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试论现代诗“好诗”的标准
----论马启代的现代诗

文/王恩荣


中国当代诗歌在宽松、自由的文化语境下,诗歌呈现多元化、多样化发展的态势,所以面对形形色色、各式各样的诗歌,许多读者感觉非常迷茫,到底什么样的诗歌算是好诗歌,我觉得好诗是有标准的,论述好诗的标准的诗人也是见仁见智,我独认同李小雨的6条好诗的标准,我想以马启代的诗为例子 试论现代诗“好诗”的标准:

1,李小雨判断好诗的第一条标准:“有思想深度,能打动人,于普通的事物中开掘出不普通的意义。”,很难想象一个没有思想的人能成为一个好诗人。诗歌的基本细胞就是意象,而意象里的意,就不单纯是情,更重要的是感,是对现实生活的个性化的感受,感受是点,这个点只有放在思想的整体观照下才能形成正确认识的点。

比如马启代的诗:《诗者说》

《诗者说》

被禁锢的人哪
给他监室,他就获得天空
给他枷锁,他仍生长翅膀
什么也不给他
他就拥有剑、闪电、火焰
诗歌和风

这是一首颇有思想的言志的诗,“被禁锢的人哪”,这是诗人的感叹,“给他监室,他就获得天/给他枷锁,他仍生长翅膀”,这是人性,“监室”“ 枷锁”,禁锢的是身体,身体禁锢得越强,思想越活跃。所以古人才有“非宁静无以致远”句。“什么也不给他”,其实就是给了真正的自由,这样的话:

“他就拥有剑、闪电、火焰
诗歌和风”

自由能给诗人带来巨大的能量,我忽然想起匈牙利爱国诗人裴多菲的名诗:“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都可抛。”。体现马启代诗人对生命的苦难和对自由的感受和思考。

再比如他的诗:

《月亮是完美主义者》

月亮病了,扯一块云隐去,现在不想见我
风说:它不像想象的那么圆
也不像想象的那样残缺

也许差一点,只一点点,人类似乎可以忽略
但月亮是完美主义者
它坚持,要最美的时候来见我

我心中隐隐作痛。今年,它已经很美很圆
仿佛残缺的是我
有双手正一针一线地在心上补

这也是蕴含着人生中最深刻道理的一首诗,我们继续来分析它:

第一节:“月亮病了,扯一块云隐去,现在不想见我/风说:它不像想象的那么圆/也不像想象的那样残缺”, 读马启代的诗,感觉在他的笔下,自然万物皆有话可说,就像听不厌烦的童话,有参透万物之感,第一节的童话意味就非常重。这个完美主义者月亮,不想让“我”看见她的病态,我想到历史上汉武帝的夫人李夫人(音乐家李延年的妹妹)病了直到死都不让汉武帝见的典故。就是追求完美典范,这里的“风”较中性。风劝告:“风说:它不像想象的那么圆/也不像想象的那样残缺”,风反而很明智。

第二节:“也许差一点,只一点点,人类似乎可以忽略/但月亮是完美主义者/它坚持,要最美的时候来见我”,风继续劝告,但完美主义者月亮坚持要最美的时候来见。

第三节:

“我心中隐隐作痛。今年,它已经很美很圆
仿佛残缺的是我
有双手正一针一线地在心上补”

作者写的完美好像洁癖一样,其实太要求完美了,本身就是一种病态。自古道:“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即使是“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也是理想,圣人也有过。李夫人不一样,她是一种智慧。所以诗人最后感觉“心中隐隐作痛”,“ 仿佛残缺的是我/有双手正一针一线地在心上补”。这首诗写的是一种“改良主义”思想。这也就是良知良能也不是绝对的,瑕不掩瑜,太完美就是不完美。这首诗仍然是写人生哲学。

