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 严观 论坛元老   /  2021-3-11 10:15  /   376 浏览 版权:保留作者信息


生活智慧与艺术气质
兼具,人类的理想,
做最快乐的人。
去寻找桃花源,
沿着陶渊明的方向,
往西南,穿过“用木条、
树枝,将世人
遮拦、隔离”的障碍物,
豁然开朗,“被大山阻隔,
被森林遮盖的人们”
随即出现。

这是欢乐的人们。
“多耶”舞跳起来了。篝火熊熊,
人们手拉着手,或以手搭肩
围成一圈,有节奏的踏步徐行,
一人领唱众人合,气氛热烈。

拦路歌,让客人盛情难却,
侗族大歌,庄重华美。
音乐的复调,领唱与众人的合唱,
高音和低音,复杂的多声部,
完美的“天赖之音”。

芦笙舞、耍龙舞、狮舞
一一领略“鱼跃”、“斗鸡”、“盘龙”
等10多种舞式。秋后的赛芦笙,
千人千架,上百个村寨万人参加,

这是情感丰富的人们。
发轫于清朝道光年间的侗戏,
台步简单,动作纯朴,
曲调唱腔多样。
戏班近500个,传统和现代剧目
近千出,深受赞扬和喜爱。
侗戏伴奏乐器有琵琶、牛腿琴
以及二胡、铃、锣、钹、鼓等。

这是富有诗意的人们。
侗族是“诗的家乡,歌的海洋”。
诗歌韵律严谨,题材广泛,
情调健康,比喻生动。
抒情歌优美细腻,真挚热情,
叙事歌委婉曲折,含意深长。
开天辟地,万物来源的神话,
豪放悲壮的英雄史诗,
坚贞不渝的爱情诗篇,
“祖公上河”的迁徙歌谣,
“祖公进寨”的传说至今流传。

这是乐于分享的人们。
5年酸鸭子隆重礼遇,
合拢宴“卜拉”,大米、小米、
玉米、小麦、高粱、薯类,
猪、牛、羊、鸡、鸭、鹅等,
尤喜食鱼类。青菜、白菜、
萝卜、茄子、豇豆、黄瓜、
南瓜、冬瓜、白瓜、辣椒。
上山采集的野生竹笋、菌子、
蕨菜等。猎取的野猪、竹鼠、
山鸡、鸟雀。糯米酿酒,
以酒为礼,以酒为乐。
糯米、油茶、腌酸。
一日三餐的侗家风味,
围桌而食“牛瘪”、烧鱼、
血浆鸭、红肉等,用最好
的“油茶”、“酸宴”
和“合拢饭”款待宾客。

这是能工巧匠的人们。
鼓楼巧妙运用“井干式”、
“穿斗式”和“抬梁式”工艺。
鼓楼底部呈方形,呈六面形,
中央设火塘,四周配长凳。
楼内不分层,贯通到顶。
外廓密叠装饰性层檐楼层,
飞阁重檐,层层而上,
气势雄伟。重檐层呈单数,
3层到15层不等,
形式有四面倒水、六面倒水、
八面倒水等数种,层层飞檐翘角,
檐板绘侗族风情彩绘。

鼓楼是建筑艺术的结晶,
是侗族文化的载体。
凡聚众议事,制定村规民约,
调解民事纠纷,抵御兵匪,
重大活动均在鼓楼进行。
逢年过节,迎宾送客,
对唱大歌,“多耶”踩堂等
平时闲暇,人们则聚集在鼓楼
休息,谈论家常,讲故事,
弹琵琶、唱古歌,说古论今。

这是具有浪漫情怀的人们。
侗族聚居之地,必有河有桥。
木桥、石拱桥、石板桥、
竹筏桥等。“风雨桥”
或“花桥”的长廊式木桥,
独特的艺术结构和高超的建筑技巧
闻名中外。风雨桥长四五十米
至百米不等,宽五至六米。
以青石砌墩,杉木连排作桥身,
上建桥廊,并在桥的两头和中间
建有鼓楼式的阁楼,上覆青瓦,
桥的两边设有栏杆长凳,供行走之人
遮风避雨和休息。不用一钉一铁,
全用榫头卯眼套扣接合,牢固异常,
可延二、三百年不损。
侗族山区还有许多供人休息的凉亭,
叫“风雨亭”,建筑也很精巧雅致。

