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现代禅诗探索》选刊
(2021年6月号,总第133期之一)

主编:海恋



【诗歌作品】


捕猎
作者:也牛

翠鸟
从天空追下来,叼起一片水声
飞:

波浪断尽处
池塘从此空明

       推荐人:海恋
       推荐语:佛教里关于“无明”的理解就是不知意识心之虚妄,而执虚为实,故而烦恼三千,“不如意十之八九”是为人生。倘若我们真能如翠鸟捕猎一般划破心灵之镜像,则水波断尽处可见空明。然而,读这首诗又让我想到:“言语道断,心行处灭”这几个字。大道即是绝言,一旦心起思量便是离道已远。何为“无明”?既然人生世相皆是由意识心分别出来的“镜像”,那么真实的”无明“亦不存在,又何来“空明”?因而,不如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吧,一只翠鸟追下来,叼起一片水声,遽然而去,一切复归平静,“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仅此而已。


行香
作者: 李雁

一步追着一步
一人追着一人
殿外的车马舟船
不及这一步紧着一步的双脚
海青包裹的身体
在一座小小的殿堂
行过千山万水

       推荐人:海恋
       推荐语:在五祖寺,我和诗作者一起体验了一次“行香”。“行香”是寺中僧人的日常功课,大致是在禅堂中绕佛行走,大家列队而行,一个人盯住另一个人,步伐和身姿一致,缓急相应,步调相和,最后慢慢走出一个协调的仪轨。的确如诗中所写“殿外的车马舟船/不及这一步紧着一步的双脚”,当内心不受外物干扰,只有脚下,只有前方,心就安定下来了,不再无助,不再彷徨。所以所谓静定并非指身体的不动,而是心的安宁,踏踏实实停驻于当下,方寸即是大千。


东山枇杷
作者:何建中

生在佛门
依旧开俗世的花
结又酸又甜的果

未成菩提
亦无僧在树下打坐
但满树的枇杷
依旧灯盏样
把佛光点上天空

       推荐人:海恋
       推荐语:众生皆有如来德相,菩提心地。那么生在佛门或是俗世有何分别?去掉妄想执着,枇杷就是菩提,菩提亦是枇杷。植物不懂分别,所以无论生在哪里,它们都会诚实地开自己的花,结自己的果,照亮天空便是不量功德。这是一首引人深思的小诗,禅理的呈现举重若轻。


夜雨五祖寺
作者:何建中

当天空电光闪烁时
佛说
不与争
它熄灭了自己的灯

它以比东山还高的镇定
纳雷,纳雨
纳沟壑之泉声

闪电只能鞭打天空
风只能追赶云
一夜雷声后
千年五祖寺
安静得只剩鸟鸣

       推荐人:海恋
       推荐语:以不变应万变,以不动释万劫,这不正是佛陀的无量胸襟与智慧吗?“纳雷,纳雨/纳沟壑之泉声”不与争,纳一切于须臾,一夜雷雨后,一切终将化为安静的鸟鸣。此诗语境豁达,语义深远,它也引发了我们对生命真谛的思考。苏轼的《赤壁赋》中有这样一句话:“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其大意是说:从事物易变的一面看来,天地间万事万物时刻在变动,连一眨眼的工夫都不停止;而从事物不变的一面来看,万物同我们来说都是永恒的,又有什么可羡慕的呢?这体现了一种哲学的思辨精神,因缘和合而生万物,看清了生命的本质,还有什么可争的,山雨欲来,还有什么可不镇定的?风雨过后,山水更秀,鸟鸣更幽。佛陀不就是了悟了这一切的觉者吗?


日落西山
作者:向天笑

我们是下午上四祖寺的
在倒插柏前
明鉴大师让我拍西山的落日

必须承认好多年
没有如此认真看过落日了
它不辉煌,也不落寞
在蓝天、白云之下
像一代宗师,那么悠闲地离去

那一刻,真想时光倒流
我们都返老还童
用剩下的半条命
做一个迷途知返的人

       推荐人:海恋
       推荐语:“我”在明鉴大师的引领下,看落日——“它不辉煌,也不落寞/在蓝天、白云之下/像一代宗师,那么悠闲地离去”。“以我观物,物皆著我之色彩。”这是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阐释的“有我之境”,其实,并非落日悠闲,而是诗人在观物的瞬间,内心回归了自我。碌碌半生,我们在追求什么呢?不过是这有闲的一刻,面对一轮落日,清空心地,以赤城相对,做一个迷途知返的人罢了。禅宗讲究顿悟。悟什么呢?我想悟的就是关于存在的实相,只有明了这个,我们才能明确活着的意义并懂得该怎样活着。诗中看似明鉴大师以落日接引“我”开悟,其实是诗人内心那颗明慧的种子在落日浑圆的那一刻被点燃了。真正能够加持自己的人只有自己。


小欣喜
作者:向天笑

正慈大和尚说
每天保持着小欣喜就行了

听到蛙叫蝉鸣
就听到小欣喜

看到蚂蚁爬行
就看到小欣喜

手抚栏杆远眺
就摸着小欣喜

原来小欣喜
就长在自己的身上

    推荐人:海恋
    推荐语:正慈大和尚的确是位智者。是啊,凡俗生活里的修行不就是时时观照体察自己的觉知,从而不生嗔怒,时时欢喜吗?那么,诗人也悟了,色香声味触法,眼耳鼻舌身意,只要保持六根清净则欣喜自生,所以小欣喜是长在自己身上的,看得见,摸得着,如果每天都能在正知正觉中,保持这些小欣喜,不就是活在极乐之境中吗?


