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打开灵魂之门,然后深情叙说
          ——陈仁凯和他的诗歌印象


雪克


(一)
大约十几年前,我读到《灵魂之门被谁打开》的时候,就断定陈仁凯是个好诗人,--这是他的第二本个人诗集,第一本我没读过,读得更多的,恐怕就是他即将问世的第三个集子《叙述者》里面的诗歌。当下诗坛,下结论说一个写诗的同仁是好诗人,是一件冒险的、遭人嫉妒的事。但之于仁凯,这个险我还是要冒,不冒,就觉得对不起一位好诗人。

执着,是仁凯的第一优秀品质。在青春激扬的中学时期,仁凯就开始诗歌创作,直到今天网络、微信平台发达时代,仁凯的诗歌创作仍然在延续、发展和升华。从开始诗歌创作至今,已写了多少、在各级报刊发表多少、获奖多少?恐怕连他自己也说不出一个准确数字。

低调,是仁凯身上的另一优秀品质。任何喧嚣的场合,你别想看到这位一米七几的帅哥的身影,更别说听到他关于诗歌的高谈阔论,似乎天生的,他就负责写诗,至于发表不发表,得奖不得奖,评论不评论,在他心目中,永远不是个事。从这个角度上说,他是一位被遮蔽的低音区的好诗人;但同时也说明,他的诗歌成就令本土的一些评论者有点无可适从,因为显然,他的诗写境界已远高于某些评论的眼界。

自觉,是仁凯身上又一不可忽略的优秀品质。仁凯漠视虚荣、虚幻甚至虚伪的各种所谓诗名,这种漠视让他腾出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为自己的创作提供内省和思考,不受干扰地开辟自己与外部世界的诗写联系和路径。在很多新作中,看得出仁凯越来越不满足于日常生活的灵光一现,而是不断开掘并延伸自己笔下的诗性深度。对于一个副业写诗的人来说,这一点最为难能可贵,这一点也最区别于庸常与出类拔萃。读过仁凯的《易经系列》《死亡肖像》《古典名著系列》的人,恐怕这种感觉会更加明显。

(二)
读仁凯的诗,必须心怀良善和敬畏。一如我们谈论著名艺术家的传承:波德莱尔从爱伦坡那儿继承了上帝的艺术,马拉美又继承波德莱尔,卡尔维诺则从马拉美那里获得启示,洞开感知的力量。一切美好的东西,都不可能是无本之末、无源之水。仁凯的诗歌创作得益于哪门子传承,我没有问过,因为迄今为止,我们甚至没有认真交流过。但无疑,仁凯的视觉是宽广的,触觉是灵敏的。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诗人、作家,西方哲学家,世界顶级的摄影大师,圣经以及中国的古典名著等,都为他的诗歌创作提供了脉络走向、思考节点和源动力,这就让他的作品既有自己的灵魂,也有了楔合人类文明的厚度。在《死亡肖像》组诗中,他写道:一场大水终将漫过大地/永恒的是天空所有的/赐予:爱和怀念/记忆已不复存在/如同一群羔羊迷失在/黑树林/;/闭上双眼,黑暗显得短暂/河谷、圣殿和废弃的城堡/散发欲望之光。土地安宁/英勇的骑士静静睡去。诸如此类的句子,纯粹得如同某个西方小镇晨曦中的教堂里的祷告辞,或精神沙漠中的词语绿地。死亡,这可怕的事物,在仁凯的笔下,变成一种正常的现象,并带着灵魂的、人道的温暖。这种在文化交融中的洞悉和顿悟,是诗歌的责任,更应该是诗歌的荣光,只是这份责任与荣光,中国诗坛的自觉者、担当者,目前仍寥寥无几。
前面说过,仁凯是低调的。但低调并不意味不担当,反而,我印象中的仁凯,是勇于担当并乐于担当的,这大概跟他一贯的职业--警察与领导干部有关。在另一组诗《光明引》中,仁凯是那样热切地呼唤光明:野花低泣,头顶的季节显得/短暂,它只有二种颜色/白与黑,而我愿意得到第三种/灰,如梦呓表里如一/嫁接在爱与恨的谎言/;在最后一段中,仁凯写道:

该上路,就上路吧
山与海之间,海与山之间
我与影子之间,有风有雨
云朵渴望水滴汇聚
我渴望落下,像一支箭
毁灭欲望和残缺

那么给我一个圆,像车轮
像气泡,像不着边际的热
给万物以生命,给我
以消解坠落的言辞,让阳光
无限延伸,并且久远

这何止是担当?仁凯在为世间万物悲悯,他祈愿光明永远照临人间,而自己,甘愿为此而“灰”、而万劫不复。这,就是一种好诗人的博大情怀!

