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 晓君一生何求 论坛元老   /  2021-1-6 16:45  /   218 浏览 版权:保留作者信息

降温
文/晓君一生何求

1
跟随冬天的道路
跑了很久。被风推着,又踩着风的足迹

风用力地晃着满头白雪的法桐
路上的行人与汽车,主流,和支流
全都是现实的冰凉

2
我在一个宁静的花园里
举着相机。属于我的就是这一切
远远近近,光亮闪闪

这里的零下,在我的前面和后面
默默地张望。好像,降温不是它的唯一

3
至于冻结什么最重要

眼睛里的草,白腊似的
需要一种形式,确定它骨折般的声音

雪,在它寒冷的肢体上
行吟

4
是谁的咳嗽,向我走来
每到一个路口,风就摇晃摇晃他的肩膀

然后,咳嗽声从草尖上滚落下来
谁也听不到喊痛

5
这时,我的相机里露出浅浅的天空
北风独自的凉着
分享至 : QQ空间
收藏

网友点评

倒序浏览
北风是冬天的行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读,问好诗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冬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至于冻结什么最重要

眼睛里的草,白腊似的
需要一种形式,确定它骨折般的声音

雪,在它寒冷的肢体上
行吟

——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眼睛里的草,白腊似的
需要一种形式,确定它骨折般的声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余伟 来自手机 频道主编 2021-1-7 20:58:41
晚读,问好诗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余伟 来自手机 频道主编 2021-1-7 20:59:28
是谁的咳嗽,向我走来
每到一个路口,风就摇晃摇晃他的肩膀

然后,咳嗽声从草尖上滚落下来
谁也听不到喊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余伟 来自手机 频道主编 2021-1-7 20:59:54
跟随冬天的道路 跑了很久。被风推着,又踩着风的足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诗经》之:汉广

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汉有游女,不可求思。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楚;之子于归,言秣其马。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蒌;之子于归,言秣其驹。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译文
南山乔木大又高,树下不可歇阴凉。汉江之上有游女,想去追求不可能。
汉江滔滔宽又广,想要渡过不可能。江水悠悠长又长,乘筏渡过不可能。
柴草丛丛错杂生,用刀割取那荆条。姑娘就要出嫁了,赶快喂饱她的马。
汉江滔滔宽又广,想要渡过不可能。江水悠悠长又长,乘筏渡过不可能。
柴草丛丛错杂生,用刀割取那蒌蒿。姑娘就要出嫁了,赶快喂饱小马驹。
汉江滔滔宽又广,想要渡过不可能。江水悠悠长又长,乘筏渡过不可能。

赏析

  《国风·周南·汉广》是先秦时代的民歌。这首诗是男子追求女子而不能得的情歌。抒情主人公是位青年樵夫。他钟情一位美丽的姑娘,却始终难遂心愿,情思缠绕,无以解脱,面对浩渺的江水,他唱出了这首动人的诗歌,倾吐了满怀惆怅的愁绪。全诗三章的起兴之句,传神地暗示了作为抒情主人公的青年樵夫,伐木刈薪的劳动过程。

  从结构形式上分析,《汉广》全篇三章,前一章独立,后二章叠咏,同《诗经》中其他重章叠句的民歌,似无差异。但从艺术意境看,三章层层相联,自有其诗意的内在逻辑。可析而为二。

  首先,全诗三章的起兴之句,传神地暗示了作为抒情主人公的青年樵夫,伐木刈薪的劳动过程。方氏由此把《汉广》诗旨概括为“江干樵唱”,否定其恋情诗的实质,仍不免迂阔;但见出起兴之句暗示了采樵过程,既有文本依据,也是符合劳动经验的。

  其次,从结构形式看,首章似独立于二、三两章;而从情感表现看,前后部分紧密相联,细腻地传达了抒情主人公由希望到失望、由幻想到幻灭,这一曲折复杂的情感历程。有希望有追求,才有失望有失落;但诗篇于此未作明言,对这位青年当年追求思恋的一往深情,让读者得之言外。

  诗篇从失望和无望写起,首章八句,四曰“不可”,把追求的无望表达得淋漓尽致,不可逆转。一般把首句视为起兴;如果换一种读法,把“汉有游女,不可求思”置于首位,那么,“南有乔木,不可休思”便可视为比喻,连同“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构成一组气势如潮的博喻;瞻望难及的无限怅惘之情,也表现得更为强烈。当年苦恋追求,今日瞻望难及。但心不甘、情难拔,于是由现实境界转入幻想境界。

  三、三两章一再地描绘了痴情的幻境:有朝“游女”来嫁我,先把马儿喂喂饱;“游女”有朝来嫁我,喂饱驹儿把车拉。但幻境毕竟是幻境,一旦睁开现实的眼睛,便更深地跌落幻灭的深渊。他依然痴情而执着,但二、三两章对“汉广”、“江永”的复唱,已是幻境破灭后的长歌当哭,比之首唱,真有男儿伤心不忍听之感。总之,诗章前后相对独立,情感线索却历历可辨。抒情主人公是位青年樵夫。他钟情一位美丽的姑娘,却始终难遂心愿。情思缠绕,无以解脱,面对浩渺的江水,他唱出了这首动人的诗歌,倾吐了满怀惆怅的愁绪。

  陈启源《毛诗稽古编》把《汉广》的诗境概括为“可见而不可求”。这也就是西方浪漫主义所谓的“企慕情境”,即表现所渴望所追求的对象在远方、在对岸,可以眼望心至却不可以手触身接,是永远可以向往但永远不能到达的境界。《秦风·蒹葭》也是刻划“企慕情境”的佳作,与《汉广》比较,则显得一空灵象征,一具体写实。

  《蒹葭》全篇没有具体的事件、场景,连主人是男是女都难以确指,诗人着意渲染一种追求向往而渺茫难即的意绪。《汉广》则相对要具体写实得多,有具体的人物形象:樵夫与游女;有细微的情感历程:希望、失望到幻想、幻灭;就连“之子于归”的主观幻境和“汉广江永”的自然景物的描写都是具体的。不为无见。当然,空灵象征能提供广阔的想像空间,而具体写实却不易作审美的超越。钱锺书《管锥编》论“企慕情境”这一原型意境,在《诗经》中以《秦风·蒹葭》为主,而以《周南·汉广》为辅,其原因或许就在于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