佛恩
作者:胡晓光

五祖寺申时茶茶堂
正中间摆放着一根枯木和一枝嫩叶
那么显眼
又悄然无声

我们喝茶
它们也在喝

       推荐人:海恋
       推荐语:世人为什么要礼敬佛陀?正是因为佛恩浩荡。包容万物的心怀,“度一切苦恶”。唯有至善为至上之法。无论是枯木还是嫩叶,此刻,在五祖寺申时茶茶堂,“它们”和“我们”是一个整体,无有分别,都在沐浴着佛恩,在茶汤的浸润里看见本心,看见自己本自具足的光明自性,所以放下着,用心感受,才能未错过。


今晨,看到一株柳拂风
作者:海恋

柳枝摇曳,不
柳没有动,是风在动
不,风也没有动,我的心在动
心在动吗?它在哪儿?
谁看见它在动?
柳是否知道?
风是否知道?
我是否知道?
柳无
风无
我无

       推荐人:碧青
       推荐语:海恋的新作《今晨,看到一株柳拂风》,充满了禅思,呈现了一种内心的体验。
       读这首诗,不由令人想到风动幡动的禅宗故事。这是六祖《坛经》中记载的故事:“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惠能进曰:‘非风动,非幡动,仁者心动。”风确实在动,幡也在动,但因仁者心动,才有了两位僧人的争执。所以,引出风动和幡动争执的,归根结底是仁者的心动了。而静默观照,了了分明,不执着,不争执,才是禅者应该保持的心境。
       这首诗的开头,仅用四个字,就呈现了“柳枝摇曳”的画面,但瞬间,一个“不”字,就否定了“柳枝摇曳”,或者说,心,在瞬间就转了境。心,安静下来,仔细体认着“柳没有动,是风在动”,“不,风也没有动,我的心在动”,这是女诗人一次心灵的体悟过程,或曰一次心灵的自觉修炼过程。当女诗人当下心境转变,柳枝的摇曳不再影响心境的时刻,才能发出这样的一连串的叩问:

心在动吗?它在哪儿?
谁看见它在动?
柳是否知道?
风是否知道?
我是否知道?

       这样的诗句,既是叩问,又是一种心灵的引领。在这样的内心叩问的过程中,女诗人亦明白了:

柳无
风无
我无

       简练的三行,六个字,在表现出深刻的禅理的同时,自然呈现出女诗人心灵在思悟中,正在默默体验着独自向内心求证的诗意境界。

       推荐人:大正
       推荐语:诗人海恋,用新的探索,用自己的语言,重新证悟了“不是风动,不是幡动,是仁者心动”的“坛经”故事。人和宇宙万物的关系,不过是稍纵即逝的关系,心念一起,宇宙即在而已。


黄鹤楼寻迹
作者:海恋

我来寻一只鹤
听说它已遁迹千年
乘鹤而去的人,未归
晴川万里,游人如蚁
沿旋梯而上,会抵达云中吗?

我仿佛听到千年前
一声鹤鸣,在这空空的楼阁里
空空的,回荡

       推荐人:碧青
       推荐语:《黄鹤楼寻迹》这首诗,呈现着女诗人一种心灵顿悟的诗美境界。
       在黄鹤楼遁迹千年的不仅是一只鹤,还有乘鹤而去的人。所以,女诗人登临黄鹤楼,在寻找那一只已遁迹千年的黄鹤的时候,却发现:

乘鹤而去的人,未归
晴川万里,游人如蚁

       此刻,女诗人的心灵容纳万里晴川,亦感到游人如蚁。诗中的游人,暗喻人在大自然万里晴川里的渺小,暗喻着人在万古时空里的渺小。
       读到此,读者自然会想到那首贯通千古的诗: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

       千年后,黄鹤楼还在,女诗人在登黄鹤楼的时刻,眼前,犹如依然是唐代诗人崔颢在诗中呈现的景象。她在心中,不禁开始了这样的追问:

沿旋梯而上,会抵达云中吗?

