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由《听一只羊》等几首诗谈谈现代诗里的叙述性表达

                                                 文/海恋

          叙述不等同于叙事,但两者又切近互容,不可分割。总体来说,叙述是方式,叙事是内容,叙述包含叙事。以下列举的这几首诗在诗写方式上有着共通之处。除了富有禅意之外,它们都是借助“事象”来完成诗写的。但它们又都不是纯粹的叙事诗,只是在诗中植入了“叙事”的元素,而这种植入恰好使诗境更加饱满,诗意更加开合有度。在我看来,当代诗歌“转型”的一个节点就在于“叙述”在抒情中的介入。在抒情在诗中日益泛化、僵化和形式化的情状下,这种转变是一种必然。当然,我觉得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就是诗意在现实生活中的匮乏,不管我们愿不愿意承认,这都是不可否认的事实,这不是一个富有诗意的时代。现代化进程的狂飙猛进是对诗意最大的摧毁和消解,在这样的时代中做到及物诗写并不容易。但诗永远不会消亡,因为它是人心灵的生发之物,也是心灵不可或缺的需索。因而,我们需要更多的诗歌表达方式,在诗中穿插叙述或者以叙述的方式达成诗境是诗意得以依托和延展的一种途径。如果现实中的物象和景象不足以托付我们的诗意,我们便应该允许一种超现实的叙述的存在。当然这种“超现实”也是现实生活中的某个原点触发的结果,诗人不是为了完成“诗小说”,他们只是借象喻理、抒情。
       对此,现代诗人袁杰在他的《叙述诗三论》里也有过较为恰切的论述。他说:无论是抒情诗之意象,抑或是叙述诗之事象皆是诗人之心象,是语言本身所呈现的语象,而叙述诗在诗学的大尺度上,是整体深度隐喻的诗。叙述诗不在意于可能事件及故事本身内在必然性的“真”,而在意于诗人内心之“诚”。因此,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叙述不是目的而是手段,阅读的过程也自然不能停留在叙述的表面,而是要更加深入地突破镜像,深入内核,这样才能更好地读出诗中的禅意和诗思。下面再借以下几首诗浅谈一下这类诗的读与写。

听一只羊

李子良

外面寂静的河水,月光普照
我在听一只羊
一只羊咬着山岗,咬在月亮
痛苦的芒上
我感到它是在梦中咬
把小小的桂花镇,咬得
颤了一下
此刻,疼痛中的她,也很好看
把锁儿咬醒了二次
披衣,喂草
我听到一只羊,咬的
好像不是草
它咬的是自己的声音
咬的是体内一种
不相识的宁静

       这明显是一首带有“叙事”情节的诗。当然如果我们被“叙事”所蒙蔽了,便无法读到诗歌的内核。是的,诗的所有“象”——物象、事象、景象……都只是为了达成诗情或诗志服务的。但选象及摹象却是考验诗人艺术构思及语言能力的一项重要“功课”。
       这首诗的成功就在于诗人所描摹的“事象”达成了一种境界,并且我们可以透过这种境界体会到诗意之美并能获得一些似乎不可言说的情感的共鸣和生命的思考。
        “月光”、“寂静的河水”、“疼痛中的她”、“锁儿”……勾勒出一个“小小的桂花镇”或者说一个小小的桂花镇把所有的物象勾连成一个大的事象,像一部微小说,你可以任意补白其中的故事情节,这是一个空间足够大的故事情境。但如果你过于“着象”就会落入无解的烦恼,所以诗读到这里我们便要“去象得意”。着眼全诗,可以落在一个“咬”字上,一只不断“咬”着的羊,咬得如此真切又如此虚幻,咬醒了梦中人,咬颤了桂花镇,咬乱了一个的安宁夜晚。
       而诗的最后一节提示了这只“羊”实质的存在——“它咬的是自己的声音/咬的是体内一种/不相识的宁静”很多时候,我们并非不能真的安静下来,而是不想,真正的宁静会让人恐慌。烦乱也会使人获得一种存在感。所以即便生而即苦,所有生物都还是选择拼命地活着。心不动,风、幡皆不动是一种更大的境界,但对于一个普通人来说,起心动念皆是常态。所以可能那只“羊”只是心中一念,它不“凶猛”却足够顽固,而它啮咬的也只是夜晚的一个个不安的灵魂。这首诗的构思很独特,因故事情节的添加,诗境也很圆润,深赋中国古典美学的气韵。

