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禺农老师《距离》有感 老石沉 距离,在自然界它是三维空间。人们在这空间中往复,或跋涉,或攀登,或匍匐。有时拉长了岁月,有时缩短了行程,林林总总。 距离,在人类社会里它是多维的空间。人与人的关系,人与人的亲疏,人与物的关系,人与人的情感,需要心理与实际获得的现实,需要心理与需要层次差距,好恶的个体观,以及世界观价值观向背,等等。 距离,在文学创作中它是无极的空间,是发散思维的无限空间。既可以“源于生活”又可以“高于生活”,还可以虚构推理于逻辑中或非逻辑里。我们可以充分发挥想象力,将这世界拉开,使其在作品中呈现出足够的张力。比如我和你的距离,我和家乡的距离,我和诗的距离,等,都是平淡无奇的命题,而通过作者的“拉开”“眼力”,开掘“深度”,打开“通感”,就能写出既有高度思想性和感人至深艺术性的好作品来。 我想,通过禺农老师《距离》的阅读,是可以给人启发、给人思想、给人思考,给人开窍的。 距离 禺农 比相隔的距离更远的 是一个想要离开的理由 理由往往是善意的 即便,你是一片四处漂泊的云彩 远走的理由充满了阳光 当你留恋这片土地时 会让风,早早捎来返回的口信 风筝已经放飞 相隔的距离,远比系着的绳子长 距离总是有的 抓得住的距离,不在紧握的手中 而在你心里,早已为他人留下的 放飞的距离 ——这个距离,不需要说出理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