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定环境中的特定“烙印”
——简评韩东诗二首
冬雁
韩东,是当代汉语文学重要的诗人、作家之一,是“第三代诗歌”的标志性诗人。这是我最近在江苏文学平台看到一篇有关韩东老师的文讯:韩东诗歌创作研讨会在南京举行。在此篇文讯中我还记住了最重要的一句话:“诗到语言为止。”
读韩东老师的诗歌语言是在一种特定的环境之内,因为某种因素而产生的一种思想。譬如《一种黑暗》里的“林子”就是特定的环境,而“黑暗”则是诗人韩东在语言上打的一种特定的“烙印”。在这里我们思考着诗人笔下的“林子”象征着什么?而“黑暗”又隐喻些什么?“我注意到林子里的黑暗∕有差别的黑暗∕广场一样的黑暗在树林中”,诗人先是给人一种意识,就是仅仅是“注意到”,而非涉及、深入以及其他。“林子”里黑暗的起因,以及“广场一样的黑暗”的隐喻,让人不由得揣摩“广场”的代名词。何谓“广场”?即为“中心”。“四个人向四个方向走去造成的黑暗”,这是路线问题;“在树木中间但不是树木内部的黑暗”,这是间隔倾向;“向上升起扩展到整个天空的黑暗”,这是盲目而导致的恶性连带;“不是地下的岩石不分彼此的黑暗”,这是团结的质变;“使千里之外的灯光分散平均∕减弱到最低限度的黑暗”,我们通常对“光”解释为“希望”“温暖”“光明”的象征,有光明普天之下的含义。“经过一万棵树的转折没有消失的黑暗”,诗人的隐喻“一万棵树”可有多种理解,各种事物以及人群,而到这里这些隐喻的铺陈则是另一种思想诞生的媒介。“有一种黑暗在时间中禁止我们入内∕如果你伸出一只手搅动它就是∕巨大的玻璃杯中的黑暗,”诗人想把一些深刻的东西互相引入并结合起来变得更加深刻,这也是他在思想的过程中必然会对现实、理想和社会乃至文本结构所产生的影响和结果——“我注意到林子里的黑暗虽然我不在林中。”其中的含义不言自明,诗人之所以把自己从那个环境“分离”出来,并非是与之无关,而是以“旁观者”的言论去论述一种现象和现状。
“注意到林子的黑暗”,首尾相互呼应,开头和结尾的密切关系的展示足够可以说明诗人的用心和设计,使整首诗读起来浑然一体。在此手法上,排比句的运用效果也不比它弱,譬如《看电影《海豚湾》》,“渔夫们在屠杀海豚∕用一种特制的像矛一样的刀血水染红了海湾∕还有夕阳∕如此壮美∕如此吓人∕人间绮丽的风景总有红色相伴∕如此壮美∕如此吓人。”简短的一首小诗,诗人用了“如此”,加强了语气的同时,又彰显出一种气势,具有极强的节奏感。“渔夫”“屠杀”“海豚”,取出诗中的关键词,我感觉就像空中两个灵魂的碎片在交融,使人产生一种剧烈的疼痛感,撕扯着人的脑袋。犀利的文字支撑着一种无比强烈的思想,在美好的事物背后往往隐藏着一些惊心动魄之事,诗人只是在似乎不经意之间把它描绘出来,但我却能感受到一颗在血腥之中颤抖不已的心。
附:
韩东诗二首
一种黑暗
我注意到林子里的黑暗
有差别的黑暗
广场一样的黑暗在树林中
四个人向四个方向走去造成的黑暗
在树木中间但不是树木内部的黑暗
向上升起扩展到整个天空的黑暗
不是地下的岩石不分彼此的黑暗
使千里之外的灯光分散平均
减弱到最低限度的黑暗
经过一万棵树的转折没有消失的黑暗
有一种黑暗在时间中禁止我们入内
如果你伸出一只手搅动它就是
巨大的玻璃杯中的黑暗
我注意到林子里的黑暗虽然我不在林中
1988
看电影《海豚湾》
渔夫们在屠杀海豚
用一种特制的像矛一样的刀
血水染红了海湾
还有夕阳
如此壮美
如此吓人
人间绮丽的风景总有红色相伴
如此壮美
如此吓人
2010
|
|
大牛,别默默的看了,快登录帮我点评一下吧!:)
登录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