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十八部天龙 来自手机 版主 2022-5-20 14:37:26
江苏频道  11#金陵倦客 频道主编 管理 5 天前 引用: 华子 发表于 2022-5-15 16:16 欢迎━(*`∀′*)ノ亻!老师    12#金陵倦客 频道主编 管理 5 天前 刘盛烺求龙洋老师点评:  黑漆漆的远方  刘盛烺  黑漆漆的世界里 有一间房整洁明亮 在这里读书生活 在这里暧昧吧 陷得太深缺氧时 空调会调节负氧离子 不要说逼仄,要说惬意、安全  搏击的生命在暗夜发力 暴风雨带着杀气汹涌而来 小草紧紧抓住大地,抗住了拨根 沙尘暴裹挟着昏暗漫天席卷 小虫钻进沙子躲过一劫 江河左冲右突,奔向大海  昂起头来,吼叫着冲破这屏障吧 从黑暗中出发 就能赶在晨曦降临前抵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十八部天龙 来自手机 版主 2022-5-20 14:41:52
江苏频道  11#金陵倦客 频道主编 管理 5 天前 引用: 华子 发表于 2022-5-15 16:16 欢迎━(*`∀′*)ノ亻!老师    12#金陵倦客 频道主编 管理 5 天前 刘盛烺求龙洋老师点评:  黑漆漆的远方  刘盛烺  黑漆漆的世界里 有一间房整洁明亮 在这里读书生活 在这里暧昧吧 陷得太深缺氧时 空调会调节负氧离子 不要说逼仄,要说惬意、安全  搏击的生命在暗夜发力 暴风雨带着杀气汹涌而来 小草紧紧抓住大地,抗住了拨根 沙尘暴裹挟着昏暗漫天席卷 小虫钻进沙子躲过一劫 江河左冲右突,奔向大海  昂起头来,吼叫着冲破这屏障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十八部天龙 来自手机 版主 2022-5-20 16:02:05
龙洋读诗:杨功夫《叫卖》
文/龙洋


原玉展示

叫卖
文/杨功夫


一出声就气短
谋生总会让你变得低眉顺眼

劳务市场远看像一片枯黄的草地
木工,瓦匠,刮腻子的。修平房漏水的
杂草一样齐全
纸箱片上明码标价
每个人都像一棵草
俯仰迎合

求生,不放过一线希望
雇主,包工头
把他们的命脉握在手里
施舍一点土壤
命就复活

叫卖完五十岁的身体
还有六十岁
七十岁的余生待估


龙洋读诗:

        这首诗作,实写劳务市场的民工。我曾经以三种不同身份(招工者,打工者,路过者),多次去过人市(我们这儿对劳务市场的习惯称谓)。所以,对诗中描写的情状很是熟悉。尽管如此,读完这现实主义的全诗以后,我的内心仍波涛汹涌,几乎不能自已。这自然是诗的功效,它来自诗人杨功夫的苦心经营,来自他的眼睛耳朵,更来自他真诚悲悯的心灵。
        读了杨功夫的《叫买》,那穷形尽相的描写,触发了我的经历记忆,引起了思想灵魂的共鸣。诗中以“草地”喻人市,以“杂草”喻劳工,以“土壤”喻施舍,形成一个比喻体系,形神兼备,精准而巧妙。例如,如果说,人员“种类齐全,明码标价”写其形;而“俯仰迎合,求取施舍”明显就得其神。
       从这个角度来说,劳工们务工类似于古人的“插标自买”(头上插根草,自己买自己)。他们顽强地生活在社会的土壤石缝之间,命运不能自主,确实可歌可泣,可悲可叹。
       更多的慨叹来自最末一节三句“叫卖完五十岁的身体//还有六十岁/七十岁的余生待估”,几乎令我潸然泪下。


龙洋,2022.5.2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十八部天龙 来自手机 版主 2022-5-20 16:36:05
有一个字打错了,致歉杨功夫老师。插标卖首,我把卖打成买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十八部天龙 来自手机 版主 2022-5-20 16:37:07
曾多次诗同框,与杨老师算是神交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十八部天龙 来自手机 版主 2022-5-20 16:57:58
龙洋读诗:杨功夫《叫卖》
文/龙洋


原玉展示

叫卖
文/杨功夫


一出声就气短
谋生总会让你变得低眉顺眼

劳务市场远看像一片枯黄的草地
木工,瓦匠,刮腻子的。修平房漏水的
杂草一样齐全
纸箱片上明码标价
每个人都像一棵草
俯仰迎合

求生,不放过一线希望
雇主,包工头
把他们的命脉握在手里
施舍一点土壤
命就复活

叫卖完五十岁的身体
还有六十岁
七十岁的余生待估


龙洋读诗:

  这首诗作,实写劳务市场的民工。我曾经以三种不同身份(招工者,打工者,路过者),多次去过人市(我们这儿对劳务市场的习惯称谓)。所以,对诗中描写的情状很是熟悉。尽管如此,读完这现实主义的全诗以后,我的内心仍波涛汹涌,几乎不能自已。这自然是诗的功效,它来自诗人杨功夫的苦心经营,来自他的眼睛耳朵,更来自他真诚悲悯的心灵。
  读了杨功夫的《叫买》,那穷形尽相的描写,触发了我的经历记忆,引起了思想灵魂的共鸣。诗中以“草地”喻人市,以“杂草”喻劳工,以“土壤”喻施舍,形成一个比喻体系,形神兼备,精准而巧妙。例如,如果说,人员“种类齐全,明码标价”写其形;而“俯仰迎合,求取施舍”明显就得其神。
   从这个角度来说,劳工们务工类似于古人的“插标卖首”(头上插根草,自己卖自己)。他们顽强地生活在社会的土壤石缝之间,命运不能自主,确实可歌可泣,可悲可叹。
   更多的慨叹来自最末一节三句“叫卖完五十岁的身体//还有六十岁/七十岁的余生待估”,几乎令我潸然泪下。
       今天是520, 作为“杂草”赖以生存的土壤,我们每个人都应为劳工的合理安全生存提供一份支持,一颗悲悯的内心。


龙洋,2022.5.2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金陵倦客 来自手机 论坛元老 2022-5-20 17:07:44
评得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金陵倦客 来自手机 论坛元老 2022-5-20 17:08:12
这是读诗评诗,切实,接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金陵倦客 来自手机 论坛元老 2022-5-20 17:13:23
我们需要这样的评诗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余伟 来自手机 频道主编 2022-5-20 17:13:23
午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