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都必须承受灵魂的拷问和鞭笞
——与苍凉老师杂谈写诗与评诗

文/十八部天龙(龙洋)

        诗人韩东曾经说过,“诗止于语言”。实际上写诗人和评诗人,都应该好好理解这句话。别人的文本和自己的文本,必须准确到位,直指内心。        
       写诗和评诗,说白了,最终在于内心拷问。更多的更重要的不在于诗意技巧。所以说,一首诗和一篇评的高下之分,就来自于此。来自于诗写者对于文本语言的饲养敬畏,来自于评诗人对别人自己文本语言的敬畏。而这两者,都需要尽心尽力,实话实说。
        一首诗,一篇评,实则相同。无非解决如下几个问题:
1,写什么
2,怎么写
3,到底想说什么
4.为什么这样
5,作者探索了什么,创新于何处,对我们有怎样的引导和启发?
       前三个问题,诗写者和评诗者同在同行。后两个问题,更多需要评诗人给出答案。但无论是诗写者或者诗评者,都必须做到对语言文本的敬畏和敬重。然而,这还不够,远远的不够。这里至关重要的问题还未给出关注,发现,探索与回答。这一切,必须最终走出文本,当然它也必然需要首先扎根文本。
       具体点说,这里首先有一个“能指”与“所指”分辨。狭义地讲,它是诗意的辨析定位与价值意义确认;广义地说,必须展开纵横交错的灵魂对话,直抵内心。所以,我有这样一个真切感受:无论诗者,或者评者,都要学会给自己动刀子,尽管那是痛苦煎熬的,甚至是血淋淋的。诗人展开灵魂拷问,鞭打内心,诗才会沉实,凝重,厚势。评者也如此,必须拿出自己的全部,不只是口舌,不只是敲击键盘。要代入自己,这里更多的不是带入眼睛的明察秋毫,而是内心的全体介入。你的灵魂也在承受刀锋,也在接受鞭笞。其痛苦煎熬,绝不下于诗人。评诗人就是苦中作乐者,痛苦并幸福着。
       对诗而言,无论写者、评者,都必须接受灵魂的鞭笞拷问。都必须对诗尽心尽力,实话实说。瞧我多像一只苍蝇,到处游荡,但它又飞回了原点。

龙洋,2022.6.8
整理和苍凉(周健)老师的谈话
分享至 : QQ空间
收藏

网友点评

倒序浏览
笔名苍凉,爱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十八部天龙 来自手机 版主 2022-6-10 15:56:40
感谢诗歌频道的各位老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萦之 版主 2022-6-12 09:36:27
1,写什么
2,怎么写
3,到底想说什么
4.为什么这样
5,作者探索了什么,创新于何处,对我们有怎样的引导和启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