这是爱好和平与公正的人们。
古代侗族社会以“款”维系,
“款首”从寨老中推举担任,
“款脚”,负责与各寨的通信联系,
承担鼓楼火堂用柴和遇警击鼓报信,
其生活费用由村民负担。
“款坪”是款境适中的空旷地,
是全款民众集会的地点,
立有“款碑”。“款约”是村规民约。
“款军”由款内的壮丁们组成,
是抗敌御匪的主要力量。
联款之内,凡有重大的社会
政治、军事问题,都要召集
款众到款坪集会“起款”,
平时逢农闲时节则组织各寨
举行赛芦笙、斗牛、讲款等娱乐活动。

“埋岩”犹如完备的律法。
田产岩,处罚偷盗和拐卖人口岩,
联合防匪岩,处理婚姻纠纷岩,
男女交往应守侗规岩,对付杀人放火岩,
对付官兵骚扰岩,侗、苗、汉通婚岩俱备。
埋岩是维持社会安定、调整人际关系、
维护生产生活的重要手段,
也是一种行政管理制度和原始的立法形式。
岩主称为“执斧头的人”。

寨老又称为乡老,能说会道,
懂得本寨历史和风俗典故,
办事公道,热心地方公益,
在群众中有威望。
寨老是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为村寨办事对他们来说
只是一种公益。寨老主持
召开本寨村民会议、
代表本寨参加合款会议、
负责制定款约和执行款约、
维护社会秩序、调解纠纷、
带领寨民抗敌、参加合款联防、
指挥作战、组织公益事业、
组织宗教祭祀活动、
组织村寨间的联谊活动。

这是有信仰的人们。
侗族信仰多神。山神、土地神、
水神、井神、树神、石神、火神、
雷神等均是崇拜的主要对象。
侗族相信万物有灵,认为人死以后,
灵魂就离开躯体回到祖先住的地方,
因此虔诚地崇拜祖先。
侗南地区崇拜众多的女性神,
称之为“萨”,意为祖母。
女性神中有镇守桥头的女神,
有传播天花的女神,
坐守山坳的女神等等。
至高无上的尊神“萨岁”,
神通广大,主宰人间的一切。
神坛有专人看护管理,
每月的初一、十五都要烧香敬茶,
新春是寨人祭“萨”的日子,
举行盛大的祭典。
平时寨中男女歌队出行,
戏班演出,举行芦笙赛会
或进行斗牛活动等,
都要事先到“萨”坛前祭祀,
以祈求平安顺利。
侗族还信奉佛教和道教。
明清以来侗族地区建有不少的
寺庙和道观。部分地区信奉巫教。
有的地方受汉族的影响,
还信奉雷祖、五昌、五岳、
飞山、文昌、关圣帝诸神。

这是爱美的人们。
侗族服饰的衣料过去以自纺自织
自染的侗布为主。侗布成为馈赠
亲友的礼物。侗族服饰多种多样,
不同年龄、不同季节有不同的装饰,
有左衽、右衽、对襟;
有布扣、铜扣、银扣;
有裤装、裙装;
喜青、蓝、黑、白各色;
有头饰、颈饰、胸饰、腰饰、手饰、
脚饰等等。其中头饰达50余种,
以银饰为主,有银花冠,
银簪、银梳、银发链、银耳环、
银耳坠、银耳线等。妇女盛装时,
唯见银光闪闪。妇女的发式分前、
后、左右挽髻或盘发辫于头顶,
有明显的地区差别。

这是生活智慧超群的人们。
侗族村寨一般依山傍水,
坐落在群山环抱之中,
寨边梯田层层,寨脚溪河长流,
寨头村尾树木参天。
大的侗寨六七百户,
小的二三十家。房屋建筑
一般用杉树建造木楼,
有一至二层的小楼房,
也有三到四层的大高楼。
近河或陡坡的寨子,依地形
建造吊脚楼,楼上住人,
楼下圈养牲畜或堆放草料杂物。
侗寨一般由民居、鼓楼、寨门、
寨墙、戏台、禾仓、禾晾、水井、
石板路、池塘、排水沟等不同功能
的建筑和设施组成。