少女

林荣

刘海儿遮住了她的额头
她低垂着
颤抖的下巴
一步步走近荷塘
她在水面上看到了各种各样的眼神
看到了惊怯的自己
后来
她纵身一跃
打破了水面的平静
荷塘上,生出花朵般的涟漪

       这首《少女》我曾经在一篇诗话中做过解读。相信大多数读者也很容易把它读成一个故事,一个诗写的悲剧故事。当然它不是故事。诗人林荣正是想通过这样的“事象”来寻找一种情感的落差。蓓蕾未开即毁灭,这其中包含着悲剧美学。而诗中的“少女”我们也可以理解为一切方兴未艾的事物,“水面”也完全可以是“生活的流水”、“心灵之水”等。所以这纵身一跃可能是毁灭,也可能是和解、圆融和重生……
       总之,“投河的少女”只是一个镜像,把镜像识破了,诗的蕴意就有了,然后带着这层蕴意再回归文本去读,诗还是那首诗,一切仿佛还在那里,但境界却不同了。这可能是读诗时心境、阅历的不同造成的差异,也是这种诗写方式本身给读者带来了更大的阅读和思考的空间。

抱残贴

下午百合

大雪压城
大明宫守了一株梅
一轮清寒的月
挂在宫阙的飞檐上
伊深夜读《心经》
流下两行热泪
那么多的眼泪白白流了
只有这两行
不再空坠

       一阙《心经》,两行热泪,勘破,放下,心便不再空茫。
       这也是一首具有古典韵味的诗。“大明宫”、“清寒的月”、“梅”、“宫阙的飞檐”、“伊”,勾勒出古典的唯美意蕴。这唯美之中又透着清冷与孤寂,令人联想到“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一类的诗句。而夜读《心经》的伊人一定有着不同寻常的人生经历,不过想来人间的故事也都大同小异,不过是悲欢离合四个字罢了。此处的留白我们可以脑补,但也大可不必追究,能领略到诗的婉约、清寂之美就足够了。
       再回到诗的题目,抱残守缺是固守、不思革新之意。我想这里指的正是人的执着挂碍,而夜读《心经》治愈的就是这抱残之心,一念转,天地宽,两行热泪,不再空坠,是因为其中有忏悔也有救赎。
       这首小诗的叙事痕迹比较含隐却恰到好处。事象只是为了造境只需,总体来说,诗也不是为了说理,而是为了达成美学意义上的境界,所以,这首小诗在审美上做到了情境合一。

太平庵

天城阿扁

沿着小路走半天
山峰仍藏在云里
裸露的岩石
伏虎般盘踞
贫瘠的岩缝
翠柏扎牢了根系
向导说
太平庵的玄色庵堂
在这一带很有名气
庵里常年住着
几个斋戒的老尼
她们为自已重新命名
一抹云二抹云 三抹云
就象终日缭绕庵堂的那抹云
承续了飘忽的仙意
樵夫路过时留些柴禾
下山的路会变得轻易
香客进香时留些果蔬
灾祸自然会避他而去
老尼们在岩缝里种苞谷和麦子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她们仅仅为自已而活
早忘了尘世里
她们有亲戚和子婿
是夜我们在庵内用过斋
望着清冷之弦月听着如磬的木鱼
却无法像一抹云一样
超凡脱俗  挣脱尘世的樊篱
一抹云笃定地坐在庵堂
神静气定
前尘住事湮没在月色里
微闭的眼帘已经把心门关闭
木鱼声声
敲碎了所有的不愉快的艰辛的过去
一个香客跪在她面前喊她妈妈
一抹云没睁开耷拉下来的眼皮
那个香客送来了过冬的棉衣
一抹云毫不松懈地敲着木鱼
我听见那声音的间隔变得密集
一抹云始终不用语言搭理
直到香客悻悻离去
我听见木鱼声又松缓下来不再急剧
还夹杂了一抹云的一声叹息
木鱼也许被敲了一夜
也许没有因我在那单调里
沉沉地梦见了我的失意
醒来后我听见二抹云三抹云的哭泣
庵堂外十几米
有一处积水塘
一抹云把水桶撒落在塘里
一抹云把自已也撒落在塘里
死也不肯露着脸看看刚出来的晨曦
肥大的屁股嘲弄着天
手和足拒绝沾连这肮脏的土地
一抹云浮在水里
一抹云浮在天际
那一夜她真的敲了一夜木鱼吗
真的敲碎了所有的不愉快的艰辛的过去
那一夜前尘住事真的湮没在月色里
真的做到了神静气定把心门关闭
反正我没做到
跌趺撞撞的下山路
让我从此忘记太平庵在云里
遁世之门在太阳喷薄而出时已悄然关闭

