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年轻的女孩
妙与


哦,年轻的女孩
我不在乎你靠什么谋生
也不关心你的名牌包包
是否来自某个对你献出
殷勤当作真心的男士

我不在乎你在夜里的轮廓
影子是高是矮,是胖是瘦
是否氤氲在雨雾般的暧昧中

我不会打扰你难得的孤独
下个路口,向左或向右
你掌控着这副年轻的身体的去向
并非一定要向前
哪怕身后已没有了路
也不一定要退后
哪怕目的地是个死胡同

我不会过问你的双亲是否
留意过你蜡黄的面容与
枯黄的发梢。此刻
昏黄的路灯正替他们照看着
纵使,它总打着瞌睡站岗

哦,年轻的女孩
我只在乎你精致妆容下
疲惫不堪却难以入眠的灵魂
是否仍在晦暗的街道上游荡
是否还会偶尔抬头看看那轮
从不曾将你丢弃的月亮
不论在过去或未来的路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富春溪畔
董欣潘

水流走了,河床留下了石头
像坚不可摧的爱,守在莽莽荒滩
上游的水流到下游像一种持续的爱
供养着爱她的人,在下游
有人舀起一瓢水仰脖饮下
有人将水接引给稻田或村庄
生命是一支源远流长的水系
既有陡峭和奔腾的气势
也有顺从之美,像孤独一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除了钢铁他还有诗歌
董欣潘

在立松厂区,我看见钢铁都已成型
在那面被装饰成天蓝或海蓝的墙脚和墙面
除了摆放四十年来
他精心设计和制造的电机产品
还有诗歌,那是他亲手创作
用心吟诵的一行行,一件件心爱的作品
他一生所喜欢的事物
除了钢铁还有诗歌
他爱诗歌一如爱那些钢结构
厚重、有力,仿佛爱
万物固有的本性
仿佛爱是他一生强大而美好的秘密
爱是天生的,爱创造伟大的奇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穿越雾都的孩子/谭杰

伦敦清晨的冷若冰霜
而异乡是一个庞然大物
不管我多么的艰难
都难以抵近
我带着现实的疑问去探寻
却面对古老的教堂、房屋、街道与学院
钢铁的国王十字车站和吊桥
那么那么的久远
像一根铁
被时间磨得锋利无比
从此我只能隐晦地谈论古老、宪政、牛津与康桥
蒸汽机寂静地安放在陈列馆里
一些文字在解说
一些人在思考
什么都变了。历史的车辙
诗修正时代的错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偶得
文/张永进

我试着设置一下场景:
一群大雁次第落入湖泊——
我栖身的淡水湖

它们看着有点饿
北方太冷

我在湖里放入更多的鱼苗,饵料
建造宜居城市

这样
我就是它们的了
它们也是我的
2025.1.1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读江浩诗集《形而上的土楼》

