作帖后跟帖发表。
3、除终选组评委外,世界诗歌网所有注册会员均可参加。
4、“同一首诗创评会”第一期获得优胜奖的作者可以参加,但不再评奖。

三、活动时间:
“同一首诗创评会”活动将长期不间断进行,每期活动创作、评论征集时间暂定一个月,以后根据活动情况作适当调整。
第二期“创评会”作品征集时间自2021年12月19日起至2022年1月18日止,原作如下:

《私塾》

李不嫁


三年前在平江,最后一家私塾
还在之乎者也。一个老先生
用自家的几间旧瓦房
收了几个乡下弟子
雀鸟从屋檐上飞过,用文言文
叫醒惊蛰与春分
那些孩子,大多因留守失学
似乎也懂得礼义廉耻,上课前
必得向圣人的牌位行礼
毕恭毕敬地,抄书,默写,扯着嗓子
诵读三字经或蒙学
一不留神,先生的戒尺就会劈过来
他照着自己的身材,塑了一尊孔夫子的泥像

(选自中国诗歌流派网论坛2016-2-3 20:44)

应征的诗歌作品、评论作品,要求为原创首发,由作者本人在本帖后跟帖发表。跟帖发表后可以同时发到世界诗歌网诗歌或评论频道。

四、评选办法:
1、对所有跟帖发表的创、评作品,由世界诗歌网编辑委员组成初选组进行初选,初选作品数量根据每期参会作品的数量和质量确定。
2、由主办单位和原作作者组成终选组进行终选,从初选入围作品中评出优胜诗歌作品1-5首,评论作品1-5篇。

五、奖励办法:
1、第二期“创评会”优胜作品,奖励原作作者李不嫁签名诗集《我们的父辈是这样做爱的》一册(澳大利亚先驱出版社出版),并与原作一道在《世界诗歌》杂志发表(评论作品精简后发表)。
2、每期“创评会”优胜作者获得参加年度创评资格(年度创评办法另行公布)。年度创评创作部分设立“同一首诗创评会”年度创作奖1-3名,由《世界诗歌》杂志约稿,在“头条”、“推荐”、“发现”或“星空”栏目发表并支付稿酬。年度创评评论部分设立“同一首诗创评会”年度评论奖1-3名,约请撰写年度创作奖获奖者作品的评论,与作品同期发表并支付稿酬。
3、为年度创作奖、评论奖获得者颁发奖杯和数字获奖证书;为每期优胜奖获得者颁发数字获奖证书。
4、为年度创作奖、评论奖获得者颁发奖品——“异类诗库”第一辑作者签名本一套(张二棍《默》、郭金牛《写诗要注意安全》、李不嫁《我们的父辈是这样做爱的》、薄小凉《我想要你的宠爱》、韩庆成《除了干预我无所事事》。期赛已获得的诗集不重复颁发)。

世界诗歌网
《世界诗歌》杂志社

2021年12月19日
分享至 : QQ空间
收藏

网友点评

倒序浏览
@既真实又荒诞的悲剧
文丨洋辣子菌

卡勒反复强调,“文学作品之所以有了结构和意义,是因为读者以一定的方式阅读它”。而李不嫁老师却给读者阅读这首诗设置了门槛。即读者应当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一定的基础,在此之前,阅读者是难以进入诗境的。比如诗中提到的私塾,之乎者也,瓦房,弟子,三字经,蒙学,戒尺,孔夫子等等无不带有传统文化的特征,如果不能理解这些意象的字面意义,那么其外延便失去了根基,就如同某些诗人大量引用西方文化的元素一样,成为晦涩的原因。
很明显,诗人之所以运用这些与时代脱节的词语是有所指的。那就是从一个侧面折射出了某种社会不公,从而达到干预的效果。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就这样以极其荒诞的方式被诗人呈现出来。不由人不倒吸一口凉气。在科技日新月异,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不能不说是一部悲剧 。
但文本的外延是多维的,如果再深入挖掘一下,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推论,即一个民族如果与时代脱轨,仍然沿用旧的思维方式,那么就不是一个小问题,而是关乎民族命运的大问题,兹不赘言。

康德提出,“我必须预先假定,在被认识的客体出现之前,我已现行具备一套认识规律,也就是说,这些规律是一种先验的存在。”这句话看上去有点神秘主义色彩,但我想它正暗合了李老师写作的初衷,李老师下笔之先就存有这种对民族深切的忧思,于是以留守儿童这一有代表性的受教育方式予以诗化的呈现。

而从接受美学来看,诗人有意设置的阅读壁垒在一定程度上构造了一种熟悉的陌生感,当读者通过探讨理解之后,那一种拨云见日的顿悟造成的对比就会生成强大的内心张力,带来一种震撼的阅读体验。从而激发出强烈的共鸣,令人叹为观止。
综合来看,李老师的这首《私塾》通过隐喻,象征,夸张,反讽,荒诞等艺术手法,深刻揭示了留守儿童的教育不公,结句又以教书者自比孔子的戏剧化手法加深了诗人对民族命运的担忧,全篇具有一种悲剧美,读来令人警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私塾
文丨洋辣子菌