这两首诗,《诗者说》是解析自由与禁锢的关系,世界上没有绝对的自由,但禁锢自由只能是给自由更大的张力。《月亮是完美主义者》,“人无完人,金无足赤”真正的追求完美的人似懂得节制的。太追求完美的其实就失去了完美。这些诗都是有思想深度,在别人司空见惯、视而不见的生活常态中发现不平常的东西,再比如他的诗《减法》:

《减法》

减去那长长的前缀,减去那些定语
和形容词……,姓氏之前,统统减去
连姓氏也可以减去,名字
也可以减去……

轻的,重的,统统让时光拿走

……,一直减到一把骨灰
只是我的文字可以留下,那怕剩下
仅仅一句诗,刚好
安放我的灵魂

“减去那长长的前缀,减去那些定语/和形容词……,姓氏之前,统统减去/连姓氏也可以减去,名字/也可以减去……”第一节是选择了一个减法的切入点,是铺垫,是埋下伏笔,是确立了一个叙述顺序。减、减、减,把虚的浮华的统统减去,如第二节;“轻的,重的,统统让时光拿走”,那就是死亡。这是生命的存在本质。看到这我们有一种“人生如梦”的感觉,是的,这就是佛家说的无常,但无常的是肉体,是形而下,有些东西减不去,可以不朽,可以长生—那就是精神、是文明、是灵魂,所以诗人最后这样写到:

“……,一直减到一把骨灰
只是我的文字可以留下,那怕剩下
仅仅一句诗,刚好
安放我的灵魂”

这首诗是对生命的认识,细细体味有很深的生活道理。特别是他的意些诗直入社会和生活的本质,正如李小雨说:“诗人应该诗时代风涛的表达者。诗要有历史的高度、人性的深度。诗需避免平、浅、轻”

比如马启代的《登泰山》:


《登泰山》

梁山太小
容不下我一身江湖
持笔杀来
八百里浩淼烟波
竟在
山腰里
瘦成了一缕瀑布

在离天最近的地方
存活了好几个王朝的山风
蜂拥而至
凉飕飕
只见孤零零的旗杆上
那轮太阳
哆嗦成一团
那股荡气回肠的侠气
从黄河豪迈到长江
东归后却再没有归来
那些漫山遍野的好汉
无风可乘
亦无浪可破
一个个成为满身鳞片的石头
渴死云海

恍惚间
猛听得一声怒吼
一位好汉死而复生
我的诗笔刹那变作两把斧头

首先说泰山在马启代诗人的诸多诗里出现,因为泰山是他的故乡的山峰,就自然成为他作为山东人的精神高峰,成了他心灵的皈依,这首诗也不例外。

第一节,“梁山太小/容不下我一身江湖”如泰山石突兀而来,给整首诗定了一个雄浑的格调。为什么写泰山却以梁山为切入点?梁山是山东境内“更须月出波光净,卧听渔家荡桨声”的东平湖畔,,是诗人的故乡,这里是水泊梁山的遗存水域,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诗人的豪气可知。可惜,“梁山太小” ,“容不下我一身江湖”句中蕴藏有一种悲情,这与诗人的生活经历有关。“持笔杀来\八百里浩淼烟波\竟在\山腰里\瘦成了一缕瀑布”,作者是一介正直的文人,因此是“持笔杀来”,不愧是好汉的后代,很有气势!可满腔热血,可是迎来的结果是:“八百里浩淼烟波\竟在\山腰里\瘦成了一缕瀑布”,“八百里浩淼烟波”水泊梁山的气象。写的且不说诗意,且不说“瘦成了一缕瀑布”,如李清照的“人比黄花瘦”,最让我们想到:“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之诗引千古英雄扼腕相叹,满纸悲情淋漓却无处诉,大有“英雄失路,哀鸿遍野”的气概。从而引发我们许多悲情。

