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戴约瑟老师《垃圾与财富》引起的对诗歌创作的“针砭”时弊和事物多面性问题的思考 
 
文/老石城 
 
 
一看标题,就觉得此类的题材入诗是较为难写的,且议论不是诗歌的“强项”,写不好,诗歌就会落入“索然无味的境地。而《垃圾与财富》恰恰避免了“就事论事”对于诗歌的束缚,能让读者产生阅读的欲望。 
 
“世界上没有垃圾/只有放错了地方的财富”,这是诗作者的观点,也是诗歌的原点,事物是多面性的,但“百变不离其宗”。这两句,不仅仅富有哲理而且不乏诗意,让人产生共鸣。 
 
“但财富面前,我常常迷茫/甚至十分惊恐/那些被历史公认的财富/最初或一度/确实曾被唾弃为垃圾”,这是作者提出的问题或是一种担心或是一种“迷茫”或是一种“惊恐”。这不是“空穴来风”,历史与现实中多有存在,在此不一一枚举。“更有趣的是/当今那些被推为财富之冠者/原本一直都是垃圾/那么,谁把谁放错了位置呢”,这发问好!不管这是别人想说而没说的话,不管这是诗作者的引用还是发自内心的质问,这就是对时弊的针砭,这是诗歌的责任。我们往往认为“唱赞歌”就是正能量,我想“针砭时弊”也是正能量,这是人们的良心,更是诗作者应有的良心。 
 
第二第三段的展开,是作者心怀的展开,是“从我做起”的自我解剖。“往事的垃圾堆满梦/眼前的垃圾淤积于心/在垃圾包围中整日烦恼/又蜷缩在垃圾堆深夜难眠”,这是一种自省和反省,当然有苦恼,那些“淤积于心”的“垃圾”让其“整日烦恼”。作者在思考,而“每一种爱都有原因/唯这样的爱,不想要理由”,正是诗者的“仁义” 所在。我们可以用多方面的“爱”来应对事物多样性的存在问题。“以为自己,一生在创造财富/却无时无刻不在制造垃圾/于是为获取物质和精神/所需,我不得不极尽全力/果断清空所废,以便肉体与/灵魂,有更多生存空间”,这是诗人的告诫,也是对自己的“针砭”。唯有这样,才会有“阳光真好/世界真好/活着真好”的现实世界。 
 
“有人训导/好东西是捧出来的/我总是不信”,诗人是有自信力的,对于世界万物是有判断力的,既不能捧杀也不能棒杀,不管是意识形态还是实际社会多有它的多面性和复杂性。诗歌,必须要有“针砭时弊”的勇气,也要有善于用“针砭”的方法为世界“去病健体”。 
 
诗歌的深度不在字面,而在于它的思想,一首有思想深度的诗歌,才能引起读者的思考。事物是多样性的,诗歌也须从多方面去观照,不惜“针砭”。这是笔者读《垃圾与财富》诗的感悟。 
 
 
附: 
 
垃圾与财富 
 
戴约瑟 
 
 
一 
 
谁说的 
世界上没有垃圾 
只有放错了地方的财富 
但财富面前,我常常迷茫 
甚至十分惊恐 
那些被历史公认的财富 
最初或一度 
确实曾被唾弃为垃圾 
更有趣的是 
当今那些被推为财富之冠者 
原本一直都是垃圾 
那么,谁把谁放错了位置呢 
 
二 
 
不知何时起,我发现很多 
和我一样有洁癖的老者 
慢慢把当垃圾,当成”财富” 
屋子的垃圾,不想清 
门口的垃圾,更不愿扫 
往事的垃圾堆满梦 
眼前的垃圾淤积于心 
在垃圾包围中整日烦恼 
又蜷缩在垃圾堆深夜难眠 
每一种爱都有原因 
唯这样的爱,不想要理由 
 
三 
 
以为自己,一生在创造财富 
却无时无刻不在制造垃圾 
于是为获取物质和精神 
所需,我不得不极尽全力 
果断清空所废,以便肉体与 
灵魂,有更多生存空间 
也因此,每当我破门而出 
绝不忘捎上一袋垃圾 
并竭力自慰 
哦,今天 
阳光真好 
世界真好 
活着真好 
 
四 
 
最易自扰的是 
许多倾一生打造的财富 
在无情的时间面前 
因无人赏识而视若粪土 
反观周围诸多狗血或牙慧 
却因为铺天盖地的热吻 
须臾之间便变身极品 
有人训导 
好东西是捧出来的 
我总是不信 |   
        
 
    
    
    
     
 
 | 
大牛,别默默的看了,快登录帮我点评一下吧!:)
登录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