       那是千载空悠悠的云,又是此时此刻就在现世的人们头顶之上的云。
       岁月,总是在时刻无常地变化着。云,亦总是时刻都在无常地变化着。所以,女诗人在内心的追问中,已经暗暗给出了自己的答案。仿佛一切都在,又仿佛一切都不在。云在,而云,终究不是最终抵达或回归的地方。更何况,“沿旋梯而上”,根本无法抵达云中。
       所以,此时此刻,女诗人的心灵在静默地观照中,仿佛听到千年前的一声鹤鸣,“在这空空的楼阁里/空空的,回荡”……
       过去的岁月里出现或发生的一切,终究过去了。鹤所出现褐消失的地方,依然是“空空的楼阁”。所以,“我”在此寻一只已遁迹千年的鹤,还有乘鹤而去的人,自然是寻而不得。
       但寻而不得,最终又是一种“寻得”。这种得,就是此时此刻,女诗人最终的得到,就是看到了黄鹤楼如实的存在;最终的得到,就是女诗人不再执着寻找那些在世间已经隐遁的事物;最终的得到,就是当下这种最真实的心灵体悟:

我仿佛听到千年前
一声鹤鸣,在这空空的楼阁里
空空的,回荡

       空空的楼阁,空空的回响,呈现的正是女诗人心灵的一种诗意悟境。


一阵风从我面前吹过
作者:古石

一阵风从我面前吹过
一匹马从我面前驰过
一列火车从我面前驶过
一只蚂蚁从我面前爬过
天空高远  大地辽阔
我看见自己从我面前走过
像一阵风一样
像一匹马一样
像一列火车一样
像一只蚂蚁一样
天空和大地静静颤动

       推荐人:海恋
       推荐语:这应该是古石先生的代表作之一了,他的很多诗都体现着“物我交融,互为观照”的境界。前四行诗人写了以己观物的状态:一阵风、一匹马、一列火车、一只蚂蚁,吹过、驰过、驶过、爬过,以平和随喜之心面对万物,则天空高远,大地辽阔,万物自有其态。“我看见自己从我面前走过”如果说,前面几行所写是用眼睛在看,那么后面的所见则过度到以己观己,以心观心的情态,何尝不是?在真实的生命状态下,我们何尝不是一阵风、一匹马、一列火车、一只蚂蚁……最最变化无常、流转不定的就是一颗心啊,如果说以己观物,我们还能平静,那么当你观照到自己的内心的时候,便无法再泰然处之、波澜不惊了。佛教倡导时时观照、处处观照,就是要我们观照自己的内心,看清心的起落浮沉,“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不被妄想迷执所困,活出真我的样子。
       这首诗构思巧妙,(也或许没有刻意构思)理趣深刻,能将禅理禅机化托于字里行间,不着痕迹,应是一首现代禅诗佳作。


山中晚景
作者:印清

喜鹊搭建阶梯
孤雁的翅膀托起
古刹栈道,通向彼岸

悬崖的顽石雅音打磨
鸟儿耕耘无上福田
暖阳缝补七零八落的碎片

苦海里斜阳西沉
经历洗涤后的尘埃
悄悄地被风带回灵山

万物在某个瞬间
顿空,圆融

       推荐人:海恋
       推荐语:印清师父居深山,一年中山中大多数时日天气阴寒,从这首《山中晚景》我们仍能读到夏初季节山中的清冷。喜鹊、孤雁、古刹栈道、悬崖顽石、西沉的斜阳为我们勾勒了一幅傍晚山中的图景,这幅晚景可能有写实,更可能是诗人的心中之境,事实上,只要付诸文字的情景就已经不可能是完全写实的了,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尽管生活中的景物是引发诗境的基础,但现实之景也是心灵之境的映照,这幅山中晚景整体是圆融、唯美的,但又透着点点沧桑,正如诗人的苦修之路,雅音打磨,勤耕不辍,只为如一粒尘埃般,历经尘世的洗涤,最终回归心灵的彼岸。


初荷
作者:奥冬

她的清香照亮晴空
山水,给池塘印上细节
叶莲着叶哦吼一只花探头

       推荐人:快禅如风
       推荐语:想到杨万里,紧接着又想到毕竟已过八百多年,荷塘意象全然翻新。清香句,细节句,货真价实的现代诗技法。尤其是哦吼句,真让我羡慕。叶连着叶,是散文;叶莲着叶,是诗。一声哦吼,禅境诗境全出。

       推荐人:海恋
       推荐语:写荷的诗很多,但做到不落俗甚难。奥冬这首《初荷》虽然只有三行,却因“直心相见”而有所突破。“她的清香照亮晴空”,这是通感的写法。通感又叫“移觉”,是一种修辞格,可以使描写更加新奇,生动,赋有感染力。但脱离写作手法的层面,通感的发生其实来自于人的觉知系统。当人专注地感受一种事物的时候,身体的五感六觉会发生交错、挪移和转换,即“错觉”。如芬芳可以听到、可以看到,甚至可以触摸到,这是人的直觉在静定的状态下发生的奇迹。诗人在专心观荷的瞬间,感受到了清芳的明亮,由嗅觉转移至视觉,而这道光亮更是从心中发出的,只有心灵的通透可以促使觉知的敏锐。“出水,给池塘印上细节”,这一句更值得品味。荷花之于池塘,正如飞燕之于天空,没有荷之美,池塘便是空洞的,缺少了生命的细节。我们常用“出水芙蓉”来比喻天然的明丽与美好。荷之美不仅在于花之色泽、姿态,更在于它天然的高贵、纯洁,足以提高人的心灵境界,这也是荷得以惊艳世人的理由之一。最后一句,巧用了一个语气词“哦吼”,初读感觉有些突兀,细读,却又让人眼前一亮,多么直接,诗人在喜见初荷时发出的一声轻叹——大片的莲叶之间,一点娇红初绽,“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那一刻,谁能不惊叹生命如此妖娆的奇迹。
       注:“叶莲着叶”并非误写,诗人在以前的诗里便有过此用,以“莲”与“连”的谐音达成词性的活用,其目的除完成整体的句式外,还力求以这种陌生化的用法促成一种视觉效应,令人眼前浮现“莲叶何田田”的景象。当然这应该也是直觉的一种外化。