第二节入了正题,开始写泰山,“ 在离天最近的地方\存活了好几个王朝的山风”这句包含了很深的历史含义:自古以来历代皇帝都选择了泰山作为封禅的地点,举行各种封禅仪式,这是一种庄重古老富有文化历史气息的崇高礼仪,而泰山作为五岳独尊当仁不让成为了承载中华民族厚重文化底蕴的选择,于是才有了几千年来的泰山封禅大典。泰山封禅是泰山最重要的历史文化特色。可以这样说,正是由于历史上历朝皇帝对泰山的顶礼膜拜,才使得泰山在中国历史上起到了一种举足轻重的政治象征作用,泰山才逐渐演化成为中国的的国山,从而在名气上凌驾于其他名山之上。这就是诗人说的“存活了好几个王朝的山风”之意,由于泰山高,所以是“在离天最近的地方”。但这样盲目的封建崇拜已成为历史的云烟,所以其气象:“山风\蜂拥而至\凉飕飕\只见孤零零的旗杆上\那轮太阳\哆嗦成一团”写的意象苍凉,“只见孤零零的旗杆上”有凋零之象;“那轮太阳\哆嗦成一团”过往的光芒已然不存。泰山在历史上的尊容已成末落之势。

诗人继续这个叙述方向,写泰山没落气象前面是写景,后面写人:“那股荡气回肠的侠气\从黄河豪迈到长江\东归后却再没有归来”,这是写梁山好汉被招安后没落的事件后,虽然我们耳熟能详的他们的“扶危济困、彰善罚恶”的狭义精神多少传承给了后代,但那最多不过堕落为“无风可乘\亦无浪可破\一个个成为满身鳞片的石头\渴死云海”,写出了诗人无限的叹惋和对现实对自己的不满。这样,诗人在诗里谱写一曲泰山的挽歌,读着,我们仿佛看见了泰山历史辉煌的背影渐行渐远。

但作者并没有因此而沉沦,悲悯不是目的,批判是为了重建。诗人在最后巧妙的安排了一个尾声,表达了新时代的泰山精神应运而生,正奏响划时代的新的乐章,泰山文化已经在剔除封建糟粕成分制高点,成为华夏子孙的精神地理长生于天地间。

于是最后一句:

“恍惚间
猛听得一声怒吼
一位好汉死而复生
我的诗笔刹那变作两把斧头”

整首诗像写一纸狂草书的运笔,一开始凝重,中间是“飞流直下三千尺”,最后是忽然收笔,全篇的力量都在这顿笔的尾上。“我的诗笔刹那变作两把斧头” 与前面的“持笔杀来”遥相呼应, “两把斧头”是侠肝义胆情,忠义照千秋的好汉的“黑旋风”李逵的刀笔吧,这就是萦绕本诗的主旋律,可见诗人马启代的心志。

2、“从平凡的生活中发现诗。”,诗的本质就在于发现,一个好诗人一定能够在平常的生活中发现不平常的东西,诗是形而上的,没有第三只眼睛的人谈诗就是隔靴蚤痒,这样的人写出的诗也是不痛不痒的。陈先发在《炉边补》中说道:“诗是对已知的消解和覆盖。如果你看到的桦树,是体内存放着绞刑架的桦树,它就变了。如果你看到的池塘,是鬼神俱在的池塘,它也就变了,诗性就在场了。诗即使将世上一切‘已完成的’在语言中变成‘未完成的’,以建成诗人的容身之所,这才是真正的‘在场’”,‘在场’就是发现,没有好的发现就没有好诗。


比如马启代的:

《做一树桃花,开不开都不重要》

这个春天,做一树桃花,开不开都不重要
或者,做哪条枝上的随便一朵花
只要含苞,迟开两年,不会延误我的花期

让人间的花潮汹涌来,汹涌去,尽情喧嚣
我想开时,整个天空都会知道
墙外的大山里,那片桃花开没开,我不知道

风一再催问,我内心的花朵已含泪开放,千朵万朵

“这个春天,做一树桃花,开不开都不重要”这第一句话就是题目,表明种植诗、种春天的理想,“开不开都不重要”重要的是精神向度。象姜太公直钩钓鱼,“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因此接着由整体到个体:“或者,做哪条枝上的随便一朵花/只要含苞,迟开两年,不会延误我的花期”,“迟开两年”这不是说形而下的。