(三)
毫无疑问,仁凯是抒情诗人,而且是一个有生命痛感、生存质感的抒情诗人。仁凯的抒情拒绝公共、空洞,也勇于反哲学,反思维,反逻辑,因而仁凯是自己诗歌艺术上的仁凯,而不是另一个谁,这一点对于仁凯以及所有诗人来说,至关重要。仁凯曾在以前的一个“世界诗歌日”中,参与一场处决死刑犯的工作,在今年(2016)的世界诗歌日那天,他把20多年前的记忆写了下来:

雨,应该下了很久
周遭隐约,如墓地
我又看见多年以前
为他人介绍越南新娘的
农妇,跪在刑场的沙地上
六个囚犯中,她唯一穿上
红衣服,像一团火

其实,那天早晨
在看守所签收执行书时
她只是嗫嚅着——
上路了,让我换一件
干净的衣衫

这是一首在诗友圈中反应强烈的诗歌,仁凯好像不在世界诗歌日将其写下,会如鲠在喉。民间传说,死囚穿红衣死后会变成厉鬼,为什么女死囚要穿红衣?仁凯不说,他只用平实的语言构筑出客观的诗境,灰色世界、灰蒙蒙的刑场、红衣,构成强烈的视觉冲击。仁凯故意消解正义与丑恶,反逻辑的结果,反而让诗的意蕴冷峻、沉重起来。我一直认为:死囚临刑前的发声是振聋发聩的,不管正邪。要么让世人思考,要么让世俗缄默--虽然是无效或短暂的--但那种发自灵魂的颤栗是一根随时可以点燃的导火线!仁凯诗中的女囚,死前是平静的,她的内心也许狰狞,也许不。在那个法盲时代,很多的死刑犯是这样懵懵懂懂而走上断头台的。

这不是同情,是现象。

是的,我们的生存环境在沦落,我们的生活到处生发需要纠正的丑恶,有人要为沦落和丑恶付出代价,死刑不是最后救赎,诗歌也不是最后救赎!仁凯这首诗,让我们陷在感性与理性之间,进退两难,引发的思考实在太多。而这首诗最大的亮点,就在于容纳了个体体验而消弥了公共体验。

在最近的一首题为《简单》的诗中,我读到仁凯诗歌风格的蜕变,而这,也再次印证了我前文关于仁凯“自觉”的说法。全诗不长,照录如下:


把一年减去春天夏天和秋天
把一天减去上午中午和下午
把世界减去东方西方和南方
把身体减去眼睛耳朵和四肢
把日常减去兄弟姐妹和亲朋

然后,我像草履虫一样活着
在北方的冬夜,爱上一个陌生人

清清爽爽、干干净净的句子,在轻抒情的底色上注入智性;意绪上体现出他一贯的生命觉悟,且不是虚浅的、表象的、局部的、悲观的。仁凯寻幽探微,坚持打开诗性生活的另一个方面,这让我不其然想起卡夫卡说过的一段话:你活着的时候应付不了生活,就应该用一只手挡开点儿笼罩着你的命运的绝望,同时,用另一只手记下你在废墟中看到的一切。哦,仁凯当然应付得了生活,他只是更达观地诠释了卡夫卡的理念--不,准确地说法应该是,诗人对各自时代的生活态度,有着某种精神上的不谋而合。
仁凯曾对我说过:虽然工作不允许他全身心沉浸于诗歌,但这辈子放不下的,还是诗歌。我理解仁凯这话的意思,也支持他的观点。毕竟,我们都有自己的工作要做,我们只有在对得起良心的情况下,才能写出对得起良心的诗歌。在仁凯新作出版之际,写下这篇文字,聊当共勉吧。(作者系广东作协原诗歌创作委员会副主任)