       这首诗是我读到的天城阿扁的第一首诗,所以印象比较深。阿扁的诗多以叙述为抒情的线索,当然这叙述当中一定有“虚构”的成分。这首诗较长,尽管看起来诗的留白不多,整个故事叙述得较为饱满,使人一读就懂——这也是阿扁一贯的主张,写让人读懂的诗。但是整首诗读完了,你还是会觉得诗里有些什么是并未言明的,这就是诗的特质了——表象之外的言语才是诗的灵魂。我想只要认真读过这首诗的人都会感到遗憾或者一种莫名的忧伤。可遗憾和忧伤的是什么呢?一抹云的死吗?还是从此她与亲人的阴阳两隔?……诗的最后一节反复诘问她“真的”做到了吗?做到了心无挂碍,“把前尘往事湮没在月光里”。这应该就是诗眼所在了。以遁世的方式逃避生活中的痛苦是否是解脱的法门?无疑,这首诗里是有答案的,真正的佛禅修为并非是隐遁,而是以更加积极的心态给生命注入一股更加坚实的力量,放下不是躲开,而是在真正的觉悟里获得心灵的安稳。这首诗很像是一个微型“诗小说”,也像是一部小说片段的诗化改编或者节选,但它是属于诗的叙述的,我们能够在诗中感受到流淌的诗意以及诗语背后深刻的内涵。
       那么,这种形象化的叙述到底有什么价值呢?比起单一的抒情,这样诗歌言说方式更容易引起共鸣,增强阅读体验。和诗人亲历了一次“太平庵”之旅,就仿佛亲自感受了一次“几抹云”的人生——这几个带有反讽意味的名字也是一种反思和点醒,正因为人生并非祈愿的那样,想“太平”就太平,想风轻云淡就风轻云淡,我们才要在经历中磨砺心性和意志,只有心灵达到超然的境界,一切才可能喜乐安然,否则都将是事与愿违。诗中的很多细节是引人入胜的,当香客跪在“她”面前喊“妈妈”时,“一抹云”的神情以及木鱼声的时而急剧时而松缓都很传神地刻画了人物的内心世界。还有一抹云落池而亡后的情景,既令人感到触摸惊心的悲凉又富含讽刺——“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这些细节描写的加入增强了诗歌的张力和质感,就单纯的故事阅读也有很强的震撼力和画面感,当然,诗不是为了讲故事。读完故事,你一定有什么想说的,又仿佛说不清楚,如鲠在喉,这就是诗思,当你把这种诗思整理出来就是一次禅悟的过程。
分享至 : QQ空间
收藏

网友点评

倒序浏览
叙述诗不在意于可能事件及故事本身内在必然性的“真”,而在意于诗人内心之“诚”。因此,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叙述不是目的而是手段,阅读的过程也自然不能停留在叙述的表面,而是要更加深入地突破镜像,深入内核,这样才能更好地读出诗中的禅意和诗思。
笔名苍凉,爱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具内质的阐述,有剥皮见心的力量。纯粹的叙述所呈现的诗意应该就是现实的诗意表达,如所述“在诗中穿插叙述或者以叙述的方式达成诗境是诗意得以依托和延展的一种途径。如果现实中的物象和景象不足以托付我们的诗意,我们便应该允许一种超现实的叙述的存在”。是因为现实生活本身就充满的诗意本身的特质,诗人找到它,发现它,呈现它,只是诗人诗写的对象更加放在对象本身凸现的诗意本质上,这样的叙述本身就是诗意的。
一些叙述本身很自然很清纯,像我们看到的或曾经看到的生活本身一样,美,隽永,忧伤或惆怅,我们在诗中恰好看到了我们曾经看到的和感受到的强烈的情绪,至达诗意本身的生活之源,与诗人一起完成了一次诗意的跃升,如此。
而这样的诗写是命运的,是需要运气的。不是臆想式的诗写可以完成的。
感谢!受益。
笔名苍凉,爱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苍凉 发表于 2021-3-18 08:21
具内质的阐述,有剥皮见心的力量。纯粹的叙述所呈现的诗意应该就是现实的诗意表达,如所述“在诗中穿插叙述 ...

诗意是生活之象辅以诗人之情而诞生的心灵产物,因而,诗意必要在生活中被寻找和发现,诗歌的叙述性也是必然的结果,只不过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叙述方式,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就是叙述的真诚和艺术性。感谢交流,祝福并问候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