“让人间的花潮汹涌来,汹涌去,尽情喧嚣
我想开时,整个天空都会知道”

这就把花的意象从通俗的花的意象隔开了,摆脱世俗的烦嚣,耐得住寂寞,这就是诗人想告诉我们的。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墙外的大山里,那片桃花开没开,我不知道”说明诗人关注的确实是精神的意象。

“风一再催问,我内心的花朵已含泪开放,千朵万朵”

这是最后一句话,自己毕竟不能局外于红尘,因为有风的催问,颇有点“树欲静而风不止”之意。因此结果是“我内心的花朵已含泪开放”, 千朵万朵……

再比如他的《最后那撮残雪》:

《最后那撮残雪》

春回来了
风场的背阴处,那撮残雪
已被蹂躏的面目全非
它死死的抱紧最后那点洁白
每当看我,都泪流满面

"春回来了",又是一个时代的交待。“风场的背阴处,那撮残雪/已被蹂躏的面目全非”,雪是纯洁美好的象征,所以又叫雪花,那飘在“风场的背阴处”的雪象征善良的人处境艰难,颇有《红楼梦》里《葬花吟》“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的诗意,因为“那撮残雪/已被蹂躏的面目全非”,马启代诗人把“污淖陷渠沟”的意象扒开让人看,用的是拟人手法。表现在最后两句话的细节刻画:“它死死的抱紧最后那点洁白”,这样现场性的描写栩栩如生,增加情节的悲剧性,林黛玉发现了这点的处理方式是“葬花”,诗人就只能:“每当看我,都泪流满面”。总体看作者这首诗是写了人生中的一种体验,我们读着也感同身受。

再比如:

《父亲,我生命里最硬的词汇》

所有的汉字里,唯有“父亲”一词最硬

父亲,我要把您请回来
坐在我诗的题头,作为最硬的词汇
为儿子的诗句,呈现铁质

父亲,马明文
一个不识字的农民,故去多年
这质朴的光辉

让一个时代的文学蒙羞

“所有的汉字里,唯有“父亲”一词最硬”,一起始就定了个调,是刚而不是柔。是阳而不是阴。我感觉马启代诗人写诗总是切入到最本质的地方去写,譬如黑白、譬如阴阳、譬如刚柔。

“父亲,我要把您请回来
坐在我诗的题头,作为最硬的词汇
为儿子的诗句,呈现铁质”

这是诗人为文的底线,弘扬正能量,这种“铁质”,是父亲的脉脉相传,是父亲的血液里带的,是每个人的长生天。有时也会丢失,会遗忘,所以诗人要把父亲请回来,“坐在我诗的题头,作为最硬的词汇”,为儿子的诗质、品质、精神增强骨感。

“父亲,马明文
一个不识字的农民,故去多年
这质朴的光辉

让一个时代的文学蒙羞”

诗人诗里的隐喻处处皆呈现,“明文”就是文明,“不识字的农民”隐喻农耕文明,隐喻传统,“这质朴的光辉”丢失了,才有“让一个时代的文学蒙羞”的结果,最后一节是一节,表转折。

这些对日常生活司空见惯的桃花、残雪、父亲的发现都是奇崛而新鲜的。正如李小雨说的:“这种诗是真实的,也是虚幻的。它必须从生活体验中来,哪怕是粗粝的、原始的,然后按情感取向重新组合,重新命名。它要从无意义找到意义,从有意义处看出无意义。”

要做到“从无意义找到意义”也不是太难,但要“从有意义处看出无意义”也是需要慧眼别具的。比如马启代的诗:

《从这头燃到那头,数完时间的爆竹再无话可说》

——今日还是这样,自己将自己点燃,让那串鞭炮
一声一声,帮着数一遍往年

从这头燃到那头,数完时间的爆竹再无话可说
地上是一堆堆体制的灰烬

——感到疼的还有我。相对于被割去喉管的人
所幸它们都能爆响

我下意识地摸了摸自己,脸上尚闪烁着鞭花
皮下的骨头有些凉

“——今日还是这样,自己将自己点燃,让那串鞭炮/一声一声,帮着数一遍往年”,这样的方式写鞭炮响还真是别出心裁。很形象,但读后又感觉是写人,写诗人自己的生活经历吧。