青梅煮雨
作者:老宋

伐薪回来
煮雨自茶

青梅本是树上的果
如果一定要有喻意
请原谅
我本沙弥

还要煮一碗粥
喂饱青灯黄卷

       推荐人:奥冬
       推荐语:青灯黄卷,煮茶煮粥。青梅在生长中成熟,沙弥在生活中开悟。


车上偶感
作者:蜗牛

我的心突然躁动不安
是饥饿,是恐惧,是蓝天白云
是一片茫茫大地


好像就要一起飞出这身体
是要开出一朵朵莲花么

       推荐人:大正
       推荐语:所谓偶感,就是顿悟。只有莲花(佛禅之花),才能平息尘世突然躁动不安的心。


小欢喜
作者:快禅如风

金色大草菇
独坐于十八岭
一只蓝蝶
在它的圆相上扇翅
好像嫦娥在月宫舞袖

这个芥子般的欢喜
我该和谁分享
一个佛,还是一个
毕达哥拉斯?

       推荐人:海恋
       推荐语:“这个芥子般的欢喜/我该和谁分享/一个佛,还是一个/毕达哥拉斯?”这句诗很值得玩味。在佛教看来,大与小是无法客观丈量的。而哲学家、数学家毕达哥拉斯却提出了“万物皆数”的理论,认为“数”才是万物的本质。佛经上有“须弥藏芥子,芥子纳须弥”经论禅语,芥子是芥菜籽,代指极为微小的事物;须弥是须弥山,传说是古印度神话中的圣山,位于世界的中心,高大至极,代指宏大的客体。这句禅语大意是说大中有小,小中有大,大与小在打通了时间与空间的界限,打破了事与理的分别之后,便可圆融互纳,实为一体。那么,我们又该怎样去理解这个“小欢喜”?看一只蓝蝶在金色的大草菇上翩翩起舞和欣赏月宫嫦娥舒广袖有何区别呢?这片刻的喜悦是大还是小?我们能够以客观的尺度去度量吗?所以,我想诗人想说的是:欢喜无大小,此时此刻,它即是一切,一切也是它。


云游
作者:海恋



龙华寺檐角的云莫名走失
风三缄其口
这其中的奥秘
每一朵云都想探究
于是,它们飘来
又飘走。总有一朵云
在檐角短暂停留
殿宇默默,像在回应
行者的沉思



流云从天蓝色的瓦顶飘过
天空蓝得像瓦顶
云并不在意
飘过天空还是瓦顶
它白得像自己的心思

一路向前,直到
和风走散



你若远行,我
不会相挽
浮萍一朵,无芯
徒留蜂蝶的怅惘
一场夏雨解开千丝万缕的缘
季节风洗凉生命的谶语
莫彷徨。春天还会路过
我驻足,看你
把行旅的沧桑铺展成
美丽的青莲

       推荐人:奥冬
       推荐语:“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一生很短,“眼睛一闭没睁就过去了”。一生很长,每一刻每一分每一秒都值得珍惜,值得全心全意的投入。活在当下,惜缘,而不执著。

【也牛读诗】


向天笑诗歌一组

◆小欣喜

正慈大和尚说
每天保持着小欣喜就行了

听到蛙叫蝉鸣
就听到小欣喜
看到蚂蚁爬行
就看到小欣喜
手抚栏杆远眺
就摸着小欣喜

原来小欣喜
就长在自己的身上

       也牛赏读:为了扫除学人向外寻求的意念,禅宗将修行与生活一体化,反对外向修道,而主张内修。“原来小欣喜/就长在自己的身上”自己心里,就是如此:它是一种发现,一种悟入。要快乐生活,无非饥餐困眠、随缘任运,率性适意,“每天保持着小欣喜就行了”。诗人的身与心保持一致,日用间每一细节都成了人性纯真的表达,当赞许啊。

◆空坛子

慈光精舍里
看似随意摆放了一些空坛子
大大小小,高矮不一
其实正慈大和尚
是别有用心的

这些空坛子
平时装风装雨
也装阳光

他说火要空心
其实人也要空心
除了忠心、诚心之外

有的人来时装满心事
走时,心空如坛
不装风雨,只装阳光

       也牛赏读:诗意的禅,首要在空静。它使审美创造的心境得到了更好的呈现,同时也使诗歌具备了更为空灵的神韵。“空”并非空无所有,而是空性,存在于现象中,“慈光精舍里/看似随意摆放了一些空坛子/大大小小,高矮不一”。《金刚经》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又说:“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 只有心灵呈现出虚空澄明的状态,方能在诗歌创作中,涵容无限丰富的境界与意象,从而形成生动、活跃的审美。“走时,心空如坛/不装风雨,只装阳光”,这是诗人的妙用,诗人心中欢喜,自然一脸灿烂,自然自在。