附:

纸,或真实之辞
——仿北岛《在天涯•辑五》

黑色地图

一点
一滴
一划
一线
江山万里
浓缩于纸上
不过一朵虚渺的


将水集于体内
便成了



或雾或霜

落在心头
宽广的寥廓
融化成泪

拉姆安拉

想起一堵墙
想起一座城
想起马车辗过街道
想起灯火被风熄灭
想起牧羊人挥动鞭子
如雨打芭蕉

想起白色的战袍东征
想起黑色的衣衫西行
想起日出日落
想起风吹草动
想起千里天涯
每一艘船都运载着
火焰

半轮月亮
一夜之间
把海水勺干

时间的玫瑰

它在盛开
由表及里
简单的叶脉
溢满复杂的言辞

它在剥落
由表及里
坚硬的短刺
奔涌鲜艳的血流

它在枯萎
由表及里
交错的枝条
留下孤寂的魂灵

孤寂的魂灵
正在上升
盘旋于昼夜
由表及里
它在死去

路歌

蚂蚁穿过枯黄的杂草
沙土高高垒起
如万千无尽的道路
阻隔前行的咽喉

蝉在歌唱秋天
高处的声音
在星辰落尽之时
嘎然而止

道路趋于宁静
大地趋于沉默

给父亲

学生
军人
民兵
民办教师
转正

退休后
几乎每个早晨
他总会骑着单车
在去往店市的路上
接受庄稼的问候

我相信
在他的眼里
沿途的玉米或稻子
就是我
或者他的学生
成熟
或者老去

晴空

阳光是不明身份的
闯入者
云朵已被驱散
白天开始降临
万物等待生长
众鸟渇望飞翔

一棵树怀抱悲悯
拒绝与陌生人
说话

那最初的

所有的灾难伤痛疾病
所有的悲剧撕裂破碎
请以尘埃之名
给其来处与往昔

所有的幸福快乐愉悦
所有的丰满茂盛生机
请以无罪之名
降临于万众的广场

所有的由爱及爱
所有的由恨及恨
所有的由爱及恨
请以真实之名
在泯灭处重生

同行

如星辰立于此岸
如月亮立于彼岸
如雨水
收蔵于花朵的内心
三月春风浩荡
断肠人在天涯

宿命者踟蹰于
地狱与天堂之间
摆渡人
频频往返
耻于谈论
柳暗花明

过渡时期

许我以二月的桃花
冬天的流水
许你以早熟的红杏
矮小的墙头
许他以漫漫长路
和无尽的暗夜


隔岸观火

青灯

年华如一颗豆
在火中摇摆
爆裂
用弱小的声音
堵住噩梦的耳朵

檀皮稿纸被点燃
字迹潦草
残破
让每一部辞章
藕断丝连

岁月
是守旧的夜行者
它提灯前行
照亮空白的墙壁

旅行日记

在山中安放一座寺
在水边安放一道桥
在树下安放一间客栈
车马停歇
舟楫不行
将月亮安放在
树的阴影里

星空幽深
在酒里
安放一座故乡

致敬

向蓬松的荒草致敬
向驯服的野性致敬
向放任的河流致敬
向不动声色的山和山
致敬

向卑微的尘土致敬
向虚拟的时间致敬
向无助的风雨致敬
向沉默寡言的叙述者
致敬

向一棵树致敬
向一丛草致敬
向一只蚂蚁致敬
向一根深深扎进
眼睛的钉子致敬

命运远大
善始善终

读史

字里行间
容不下草芥
烈日高蹈
适宜读史

英雄迟暮
风烛残年
美人半老
面目破旧
江山肆意拼图
说出时间的秘密

风吹走风
雨覆盖雨
冰雪封冻
填满空白的缝隙

过冬

乍暖还寒
正是春分时节
我坐在洗车店
读北岛

读泡沫漂浮
抓住雨后的阳光
言辞闪烁
褪尽铅华
2020.03.15
分享至 : QQ空间
收藏

网友点评

倒序浏览
提读精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学习.
笔名苍凉,爱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