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颗糖”一直珍藏在我们心中
——浅析燃烧的雪《那颗糖》
文/东楼誯
“那颗糖”一直珍藏在我们心中,是凝结了母爱的糖,已从口腹之甜的外物,转化温情和慰藉,既是甜蜜诱人的载体,也是艰辛岁月凝练出来的幸福憧憬。一块糖,一口甜,是母爱的味道,家和亲情的感觉,是无限的思念和寄托。本诗以小见大,由糖传情,以甜衬苦,以哭声扬低泣,平白节制的铺阵,却力透纸背。
“如果我哭,妈妈就会站在凳子上/从房梁下吊着的花篮里/拿出一块,塞进我嘴里”,一个“塞”字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在那个物质匮乏时代妈妈的爱,体现了动作的迅速性,行为的私密性。“站”反衬母亲的伟岸,“花篮”显示了母亲的乐观向上、心灵手巧和与众不同。
前两节作为铺垫,是回忆童年美好往事,第三节把我们拉回了现实,是情感的升华,是母爱和思念的情感交织。“现在,妈妈不在已经很久了/再没有一块糖/能摁住我低声的哭泣”,那个拿糖哄我、听我肆意哭泣的人早已不在了,只有母亲能够完全包容我的软弱和委屈,现在即使有天大的委屈,也只能低声哭泣。文末最后一个“摁”字,已摁不住读者的共鸣。其实,是否摁住哭泣和糖无关,是与再也找不回母亲有关,是子欲养为亲不在的悲哀。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
附:燃烧的雪《一颗糖》
那块糖
燃烧的雪
我知道那块糖藏在哪里
我是个听话的孩子
从不去偷吃
如果我哭,妈妈就会站在凳子上
从房梁下吊着的花篮里
拿出一块,塞进我嘴里
现在,妈妈不在已经很久了
再没有一块糖
能摁住我低声的哭泣 |
|
大牛,别默默的看了,快登录帮我点评一下吧!:)
登录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