康城

2008年7月,福建土楼申遗成功,闽西南土楼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土楼引起更多人的关注。这时,再一次翻阅江浩长诗《形而上的土楼》,有更多的感触。
江浩,龙岩永定人,写诗多年,已著有诗集《生命如水》,前几年在第三说诗歌论坛经常读到他的诗作。近来他更致力于“状态诗”写作,从平淡的日常生活细节中捕捉不易察觉的生活悖谬,以及富有喜剧性的一幕幕场景。土楼相关的几首长诗是他多年前的诗作,《形而上的土楼》是其中一首。土楼对江浩来说是生于斯长于斯,他对土楼相当熟悉,相对来说神秘性有所减弱,因此江浩在诗中并没有对土楼作夸张的提升,而是描述了自己和亲人们在土楼中的生活,他们的言谈举止,更多着笔于土楼人家,以及以远:客家人的生活和情感、客家文化、客家传承,而不限于土楼的建筑。于是那些高耸封闭冷峻的土楼多了亲切感。或许诗歌的意义正在于此,他更多的是在寻求理解,寻求接近,而不是创造神话。这也是江浩诗歌写作中值得重视的倾向,正是对现实的处理和把握能力使江浩诗歌多年来一直在延续,直到后来“状态诗”的出现,在此已初现端倪。
江浩这座土楼与其说是一座飞翔的幻象,正如诗中一直出现的大鸟,形而上的土楼。不如说是实在的土楼,有质感的土楼。在阅读中,我越来越觉得并不像标题所说,这座土楼并没有像诗人愿望的飞翔于空中,或者说是空虚幻像。尽管诗人提出“土楼的不可能之处”, 如“汽车把你带往土楼的不可能之处/你把你的智慧建在土楼厚实的土墙上”,但实际上建立在历史和现实的土壤之上。
诗作大致可划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土楼颂歌。
“倘若山和水在时间和空间的交汇处
聚结在一起,我要用火焰烤干土楼湿润的墙体
我对我的灵魂说:‘当我们拥有这么多的快乐和智慧时
我们就要为土楼歌唱”
诗人离开家乡多年,又一次回到了土楼,站在土楼前,不由诗兴大发。经过多年的积累,诗人感觉有能力以诗面对土楼,炽烈的感情开始燃烧,唱出了对土楼,对家乡的感情。
土楼是历史的见证,客家人生活的标志和见证。动乱的年代,土楼先人历尽千辛万苦,南迁福建,客家人出于安全防卫就地取材建筑了土楼,定居下来。其中辛酸自知,这一切如此真实,诗人这样写出:
“可是我们生活在人家的地盘上
我们开荒垦地,养儿育女
我们的耕种是真实的,收获也是真实的
土楼就是我们的见证,大鸟也是我们的见证
大鸟的飞翔就是土楼的飞翔。”
“所有的日子就在土楼里蓄满相实
汗水的咸湿与精神的痛不是故事的编排”

“你用这种方式表达,我用古老的土墙表达”诗人选择这样的表达方式,和古老的土楼一样质朴和直接。
和外界的纷扰相比,土楼有如世外桃源。经过数代人的经营,在大山深处多了处人类的炊烟,如此诗意盎然,生机勃勃。客家人成了山里的精灵,大山里的精灵。土楼有大山的怀抱,流水的滋润,远离纷争。正如诗中所写:
“远离城市纷纷扰扰的生活
在这里听鸟语闻花香,将泪水和汗水奉献于此
我的泪水和汗水唯有你可见可感”。
大自然的赐予热情而又不可抗拒,诗人用这种方式表达对重建家园的热情,对历经磨难的回忆,感同身受。
诗作不少篇幅描绘了土楼人的生活,不止一次提到土楼人家的宽容,生活的自由和喜悦。
“我们围着偌大的八仙桌煮酒论英雄”,“我坐在土楼前掏出自制的土烟,吐出烟圈/有一搭没一搭与叔伯婶婶兄弟瞎聊/没有主题就是我们的主题/我穿着破洞的鞋子让脚趾呼吸”。
还有一段记录了土楼人的爱情:
“祖先的屋顶这时广阔而明亮
几何图形的无限延伸,幻象的语言组合
为我们打开神圣的敏感触觉,生命的再次博动
痛苦和爱情进入土楼的神秘语场”
这些诗节也和爱情一样,显得比其他章节更为扑朔迷离,难以言明。
这部分最后诗人总结:
“语言是生活的钙片
女人是土楼的钙片”
“在你们身上推延至今的诺言还会到来吗”
至此,土楼有了飞翔起来的倾向。

