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子》
忽而日暮,苍山就远。
默片的剧中人,终究无法穿越最后的
水银的栅栏。
——"即使欠我一个拥抱,也要与你终老”。
【妄论镜像写作】“象”诗的创作思路:——(仅供初学参考)
象,物象、具象也。这个不难理解。以物象具象命题的诗,姑且称之为“象”诗吧。
象以寄意,称之为意象。象,不过是一个载体。但载体也不可以离开了象本身所具备的独有的特性、特征。否则,就会失真。
象之与意,需要一个合理通道来完成最后的交汇。所谓通道,其实就是一个等值的问题,或者说镜像的可能。镜子即通道。
意之与象,若太近,则没有新奇感。若太远,则必须补足。这个,有点类似于陌生化处理。
说到陌生化,想起两个术语:选择轴和反映轴。具体来说,选择轴就是特性特征,反映轴就是需要寄托的情、思、悟。
姑且就以镜子为题,尝试通道的建立吧:
选择轴 1:一本正经,冷面无私——反映轴1:时间无情。
选择轴 2:人与像的距离等于人移动距离的两倍加、减——反映轴:看得见和看不见的力,作用都是相互的。
选择轴 3:人与像的可以无限接近而不可握手拥抱——反映轴:生命或理想,都存在着最后的缺陷或瓶颈。
选择轴 4:你笑它也笑、你哭它也哭——反映轴:有果必有因。
选择轴 5:看似坚硬其实易碎——反映轴:生命的脆弱。
选择轴 n。。。。。。
如此等等,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选择轴,以及相对应的反映轴。当然,也可以从反映轴来反求选择轴。但这两个轴线却是文本架构的必须,缺一,则文本的空间注定会逼仄。至于形而上形而下,究其实也就是反映轴与选择轴换了一种说法而已。当然,诗的构建也可以从镜子的其他方面入手,比如功用: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其实,这里的铜镜,就是选择轴,历史就是反映轴。镜像的相似之处即是情思的内在逻辑。
当然,这种思路不是唯一。诗无定式,诗的构筑,永远没有唯一。但即使是隐喻,其实也在遵循着选择与反映的交汇。隐喻的本体即是选择轴,喻体,即使隐藏了,也是反映轴。洛夫说过这样的一句话:没有了隐喻,也就没有了诗。
——车行天下先生发在中诗论坛的,我复制过来,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