◆雨露

在慈光精舍
碰到一场雷阵雨
一边阳光一边下雨
有晴无晴,看你怎么看

只是雨后的地面上
倒立一座精舍
还有慈光反射上来

旁边老树的叶片上
还悬挂一滴雨露
迟迟不肯滴落

哪是雨露呀
分明是一只纯净的眼睛

       也牛赏读:“哪是雨露呀/分明是一只纯净的眼睛”,要凸显一首诗的韵味和意境,往往诗人们要用远取比的修辞手法来达到效果,增加语言的张力。该诗作者写“在慈光精舍/碰到一场雷阵雨”,雨中“还有慈光反射上来”,分明心中喜乐,慈光熠熠;有拔苦之意,方显悲起。一切唯心现量,皆因慈悲于心。

◆停电的五祖寺

雷雨大作时
突然停电了
五祖寺陷入一片黑暗

像时光倒流
回到五祖寺还是东山寺的时候
那时我不知在哪里
只知道弘忍在这里

我独坐在黑暗里
似乎看见他在窗外
像一道闪电,一闪而过
那一刻,我的眼前一片光亮

       也牛赏读:有一个故事:僧问一个盲人:你见到什么?盲人讲:我“见”到前面一片漆黑。一片漆黑那还是在见啊!是不是?只是没有相而已。眼根坏掉,不影响到我们的心性的。眼睛睁开是见,闭上还是见,见到一片漆黑嘛。就是说,见性无关于尘,无关于根,六根、六尘、六识完全都是心在作用。万法唯心现量,所有的法都是你自已在起心动念,境界本不存在,心外无境。“我独坐在黑暗里/似乎看见他在窗外/像一道闪电,一闪而过/那一刻,我的眼前一片光亮”。诗人在五祖寺停电的瞬间,破除“三际”,当下提起,见到见性,即是“顿悟”!

◆独坐五祖寺

一棵棵水杉高入云天
好多鸟无事生飞,没有半点响动
那静悄悄的飞翔
不留任何痕迹,让我神往

肉眼看不见菩提树
但能看到阳光里飞舞的尘土
堆积在一个人的心里
会慢慢高过莲花峰

独坐五祖寺
也不渴望东山再起
只望上苍伸出大能的手
拂拭我心灵的尘埃

       也牛赏读:“肉眼看不见菩提树/但能看到阳光里飞舞的尘土/堆积在一个人的心里/会慢慢高过莲花峰”。这些尘土与尘世之烦恼,障蔽了我们那颗晶莹剔透的心,如果我们不“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我们的“如来藏性”就不会现前,就不能于六根门头放光动地,我们就活在愚痴里。“独坐五祖寺/也不渴望东山再起/只望上苍伸出大能的手/拂拭我心灵的尘埃”,这是诗人的愿望,也是每一个学人的愿望。在这里,诗人最大的收获是觉察到了“烦恼”本身,也觉知到了“破迷开悟”的方法,这本身是一种“解悟”。如果能依此修行,自性自修,不假外援,定能“明心见性”写出更多更好的现代禅诗来。

◆东山阁

许多人都不知道
五祖寺原来叫东山寺
站在东山上
都不知道是东山
谈何再起

水往低处流
人往高处走
那么多人爬上阁来
就是为了东山再起吗

许多人烧高香
顾不上看看山下的远处
光芒闪烁,像巨大的杯盏

我坐在东山阁上
低头看一只只蝴蝶飞舞
一会儿漫山遍野,飞满心空

       也牛赏读:法眼文益禅师玄机一发,杂务全都舍下,振锡南下抵达福州长庆法会,虽然攀援之心尚未泯绝而海众广为推举。不久便与道侣结伴打算前往湖外,已经出发,适逢天降大雨,溪流暴涨,暂住城西地藏院。以此机缘参学罗汉桂琛禅师,琛禅师问:“上座要到那里去?”文益禅师曰:“逦迤行脚去。”琛禅师曰:“行脚干什么?”文益禅师曰:“不知。”琛禅师曰:“不知最亲切。”文益禅师豁然开悟。
       这个公案很有意思,"不知最亲切"和"行脚是什么意思?"连起来看,可以使我们有两个思考,一就是六祖慧能回答惠明"还有密意否?"的问题,他说:'密在汝边。"自性的密意不是行脚可以得到的,而是在自己的心田。它没有什么秘密,也不在遥远的地方
       二就是四祖道信说的:"大道虚旷,绝思绝虑。"心地的光明不在知见上,不在是非观念,惟有超越了知见才能回归到与自己最亲密切近的自性光明呀!
       "不知最亲切"强烈的表达了禅的超越与实践精神,对于想得到真实智慧的人,世间的"知"反而令人走向远离之路。
       一个十方行脚求悟的禅者,想要追求佛的知见,却突然听见"不知最亲切"这五个字,真有如万里睛空中忽然听见天边轰然的响雷一样,智慧之门突然顿开,自性光明骤然涌现。“许多人都不知道/五祖寺原来叫东山寺/站在东山上/都不知道是东山”“五祖寺”“东山”等等,都是假名。
       “我坐在东山阁上/低头看一只只蝴蝶飞舞/一会儿漫山遍野,飞满心空”,显然诗人心中有悟,又不便强说,以此诗境,只是呈现。禅心、诗意机巧合一,境界自然不同了。