这种倾向将要面对的是古老与现代的碰撞,这是诗歌的另一部分。
作为形而上的土楼,是对土楼的沉思和提升的愿望。诗人从心底期待土楼的飞翔,土楼人,土楼精神的开拓和飞跃。
“让土楼形而上的进入先锋的殿堂
让艺术家们在先锋的门外仰望土楼的神圣”
“什么都不要说,创造者的心灵独自于砖瓦间流逝”
然而土楼人的心态正如土楼结构稳固,墙厚实,犹如城堡,姿态中有保守和对外的疑虑。
土楼申请世遗成功,无疑将面临更多的碰撞,古老与现代的碰撞,不论是保护或开发,世外桃源面临冲击。土楼必将更多的与世人交流,那么会有另一种法则,规则介入。土楼如何在这个机遇或者用中性点的词际遇面前,保存自己的传统精神,不为外界腐蚀?或者是以宽容开放的心态融入世界?
冲突是明显的,诗作中的表述是:
“我看到一个古老的血统流淌在现代人的血管内
我们站在现代的高处与古人把酒临风
那个穿古代衣服的老头还喝得动吗?
用现代酒精勾兑的酒他喝得惯吗?”
传统的土楼人是这样的:“我们不谈论有关门票的事”,土楼人情感质朴、热情、豪爽,正如诗中所写“我的语言藏在土楼简单的笔画里”。而现在交易,商业,一步步给人便利的同时,也在一步步地摧毁所有人心中的神圣和尊严。而这些冲击,会不会成为土楼在当代难以抵御的腐蚀和“敌人”?
诗人对土楼还是充满信心:
“土楼是不用出土的古代文物
现代建筑的逼迫,茫然,夸张,缺乏艺术细胞
土楼坦然面对
我们心领神会”
诗人认为土楼人会从容面对这样的际遇,同时再次强调土楼的独立性。“我们的对面就是世界的对面”,土楼作为自身的存在在此宣示。生活,当然不会止于物质,精神上的距离才是真正的距离,距离是存在的,有时不可跨越。
“照相机照不出土楼的灵魂
照相机不知道厚厚的土墙里面暗藏玄机”

飞翔是人类的愿望,期待和梦想。现在对于土楼人家飞翔的姿态和心态一定习以为常了。而飞翔的另一个主题是灵魂的超越。江浩对土楼的飞翔更多的是寄托在这一层次。一是对传统的超越,二是对现实的超越。
诗作并不停留于表面的描述,这也是诗中未曾出现土楼建筑形象的原因。诗人更多的是试图从更深的层次触摸土楼的灵魂,诗作最终深入的所在是土楼真正的根基。与其说江浩寻找到了土楼飞翔的形象,还不如说找到了土楼存在的根基。这有点矛盾,或许不在诗人的意图之中,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差距很大,但有时其中的距离却仅是在一瞬间就可以跨越,正如诗句所说:“你梦寐以求的近在咫尺,已经与你照面。”
在诗人看来,或许不需要往外求取太多,土楼中已经有相当自足的生活和精神世界,土楼人早有安身立命之处。人的追求和幸福,有内在性的调整和超越。现代人需要做的是守住这份安宁,别让那些与你照面的神圣擦肩而过,在寻找中迷失自己,疲惫一生,累已累人。或许,这就是诗人自身的体会,也是《形而上的土楼》一诗中所流露的对于土楼今后发展给出的答案吧。

康城,2009-4-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黑暗对我已不再陌生
潘建春

一枚晃动的虚词
落在酒里
空气的脚伸进后井的湖
纠缠一个疑问
兰芝的誓言被谁辜负干净

是霓虹灯也是星光
珍藏曾经的热情
指引东平寺的浪花
我想到世俗的枯枝
被你轻轻一折
飘浮在北江的海上

暮色对我不再陌生
越来越消瘦的影子
是我曾经无悔的青春
如今成了光阴的遗骸

谁的芒鞋从午夜中走来
一声一声践踏世间的迷惘
黑夜是现实的丛林
前方永远有个光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诗四首

