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超然面对时间的河流
——贾传安《游鱼》赏析

李汉超


时间如同流水,一去不复返。对于时间,人们总是有很多的体验与感悟,古今中外的俗语名言真是苍穹繁星,不胜枚举。像我国的“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像柬埔寨的“时间像弹簧,可以缩短也可以拉长”,像岳飞的“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像高尔基的“世界上最快而又最慢,最长而又最短,最平凡而又最珍贵,最容易被人忽视,而又最令人后悔的就是时间”……诸如此类,不一而足,它们都简明扼要地阐述了时间的珍贵以及对待时间的态度。诗人贾传安人到中年,对时间有着自己深切的体悟,并以诗歌的言说方式,表达得诗意盎然,又富有新意。

全诗9行,分为三小节。全诗以“游鱼”为题,围绕游鱼着笔,当然游鱼成了诗的中心意象。游鱼是什么?就是水里游动的鱼。第一小节,描述游鱼身处流水的现实状态。第一句“身体里的河流放浪无形”,突兀而奇崛:游鱼身陷河流之中,吞吐的是流水,当然河流进入了游鱼的身体里;河水肆意奔流,不受任何束缚,也无固定形状,游鱼因此受到冲击也深感无奈。纵然是“浪花生出浪花”,十分浪漫而美丽,但当面对“鱼骨被反复冲洗,如同浪花的白”的时候,游鱼也摆脱不了河流对它的放纵与羁绊。这是一种宿命,生死与共,无可抗拒。

第二小节,表现游鱼身处困境的精神追求。游鱼无法摆脱河流,命中注定要在河流中挣扎一生,那就安守河流,“远离尘嚣”,沉潜其中,“涵泳月光”,让“水里的白云”进入自己的身体。流水晶莹清澈,四周安谧清静,沐浴着温婉的月光,怀抱着轻盈的白云——这哪里是在凡间,分明是在仙界,弥漫着闲适和飘逸的超然之气!应该是:一旦有了高尚的精神追求,身处凡间也胜似仙界!“涵泳”承载着五千年的中华文明,是汉民族独有的思维方式之一,西方人重逻辑和实证,而中国人重感悟与直觉。用月光“涵泳”生命,用白云轻盈身体——这绝对是一种不同凡响的生活:有情趣,有品位,有境界。

第三小节,揭示游鱼精神追求的现实背景。因为“水面的浮叶已经死亡”,浮在时间表面的那些事物,如功名利禄,早已枯萎;因为“很多时间已经死亡”,过往的那些日子流逝而去,如片片枯叶,早已不复存在——剩下的只有时间,只有时间的流水还在不断奔涌而来,所以,过去的就让它过去,死亡的就让它死亡,只有潜在“水里的遨游”无休无止,“没有开始,没有结束”,才是游鱼的最美姿态,才是游鱼的永恒所在。

全诗结构严谨,三个小节紧密相接,环环相扣,互相支撑。象征手法的运用,更使诗意深刻别致。“游鱼”既是诗人眼中的客观之物,又是诗人心中的主观之象,一旦在诗人的笔下游动起来,那景象就非同凡响,而具有象征意义。身处岁月的长河之中,我们每个人不就是一条游鱼吗?有些人在无奈煎熬中萎靡而去,有些人在自我修炼中踏浪前行,流水无情,人各有别,人生因颓废而衰败,也因奋斗而精彩。

著名诗歌评论家朱先树说:“诗是诗人对生命的体验,是对生命认识过程的反刍,诗歌源于生命,也必将归于生命。”贾传安是一位具有生命意识的诗人,他常能从普通事物之中发掘出生命的最新意义;他的诗歌语言朴实而简练,看似平静的叙述里往往隐藏着心灵的风暴。他是一所中学的英语老师,教书为生,闲遐写诗,中国文化给了他肥沃的土壤,外国文学给了他温润的滋养,故而他的很多诗歌既有古老传统的神韵,又有现代主义的色彩。他是一位有着诗歌自觉和创作个性的诗人,对诗歌创作有着自己的理解和追求:“诗写‘形而下’,要有生活的厚度和深度,把生活和情感的独特体验变成超现实的场景,实者虚之;诗写的水平在于它的异质性和语言的平中见奇。”他的追求完美实现的那一天,我们将为诗歌的荣耀击掌欢呼。


附:
游鱼

贾传安



身体里的河流放浪无形
浪花生出浪花
鱼骨被反复冲洗,如同浪花的白

远离尘嚣,涵泳月光
水里的白云进入它的身体

水面的浮叶已经死亡
很多时间已经死亡
水里的遨游
没有开始,没有结束
分享至 : QQ空间
收藏

网友点评

倒序浏览
萦之 版主 2021-11-17 08:36:0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诗写‘形而下’,要有生活的厚度和深度,把生活和情感的独特体验变成超现实的场景,实者虚之;诗写的水平在于它的异质性和语言的平中见奇。”
笔名苍凉,爱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