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稍后,我们来分析这首作品。本次诗评属个人见解,难免偏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冰雨 版主 2021-5-30 18:02:03
凌语子 发表于 2021-5-29 14:47
“獾”油脂提炼可入药,毛发可制笔。当看到这个题目的时候,
我的第一反应是“观看”,透过“獾”的双眼之 ...

说的有道理,赞一个
诗观:诗是生活的艺术,更是做人的艺术。

冰雨释义:冰之为雨,暖之故也。
微信zbh1619,诚交天下真正爱诗之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冰雨 版主 2021-5-30 18:02:46

分析细致,论述有理,点赞问好
诗观:诗是生活的艺术,更是做人的艺术。

冰雨释义:冰之为雨,暖之故也。
微信zbh1619,诚交天下真正爱诗之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冰雨 版主 2021-5-30 18:02:59
赵一男 发表于 2021-5-29 22:48
都很好,更喜欢第二首。

同感,呵呵
诗观:诗是生活的艺术,更是做人的艺术。

冰雨释义:冰之为雨,暖之故也。
微信zbh1619,诚交天下真正爱诗之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赵一男 发表于 2021-5-29 22:48
都很好,更喜欢第二首。

实话实说。喜欢你的坦诚。或许在读诗写诗的路上,我们就是那个安徒生童话里看到“皇帝没有穿衣服”的孩子。
    写诗读诗也跟为人处世一样,要真诚,更要坦诚。我想不要纠结在云里雾里的解析上,“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第二首诗看好的人似乎不是很多,但我觉得是成功的。这是一份父亲乃至祖祖辈辈的《履历表》,诗人将一辈一辈人的宿命,将一个家族一个民族宏大的历史叙事转为现场命运的体察和生命终极的思考,不能不说是一种巧思。第一节在“老树”、“桃花”上找到了与一个生命节点相似的情状,进行异质同构,寄情于物,“老树”、“桃花”不就来的比人更懂得人心,“(落红)/替他将这土地又爱了一遍”,表面看是写物凋落的自然现象,却是诗人触景生情现场缅怀的表达。撇开画面清晰,氛围浓郁不说,单就这言此意彼的一行诗,寄托诗人无尽的哀思。这样的好句子是很有杀伤力的,极易触动隐藏生命中的苦楚和隐伤。
    诗自然由现场引入对父亲整个生命历程和生活场景的追忆。 第二节以“牛”作比,呈现父亲任劳任怨,一心为儿女而选择和无法摆脱“热爱土地”的形象,没有洋气词语,更没有哗众取宠标新立异的怪诞。所写的是贴近一个挚爱土地农民生命本真,不枝不蔓回放其生活日常。这难道不是来自土地上人们共识体验的书写。诗人以简单的语词含涵丰富的思想和情感,朴素、平易的话语一样蕴蓄着心头的千言万语。前人早已告诉我们“诗可数年不作,不可一作不真。(清·刘熙)”我就喜欢作者的这份真诚。
    再说第三节,暂且不说口号不口号,相信明眼人自会判断。一是动词用得好,“种进”、“长”,这就把一个农民终极生命的形象、记录一生的“碑文”和一个家族的“族谱”,生动呈现出来。同样诗人把自己对生命的思考和延续,这样抽象的情思意绪以农人最后劳作的画面和“碑文”、“族谱”的形象示人。诗以形象和图画说话,就给了人鲜活而生动的感受。另外意象用得好,“泥土”和“根”,两者之间内在的关系一样含蓄着作者对延续和终极的思考,“我也有了根”,掷地有声,试问有谁想忘本?
     整首诗以“老树”开头,以“根”收束。脉络清晰,结构完整,并未在我们阅读心理造成障碍,也没有偏离抒情方向,一节一节有序地引我们翻开一份《履历表》,一幕一幕展示一个人途径世间的生命过程。语言平易不直白,没感觉到诗中有说明性的文字;更没让人感觉诗人是一个“呼喊派”。而且,作者对诗隐和曲的属性的“度”,拿捏准确、到位,既不浅露直白,也没晦涩怪诞。
    诗,重感觉。诗人的作品确实让我在阅读中找到了一种诗的感觉。因为它适合我心灵上的审美需求。
    当然,这仅是一己之见,难免偏颇甚至错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同感!问好二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对于第二首《履历表》我是在读了多遍以后,慢慢地走人了诗歌,走人了诗人的情感世界。这首诗的格调我是喜欢的,题材很近很接地气,故而极易引起我的共鸣和关注。我是从题目开始解析诗歌文本的(在这里插上一句,关于诗歌的题目尤为关键,它往往就是一首诗的中心或者焦点,从这个意义上讲就不能随意地理解为“可替换的东西”,就像诗经的“兴”在作品中偏重于“提起”和“开篇”,似乎于主题并未大碍。显然“题目”并非如此,故而不可忽略随意“忽略”)。履历表最显著的特点就是足迹,记录一个人近乎一生的行为痕迹。一般我们填履历表都是自己亲力亲为,而在这首诗的文本里,这份特殊的“履历表”却是由“儿女”代为填写的,意义自然就不一般。进入诗歌。
      通过“我”的“视角”写出了关于父亲的《履历表》。诗分三节,每节一个情景展示,三节三个层次各有侧重,然均在书写着父亲的《履历》。
     一二节重点在细节,由外而内,以诗人作为“儿女”的视角,抓住能够代表父亲特点的细枝末节,或物或景从诗人的情感笔端书写下来。“老树”“地方志”“耕牛”和“播种”等。读来亲切、自然。三节,在前两节铺垫的基调上,直抒胸臆,一种释怀,一种由心而出的崇敬之情跃然纸上。衔接自然,似有水到渠成之势。
      至此,又儿女代为填写的《履历表》就写成了。由细节生发而来,层层推进,有感而发。结构严谨,抒情自然。推荐阅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凌语子 发表于 2021-5-30 17:29
哈哈哈,你是“獾”的探子,开个玩笑。有不同意见可以探讨,不要扣帽子。有话好好说。

这位兄台一副导师的样子,洋洋洒洒说了大千字,似乎连根獾毛也没有弄清楚,什么叫共鸣与感动,关注人类命运,自然发展,引不起你的共鸣吗?当然,你有对诗者的高要求,这个无可厚非,但是你要把托尔斯泰搬出来,估计诗歌网的诗人集体封笔算了,莫不如别作纸上将军,兄台写个豹或虎之类的作品,我们仰视学习一下可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清白的民谣 发表于 2021-5-30 21:32
这位兄台一副导师的样子,洋洋洒洒说了大千字,似乎连根獾毛也没有弄清楚,什么叫共鸣与感动,关注人类命 ...

是的,确实没有引起我的共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清白的民谣 发表于 2021-5-30 21:32
这位兄台一副导师的样子,洋洋洒洒说了大千字,似乎连根獾毛也没有弄清楚,什么叫共鸣与感动,关注人类命 ...

至于证明,无需向你证明什么吧!如果不弃,就请诗友也来参与沙龙吧,谈谈你的看法如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