禺农的乡愁
——禺农诗歌《今夜,我站在家乡的河岸》赏析
只蝶痴梦
诗人禺农是细腻的。他魁梧的身体内部是一个质感、细腻的灵魂。他的乡愁诗是天空不羁的云,可以在家乡的任何一处落脚;他的乡愁诗是淅沥的雨,可以缠绵成绕指的柔肠;他的乡愁诗是纯洁的雪,在他钢铁汉子的胸廓飞舞。正如诗人的这首《今夜,我站在家乡的河岸》氤氲出的乡愁,全是诗人以诗的纤指对家乡质感的意象抚摸。
第一节,诗人伫立在家乡的河岸聆听雨滴击打水面的场景。其中,雨滴轻叩水面的一个“轻”字,含蓄而细腻,是诗人对家乡深沉之爱的意象表达。而“回响着岁月鼓点”一语,呈现出诗人对往昔的回溯,对时光匆匆的无奈。在这一节的开篇,诗人站在家乡雨中的河岸,特写镜头一样呈现出了一种诗意的深沉。
“今夜,我站在家乡的河岸
雨滴轻叩水面
回响着岁月的鼓点”
第二节,诗人站在家乡的河岸,继续着他的神游。小河成了他流连彳亍的长廊。以至于达到了忘我的境界。产生了恍惚与错觉。深刻呈现出一种情感的忘我与投入。
“小河像梦的走廊
我走了很远,直到看不见自己
又仿佛从未离开”
第三节,诗人的目光聚焦在一艘搁浅在芦苇滩的小船之上。被诗人喻为一封满载回忆的旧信。其中的内容已自不必言。“躺在时光的岸边”一语,令诗人又再一次怅茫于岁月的匆匆。内敛、深沉。
“一艘小船搁浅在芦苇滩
像一封旧信,载满回忆
静静躺在时光的岸边”
第四节,诗人以风中摇晃的芦苇来再现乡友们童声齐唱的旧时场景。也不免哀叹”黑夜再也染不黑飘动的白发”。在这里,诗人望着白头的芦苇发出的哀叹,是对已经苍老的乡友们的一种悲悯与怜惜的情怀。所用比喻,自然恰切。真情流露的比喻,巧夺天工。
“芦苇在风中摇晃
还原乡友们童声齐唱
黑夜再也染不黑飘动的白发”
最后一节,诗人在对家乡的沉浸中,渐渐走出怅茫的旋律。转而奏响了生命交响的最强音。这是诗人回忆家乡的过去之后,所产生的怅茫继而,诗人借来少时明月,是一颗不变的初心生发一种希望。这种希望像极了鲁迅《故乡》中那轮金黄的圆月之下悲凉中的希望。
“我向少时借来明月
水上波光粼粼
是月光写下的不老诗行”
不得不说,在当今诗坛千奇百怪的诗歌变幻中。诗人禺农沿着传统的足迹,走出的这条诗歌意象之路,美轮美奂。给迷茫的诗歌未来找到了一种无可争辩的可能的诗歌方向。
附:
今夜,我站在家乡的河岸
禺农
今夜,我站在家乡的河岸
雨滴轻叩水面
回响着岁月的鼓点
小河像梦的走廊
我走了很远,直到看不见自己
又仿佛从未离开
一艘小船搁浅在芦苇滩
像一封旧信,载满回忆
静静躺在时光的岸边
芦苇在风中摇晃
还原乡友们童声齐唱
黑夜再也染不黑飘动的白发
我向少时借来明月
水上波光粼粼
是月光写下的不老诗行
|
|
大牛,别默默的看了,快登录帮我点评一下吧!:)
登录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