◆五祖寺禅茶

坐在东山阁下面的茶室
头顶一池清水
看禅师把树叶泡成一壶好茶
一盏又一盏
连续七盏

深吸深呼,深呼深吸
仿佛茶叶可以在小腹里复活一样
吞吐出青枝绿叶来

头顶在流水
身上在流汗
口里留有味

       也牛赏读:“头顶在流水/身上在流汗/口里留有味”。这是禅茶一味无分别,身心合一的坦然。人间有味是清欢,“一盏又一盏/连续七盏”慢慢入静。“深吸深呼,深呼深吸/仿佛茶叶可以在小腹里复活一样/吞吐出青枝绿叶来”我与茶香共此时,陶然自忘机。
       简析、品赏,都是知见。禅,本不可说,一说便死于句下。勉强说之,不过是头上安头,不足之处,还望方家批评!


印清诗歌一组

◆回家

寻根,回家
尘楚灵山申时茶
莫错过……千年禅魂

嗅觉,聆听
弘忍禅师讲般若
顷刻甘露法雨遍洒

是日夜
禅堂,片刻
心香仿佛回到隋唐

       也牛赏读:远离迷妄生活,一念发心,修行佛道,彻求心证。 碧岩录第一则中五祖先师尝说:“只这廓然无圣,若人透得,归家稳坐,一等是打葛藤,不妨与他打破漆桶。”这说的是禅家要证得桶底脱落时,葛藤断尽处的生命实相。但俗人在尘世间流浪太久,要回到此际、此处谈何容易?印清法师是出离之人,深悟其中之奥旨。“嗅觉,聆听/弘忍禅师讲般若/顷刻甘露法雨遍洒”以一根透六根,根根归性,时空顿失,本地圆融,风光尽显!

◆莫错过

辛丑,那年
同人几多回家
申时茶七杯
浮躁的血液里流淌

莫错过
弘忍祖师讲般若
禅茶呓语,心领神会
此刻,睡莲也探出头来

       也牛赏读:“此刻,睡莲也探出头来”,有什么好奇的吗?读罢全诗,原来,诗人要表达的是一种豁然,一种顿悟:“申时茶七杯/浮躁的血液里流淌”,诗人从“辛丑,那年/同人几多回家”这件事起笔,写禅茶时的“心领神会”“莫错过”。是啊,人生如过客,错过就是一生。回归当下,当下即是永恒。

◆东楚问禅

深夜,雷公电母
至东方山而来
净琉璃世界慈光
缭绕,聆听甚深法雨

那日,申时茶
莫错过,醍醐灌顶
捞起一钵禅意
悄悄塞入你的行襄

杖击,夜半三更
那是祖师心声
你在他乡
何日?何时?摇橹归来

       也牛赏读:醍醐灌顶:醍醐由牛乳精制而成,最益人体。醍醐灌顶,即将牛奶中精炼出来的乳酪浇到头上。佛家以此比喻灌输智慧,使人得到启发,彻底醒悟。“那日,申时茶/莫错过,”诗人从一句“莫错过”猛然提起,聆听东方山“甚深法雨”,问禅:禅归何处?“……夜半三更/那是祖师心声/你在他乡/何日?何时?摇橹归来”,哦,原来禅在自己心里。归来即是禅心,禅心即自性,即佛。