这是爱家的人们。
侗族家庭以男子为中心
一夫一妻制小家庭,或
两代、三代同堂的大家庭。
大家庭通常是祖父母、父母
与最小的儿子居住。儿子成婚以后,
生育了儿女便与父母弟妹分居。
分家时,要请舅父及族中的长辈到场,
所有的田地、耕畜、房屋、家具、
农具等由儿子们按人数均分。
家庭中老人受到尊重,
分家时要先留下父母的“养老田”。
在有女无儿或儿女全无的家庭中,
可以招赘或立嗣传承。
绝后家庭的一切财产则按照“有房归房,
无房归戚,无戚归众”的习惯法处理。

这是心灵手巧的人们。
侗族民间手工艺制品种类繁多,
有刺绣、挑花、编织、彩绘、
雕刻、剪纸等,实用美观,
特色鲜明。侗族妇女善刺绣、挑花,
图案有花鸟鱼虫和飞禽走兽,
绣于胸襟、领襟、袖口、头巾、
枕巾、被面、背扇、袜底为饰,
形象生动,色彩绚丽而谐和。
编织有色彩鲜艳的侗锦,
图案精致的侗帕和形式多样的花腰带。
彩绘则见于鼓楼、桥梁,
庙宇的栋梁、檐板及匾额上,
多采用工笔画法,内容采自
汉族历史故事和侗族民俗风情,
也有各种鸟兽图案,色调鲜艳,
神态生动。其它如雕刻、剪纸,
以及日常生活常用的竹、木、
藤等的编制,也都精致实用,
具有很高的工艺价值。

这是重视往生的人们。
侗族丧葬实行土葬。
正常死亡的成年人可以埋入
祖上的坟山,非正常死亡的人
或未成年人夭折则埋于僻静的荒野。
贵州从江和黎平一带过去有“停棺待葬”
的习俗,人死入殓后将棺材停放在郊外,
等待本房族与死者同年同辈的人都死后,
才一同择日安葬。

这是热爱礼仪的人们
侗族一年中的各种节会活动
不下百处(次),有全民族普遍
过的节日,也有一村一寨、
一族一姓的节日。春节、活路节、
尝新节、三月三、林王节、牛神节、
芦笙节、花炮节、大雾梁歌节、
四十八寨歌节、斗牛节等节会最为隆重。
节日的内容广泛,涉及时令、生产、
祭祖、信仰、姓氏、英雄、爱情、娱乐、
体育等。随着民族文化的交融,
侗族还有清明、端午、中秋、
重阳等汉族传统节日。

这是爱情自由的人们。
侗族青年男女社交自由,
每逢节日,农闲或劳动之余,
姑娘和小伙子们便聚在一起
唱歌游玩,用歌声来播种爱情的种子。
这种社交活动南北地区有所不同,
北部地区是白天在山坡上进行,
称为“玩山”或“赶坳”,聚会的
地方叫“花园”;南部地区通常
在晚上的家中进行,男方称“走寨”,
女方称“坐夜”,习惯称为“行歌坐夜”。
侗族的婚姻,一般都经过“说合”、
“订婚”、“迎娶”等过程。
女子婚后有“不落夫家”的习俗,
婚后新娘即返娘家,遇有农忙、
节日或重要事情,接回夫家住数日
后又返娘家,有的往返数年,
直到怀孕生子后才长住夫家。



注释* 三江侗族自治县隶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北部,地处东经108°53′~109°52′,北纬25°22′~26°2′,是湘、桂、黔三省(区)交界地,属于亚热带南岭湿润气候区,山地谷地气候区。
*本诗有关侗族的风俗习惯参见网搜,对原作者表示真诚致谢。
*双引号内说法来自“侗”的本义。
分享至 : QQ空间
收藏

网友点评

倒序浏览
简直就是一部侗族的史诗!巨作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我有幸去过三江,真正欣赏到了那里的美,品尝过美味的油茶,喝起来不想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少数民族真的有文学价值,像挖掘不完的宝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有机会一定再去一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严观 来自手机 论坛元老 2021-3-11 21:35:44
谢谢南兮版主评读 致意问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李燕珍 来自手机 论坛元老 2021-3-12 11:44:35
如数家珍,美丽的少数民族风情,是广西人的骄傲,也是瑰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李燕珍 来自手机 论坛元老 2021-3-12 11:45:00
问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李燕珍 来自手机 论坛元老 2022-5-16 10:28:40
重温精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李燕珍 来自手机 论坛元老 2022-5-16 10:28:45
欣赏佳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下一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