现代也有私塾,不过披了一套时尚的外衣
叫培训班。学校的任课老师
用自家的客厅
当做教室
学生还不得不来,用父母的血汗钱
买下本应在校内就能学到的知识点
那些学生,大多聪慧好学
彼此心照不宣,打开书包
拿出课本,像正式上课一样起立问好
然后坐下,听课,做笔记,非常认真地
记下重点和难点
担心思想稍一滑坡,成绩就会直线下降
为了学生的前程,这些老师比孔子还有仁恕之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黑土之子 来自手机 论坛元老 2021-12-20 09:52:02
私塾

黑土之子

机械地描红,抄书,默写
高分贝的诵读声把之乎者也抛出窗外
惊跑了小鸟的叽叽喳喳。眼神
捕捉着先生的表情和戒尺的劈上劈下
“人之初,性本善”唤不醒懵懵懂懂
“苟不教,性乃迁”让父母勒紧腰带
那里欢喜过他,折磨过他
折射出的或是晴朗,或是忧郁
分不清哪些永生难忘,哪些如过眼云烟
都是湿漉漉的经历。如今,一百岁的他
就着三字经细数年轮,伴着固有的礼义
目光时不时的掉落到之前,没有声音
这是爷爷剪不断理还乱的私塾情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孟萌 来自手机 论坛元老 2021-12-20 11:37:28
私塾

孟萌

这个称谓太老旧,现在我们叫贵族学校
校场路上早已消失了马车
宽大的单行道上只奔跑着金属马
一群人拿着限量的粉笔
计时,计算,也计月盈,都是好先生
穿制服的孩子鱼贯无拘
没有青花笔锋在宣纸上的顶礼
他们的安静时光仅是在聆听新学期的束修
盘算又一年的电子科技,吃鸡的饭卡
我的儿子那么不幸
他贫穷的父亲穿着雨衣
站在十八中的门口,眼含疼痛
在雨中,我们分析失误的数学与语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私塾

文/灯木

这些年
我没有念过几年书
说谎是天生的
写诗是天生的
吃饭是天生的
做梦是天生的
唯独,我学不会抒情
抒情是我最后的书本
我要打开属于我的私塾
陌生的,熟悉的白鸽
你们读不懂落日在哪里
而黄昏仿佛是我最后的私塾
教会我西山已去,东山再起

(这首符合参赛标准,以这首作为最后参赛,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私塾

文/河上键盘手

小学在山坳里,老师都是附近村落的
李三荣的中专学历最高,二十来岁
穷乡僻壤,村民识字的不多
他在地头劝家长把孩子放回教室
他在教室要孩子们好好学习离开这里
放学回家的路上他走得很慢,低着头背影萧索
老屋有些年代,庭院幽深,有人透过精雕的窗棂
看他跪在地上被一个老人打骂
那是他八十多岁的老父亲,干净整洁,说一不二
常常戴着老花镜,翻泛黄的线装书
没有下过田,路上遇到人,头也歪到一边
他的大儿子在北京当官,没回来过
李三荣是他的小儿子,第二个老婆生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私塾》
文/宋浏

不知是谁,模仿能力那么强
如面对一座山谷
令先生呼出的之乎者也,回荡耳边
谁,是谁,快点站起来
站起来,先生脸红脖子粗的咆哮起来
敢出风头,敢学我说话
有本事就站起来学
十几个学生都低下头,不敢再出声
这堂课,时间仿佛比以前都长
尤其是先生手握的戒尺
好像冷不防的就发现了目标
等先生的嗓音变得沙哑时
也没有人站起来承认错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方斌 来自手机 金牌会员 2021-12-20 19:01:00
                   私     塾
               湖南/阳诗芳

读过私塾的父亲,破四旧时
引以为傲的标签,被做成高帽给戴上
他那跪过孔圣人的双膝,跪苍天
跪黄土,跪一个时代的狂热
跪。跪。跪。就是没跪到他的父亲
他的理想,一半在田地里喘息
一半在孩子送给他的书声中沉寂
他不得不对着一条鞭打他的鞭子
痛诉离别之苦。多年后,他回忆说
他站起来时,背已有些驼
他挥毫,感觉笔尖在宣纸上疾走
擦出了一团团火焰。他发誓
他要用火,烧掉自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私塾

沙漠


多年前在洞头,青年诗人余退
用爱心场地,办起公益学堂
像一棵挺拔的树,树荫下
聚拢几十株小苗
一些家长想省下高学费
一些是因为尚存一颗传统心
那些白纸一样的孩子
开始去认识礼义廉耻,餐前感恩
课前拜圣人,大声诵读论语
弟子规,粘合一种崩塌
在整治辅导机构的大风中
亮不出教师资格证
想想,感觉像一个好人的不幸罹难
唯有批评不可辜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