“从这头燃到那头,数完时间的爆竹再无话可说/地上是一堆堆体制的灰烬”这让我们想到李商隐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其实生命的延伸状态又何尝不是这样,从时间的这头燃到时间的那头,然后“地上是一堆堆体制的灰烬”。

“——感到疼的还有我。相对于被割去喉管的人
所幸它们都能爆响”

第三节,感觉到生命的疼痛那说明还活着,还能有响声。有的人连疼痛的权利也没有了,那就走向终结了。这又是对生命苦难的认知和寻求解脱的思想。

最后一节:“我下意识地摸了摸自己,脸上尚闪烁着鞭花

皮下的骨头有些凉”

这是继续写闪烁着鞭花对自己的影响,有些错觉,错觉中呈现出悲苦的心境。“皮下的骨头有些凉”写了杯弓蛇影、草木皆兵的感觉。表现了自己越是在别人热闹欢乐祥和的环境越感到悲凉的心境。

3、李小雨说:“想象力、距离感、空间感。写诗要有新颖、奇特的感觉,由感觉而催发想象,与外物拉开审美距离,创造一个独立自足的诗意空间,诗应该从似走向不似,又由不似回归本质意义上似。”

马启代的诗正诗这样的,“棉花是地上的白云,这些白云都是从地里长出来的”这是他在一首诗的句子,没有人能把诗想象的这么奇特,我们来看他这首诗:

《没有比把一地棉花喊作白云更天才的比喻》

棉花是地上的白云,这些白云都是从地里长出来的
捡棉花的人,要把它们收藏起来
铺进生活

摘棉花就是把一地的白云卷起来,一直卷到天上
还一直卷,直到抱不住了

——撒了,落到地上,变成雪花

“棉花是地上的白云,这些白云都是从地里长出来的/捡棉花的人,要把它们收藏起来/铺进生活”,这句话是很诗意化的。他的许多诗都是换一种思路去认识事物,这也是反常达道吧,白云是在天上的,他却说:“棉花是地上的白云,这些白云都是从地里长出来的”;棉农种棉养家糊口,他说成是:“捡棉花的人,要把它们收藏起来/铺进生活”,这是陌生化的处理方法。这样的表现方法让读者浮想联翩,尘世也仿佛在云中,让我们余味无穷。

诗人并未止于此,他继续展开自由的想象:

“摘棉花就是把一地的白云卷起来,一直卷到天上
还一直卷,直到抱不住了”

这叙述很有现场感。一个普通的劳动场景表达的这么富有诗意,真是神来之笔。

最后一句:

“——撒了,落到地上,变成雪花”

这是季节的变化:过了秋就是冬。诗人的自由想象就像上帝,把白云、棉花、生活、雪花等世间万物都融会贯通了,直抵达性灵。

再比如马启代写雪里月季,写得特别的独立自足,想象力的高昂使具有了他诗里特有的那种悲剧美。

(未完待续)


作者简介:王恩荣,网名,雨中思绪集,《诗歌周刊》评论版执行编辑。《诗眼睛》的主编。在《诗刊》、《诗选刊》、《诗潮》、《中国新诗》、《山西日报》、《黄河》、《都市》、《火花》、《山西经济日报》等报刊杂志和大型网站(作家网、中国诗歌网、中诗网、华语作家网、凤凰网等)、天天快报、今日头条等发表诗歌、散文、诗评作品。诗歌入选多种选本。现居晋中和顺。

诗观:一首好诗就是诗心与自然的一次美妙绝伦的相遇.
分享至 : QQ空间
收藏

网友点评

倒序浏览
搬张椅子坐下来安静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收藏起来,空了好好读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欣赏精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学习佳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