*印清法师:山西宁武普应寺住持,高僧大德。他的现代禅诗别具一格,处处闪耀原初的生命风光。赏读三首,醍醐灌顶,得到不少启发,顶礼法师。


【现代禅诗精品赏读】


浅读南北的《木笛》

文/碧青


木笛
作者:南北

它发过风的声音
它发过水的声音
它发过泥土中根的声音

吱吱呀呀
从一段年轮中独立而出后
它如今在发出我的声音 

      《木笛》这一诗,在南北独创的六行体诗中,当属精品。
       木笛,在诗中无疑是一种喻体,暗喻着自性,或曰本心。整首诗呈现的,便是诗人发现和体悟的诗境。
       诗的第一段,是诗人心灵观照下呈现的诗美境界:木笛与身外的事物存在于同一世界,相遇又相融。而它在与自身之外的事物相遇时,又是随顺众生般的存在,对于任何事物,都犹如虚空般无碍。它不被自身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改变,亦不改变自身之外的事物。
       木笛,对任何事物都不起分别执着。假如,木笛执着于风的声音,就不会再发出水和泥土中根的声音。所以,诗人发现了,“它发过风的声音”,“它发过水的声音”,“它发过泥土中根的声音”。
       诗里,泥土中的根,亦可以看成是世间万物特有的根性。
       正是木笛对任何事物都不起分别想,不起分别识,不起分别心,所以,木笛与风、水、泥土中的根等同存的事物,才可以平等通融,才可以发出与它们不二的声音。但木笛,依然只是一只木笛,它与风、水、泥土中的根等在世间同存的事物,不离又不住。
       诗的第二段,呈现的是一种生命的体悟。
       “吱吱呀呀/从一段年轮中独立而出后/它如今在发出我的声音”。很显然,“吱吱呀呀”,是木笛“从一段年轮中独立而出后”,发出的我的声音。不在年轮中的木笛,自然已经超越或远离了年轮的局限。
       这里,可以从两方面去理解。一方面,是木笛始终坚守自己,“从一段年轮中独立而出后”,面对“我”,依然不起分别想,依然不起分别识,依然恒顺众生般随顺于“我”,如今与我同在,在发出“我”的声音。另外一方面,就是诗人的心灵如木笛。或者说,诗人的心灵与木笛已经合一,无二。
       诗人古石,对这首诗曾有过这样精彩的赏读:
       “禅思诗学主张用寂照圆融的全方位心性方式来观道体物。此诗正是以一种禅化的观照方式对‘木笛’做非理性、非逻辑、非思量的直觉体验,进入万物一如、物我一如的圆融境界,聆听木笛发出的不同笛音,达到了个体生命和宇宙自然的深度契合,呈现了生命循环不止的宇宙本相。南北这支‘木笛’,笛音宁静悠远,禅意绵绵,是一支天人合一、物我交融、自足自由的‘禅笛’。”



在画境里实现刹那的永恒
——读《入画》并兼谈诗歌的造境艺术

文/海恋



入画
作者:胭脂茉莉

风拍打着木头房子
湖水波光闪烁,但看不见底
湖边有石头有刚好漫过脚跟的青草
她长裙赤脚
蹲在水边 清洗天上的云
一只红狐的呼吸掠过青草——
像早有预谋的
我替她停止了衰老

       以诗作画,这是诗人的特权。从某种意义上说,诗人也是画家,是音乐家,是构建建筑之美的艺术家,且这几者的创造力又相互浸润、支撑,互为影响,最终合成语言的审美艺术。胭脂茉莉的诗都很美,她很注重语言的审美构建,或者说擅长诗歌的造境艺术,而诗的造境艺术关乎诗人对于语言铺排、拿捏的技巧,以及节奏的把握和分行形式等的整体掌控能力。
       所谓造境即营造意境。每一首诗都有自己独特的意境,它是诗人选用的多个意象相互勾连、观照、应和而成的一个表意的情境。而审美的过程就是由这种营造好的意境与读者阅读时的想象再创造结合起来形成无数个大同小异的心境场域,完成诗歌的审美。
       我觉得这首《入画》营造了一个很好的画境,同时又间接地向我们呈现了诗歌造境的过程。下面看看诗人是如何引领我们一步步入画的:“风拍打着木头房子/湖水波光闪烁,但看不见底/湖边有石头 有刚好漫过脚跟的青草”起首三行是环境的描写。“被风拍打的木头房子”、“波光闪烁,深不见底的湖水”、“湖边的石头和刚好漫过脚跟的青草”,这些意象的选取,勾勒了一个清寂宜人又带有几分神秘的郊野的场景,为后面“她”的出现做好了铺垫。值得注意的是,这三行诗所描绘的画面是由远及近的,如果是摄影或视频录制的角度,它应该是一个长镜头,从远处的木屋逐渐拉近到湖水,再到湖边的青草地。这说明诗人在心里开始“作画”的时候已经选好了角度和顺序。这既是我们常说的写作顺序、视角,也是灵感(直觉)在心中的一种投射。当然,诗人捕捉到它,还要通过理性的逻辑进行多次的加工处理,才能呈象。“她长裙赤脚/蹲在水边 清洗天上的云”,接下来,由景物到人物,画面有所定位,并开始“意”的流转。对于“她”的美,诗人并未过多着墨,但却烘托点染,恰到好处。“长裙赤脚”、“清洗天上云”,一个女子的婉约旖旎、天然率真跃然纸上,而后面“红狐”的出现又给这幅唯美的画面再填几分生气和神秘感,可谓画龙点睛。中国画最讲究气韵、格调和留白,这首诗正像是一幅流动的水墨丹青,气韵流畅、质感鲜明,意在象外。那个如精灵一般的女子是人还是仙?不必言明,此处已足够使读者展开万千联想……
       诗人用语言涂绘了一幅画,构建了一个世外之地,将人和自然放在同一个时空之内去渲染和类比,于是,一切都发于自然又融于自然,再没有人与物之分,那一刻便可以永久定格。
       造境是需要技巧的,此诗明快的节奏和色彩搭配舒朗明丽的构图效应应该都有有意设计的成分。但我们仍不能忽略一点:诗是心灵世界的写照,这样一幅图景就是诗人的理想化境界,心中有美才能写出美,心中有爱才能看到超凡脱俗的世界,因而这首诗又透着点点禅意。一切外相皆是内心幻化,如果我们能够停驻当下,在美好的一念之中找到心灵的安宁与喜悦,那么便可超然于物外,刹那即永恒。这也是我们写诗、读诗的意义之所在。