邓漠涛


长不大的哥哥

吃年夜饭,母亲总要多摆放一双碗筷
摆放完后,母亲的眼眶就湿润了
问及原因,母亲说
你们兄弟姐妹四个加上这一个
正好是五谷丰登
你上头的一位哥哥跑到后山去了
留好位置,他长大了就会回来的
可是,这位哥哥似乎不喜欢长大
这个位置就一直空着
父母辛劳了一辈子
我们家也未能凑足五谷


分家

据说,幼鹰长大后
母鹰会停止捕捉食物喂养
并驱赶它们离巢
从此,母子不再相认

像和鹰达成共识一般
兄弟姐妹长大后
父母就不断催促我们
尽早成家
之后,就急切地要求我们自立门户
晚年,也不愿和子女一起生活

但节假日,我们兄弟姐妹
不约而同地带上家人
回到父母身边
那一天,我们又是一家人


整座城都在等待一场雪

蓄谋已久,忘了
还有几粒红柿子挂在枝头
花花草草了一年
雪的想法单纯
暂时遮住我们对大地的伤害和玷污

那些看厌的风景
再去看一遍
遇上熟悉和陌生的人
都称为雪的亲人

南方的城存不住雪
随居城市的乡亲
等待一场雪
带他们回家
像雪一样,在村野安静
自在几天
活得像雪景


所有

我走过的路,都是你走出来的
我捡起的落叶,有你丢失的
我仰望过的天空,都是你飞翔过的
连我写下的诗句,都是你读过的
在神面前,我剩下一颗救赎的心

看过墙头草,我想匍匐大地
望久了星星,我希望故乡亮着一盏灯
参加了一场葬礼,我渴望看到一个婴儿出生
听到一对明星离婚,我希望见证一场婚礼
听说你要来,我想建一座瓦房

安顿好下半生
最好的状态是半梦半醒
最后的抒情是骑上马追赶落日
看,西山之峰,全是金黄的光芒

我不会轻易说破一朵云的惊艳
云的随遇而安高过鹰的翅膀
在低处,流水抱着死亡
流向远方,远方有更多的死亡

随处可见的废墟
低微的草埋葬了石头
在夜晚,我习惯顺从
废墟中传出石头的声音
如习惯了从故乡传来老人去世的消息
习惯了被故乡遗忘一样

麻木是一个人在黄昏的背影
安祥是一个人在清晨的劳碌
在现场,目睹散失的亲人
一场盛宴拉开帷幕
在现场,我等待自己回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所有

邓漠涛


我走过的路,都是你走出来的
我捡起的落叶,有你丢失的
我仰望过的天空,都是你飞翔过的
连我写下的诗句,都是你读过的
在神面前,我剩下一颗救赎的心

看过墙头草,我想匍匐大地
望久了星星,我希望故乡亮着一盏灯
参加了一场葬礼,我渴望看到一个婴儿出生
听到一对明星离婚,我希望见证一场婚礼
听说你要来,我想建一座瓦房

安顿好下半生
最好的状态是半梦半醒
最后的抒情是骑上马追赶落日
看,西山之峰,全是金黄的光芒

我不会轻易说破一朵云的惊艳
云的随遇而安高过鹰的翅膀
在低处,流水抱着死亡
流向远方,远方有更多的死亡

随处可见的废墟
低微的草埋葬了石头
在夜晚,我习惯顺从
废墟中传出石头的声音
如习惯了从故乡传来老人去世的消息
习惯了被故乡遗忘一样

麻木是一个人在黄昏的背影
安祥是一个人在清晨的劳碌
在现场,目睹散失的亲人
一场盛宴拉开帷幕
在现场,我等待自己回来
诗修正时代的错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这里的风不是家乡的河流

蔡冰美

枝丫摩挲着月光
不断地拖拽
似乎有人嘱咐

——静听着呼唤
不想一声惊讶
那株芦苇
刚好沉入水底

我是被故乡身体上
摘下的那枚枯叶
走起来的样子,就是河
也像风

而我已不属于家乡
风也不是
只是呢喃
时断时续的剧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