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也牛 来自手机 论坛元老 2022-10-24 16:45:22
佛教常常提到“无明”一词,是指众生不知意识心之虚幻,执虚为实,以世间的颠倒知见来看世间的一切,因而才会徒生烦恼。的确,我们常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但见到的就一定是真相吗?其实,人经常会陷入“所见非所见”的漩涡里,八月三十日夜晚的黑是与生俱来的吗?中秋夜的皎洁是本质使然吗?“天空背着黑锅”,此句可谓一语双关。是啊,个中自有因缘,不必过多诘责或是赞美,皆是一念,心中有一炉香火,自然日日是好日,时时是好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也牛 来自手机 论坛元老 2022-10-24 16:45:46
    这首诗更难得的是诗性智慧的呈现,即语言方面的智巧。“万家灯火/和月亮,都被寺外的大风吹灭”——新鲜又智慧的表达。没有稳固的精神世界或信仰的支撑,就会被无明所障,仿若风吹灯灭,黑暗现前。“我看见了黑/与暗,不作黑暗想:一炷香火/心中亮堂”,这里,作者把“黑”与“暗”分开来,应是有意为之,也体现了构思的精细,表达的巧妙。“黑”是象形字,本意是表示颜色,而“暗”是形声字,在说文解字里,本意就是“日无光也”,所以,它所代表的是一种状态,也是“黑”的原因。无光之夜,暗淡的不只是自然的世界,更是人的心情,所以,在此,诗人已悉见了自己的无明,也只有见到无明才能对治无明。而能够治愈这一切的只有“境由心转”——不作黑暗想,一念转,心也亮了,世界也亮了。足见,整首诗的完成,诗人是有自己的逻辑和巧思的,当然,这份巧妙也应是诗人长期打磨的禅心和诗性智慧的自然流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也牛 来自手机 论坛元老 2022-10-24 16:45:50
敬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也牛 来自手机 论坛元老 2022-10-24 16:46:11
佛法与佛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也牛 来自手机 论坛元老 2022-10-24 16:46:25
一个是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也牛 来自手机 论坛元老 2022-10-24 16:46:40
一个是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也牛 来自手机 论坛元老 2022-10-24 16:47:04
佛教着于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也牛 来自手机 论坛元老 2022-10-24 16:47:21
弘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也牛 来自手机 论坛元老 2022-10-24 16:47:49
佛法诠释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也牛 来自手机 论坛元老 2022-10-24 16:48:14
普度众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