做一个繁华街市上托钵的人
——读碧青《托钵的女子》

文/海恋



托钵的女子
作者:碧青

今生或来世
你若在繁华的街市
偶遇一位身穿青衣的女子
头戴着花冠
手托一个紫铜钵
千万不要随意施舍几枚金币
一些谷物或果品
她只想托举
一钵清水 一钵阳光 或一钵明月
一钵美 一钵爱 或一钵欢愉的智慧

       这是诗人碧青早年的作品,也应是她的一首代表作。读这首诗会让人想到一幅很著名的油画——《陶》,画面为一个半裸体的少女环抱一只原色陶瓶,少女的青春气息与陶器的原始色泽相映生辉,形成一种独特的构图效应和艺术美感。这幅油画是著名油画家谢楚余先生的名作,据说是以中外三个模特为原型,力图打造一种中西合璧的美以打动世人。联系及此,只想说诗与画在创作初衷和方法路径上有异曲同工之处——它们都在试图建立一种形象,这种形象是可观、可触、可感的,但推及欣赏的角度,便又不只是表面之象,而是形象背后的气度、神韵和内涵。而这些内在的表达映射的是创作者的审美和精神趋向,或者这根本就是作者的自我异化的形象,是诗人和画家的另一种形式的“我”。
       这首《托钵的女子》让我们看到了另一种美,超越了形体之外的精神高蹈之美。这是怎样一个女子啊——身穿青衣,头戴花冠,手托紫铜钵,外表的与众不同还不足以令其超凡脱俗,“她只想托举/一钵清水 一钵阳光 或一钵明月/一钵美 一钵爱 或一钵欢愉的智慧”读到这里,又不禁令人想起另一首禅诗:“浅草寺外的/樱花树下/站着一位化缘的僧人/他头戴遮面的斗笠/双手举着钵/一动不动/感觉入定了一样/我走近他/往钵里投钱/只见里面有美元,日元,人民币/还有一些花瓣”《日本浅草寺偶见》(书香)
       两首诗有异曲同工之妙,只不过表达的方式不尽相同。你若觉得僧侣化缘的目的仅是为了求取物质的布施,那就大错了,所谓"化缘”即所化为缘,与食物的缘,与施主的缘,与佛性慧根的缘,与自然万法的缘……化缘的过程,化度结缘的是周遭的人、事、物,历练的却是僧人的心性。放下自尊轻慢,放下分别我执,所遇皆是缘,皆是美、皆是爱、皆是菩提般若。所以,这种托钵化度的方式并非只是求取,也是一种精神的布施,因而“千万不要随意施舍”,要带着恭敬和虔诚,对于精神世界丰厚的个体,他们需要的只是美与爱,只是一钵欢愉的智慧。
       我想,诗人就是那个繁华街市上托钵的人,对于精神食粮的需求已经大于了物质,他们愿意以精神食粮的补给完成对生命的锻造,而他们留给世界的也只是一钵清水,一钵阳光和一钵明月。
       如果可以,我也希望成为繁华街市上一个托钵的女子。


【主编手记】

       又进入一年中最火热的季节。六月,万物开始在躁动完成疯长,此时,人的内心也是燥热而焦渴的,幸而,我们还有诗意可以短暂纳凉。只有在精神世界,人才能找到随时可以安居的去处,所以我们依然写着,并在自我构建的理想国里回归季节的清凉。
       本期《现代禅诗探索》收录的新作并不多,许是现代禅诗研究会同人在经过上个月的论坛研讨后,对现代诗和现代禅诗又有新的思考,短期停歇也不失为另一种形式的前行。对论坛其他禅诗作者的投稿我们的阅读推荐也更加慎重了。写作和发表都应树立良好的心态。随心而写,随缘阅读才是禅诗写作者应有的状态,因而我想作品依然丰沛的一些诗作者也并不会介意这些。
       值得一提的是,本期除了继续收录了一些“黄石笔会”期间的应时作品外,还有几首较为经典,已经被论坛推荐过的禅诗作品又被“翻出来”重新赏读并被收录为“现代禅诗精品”,这说明好的作品是值得反复阅读的,每次重读我们都能从作品中读出不同的思考并能从中沉淀、总结出一些关于现代诗和现代禅诗写作的理念和方法,这是一件有意义的事。不能一味向前,偶尔回回头,看看走过的路,写过的字,每一首诗的完成都有其特殊的心路历程。尽管诗歌是创新的艺术,但我们不能不承认每一首诗在诞生当下都可能是永远的奇迹。我们总是希望找到那首更好的,却不知可能已经拥有。(海恋)
分享至 : QQ空间
收藏

网友点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