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马行空好作诗
——以《谁是我的诗》为例品评曹寰诗作
周宏伟
谁是我的诗
在夏夜里饮露
拾起蛙鸣一片
涤起淡淡忧愁
谁是我的诗
在秋季里游走
撕碎片片记忆
吹散一池荷藕
你是我的诗
点燃心中的火
又浇淡城里的灯油
我不是诗人
只是守城者
酌的不是酒
诵吟的也不是诗
那是尘世梵唱的余音
韵飘九天星宿……
这是曹寰于2015年7月写的一首新诗。作为她近期新作的一首代表性短诗,不止是我,还有作者的许多微友都非常喜欢。
曹寰之作诗,长于意境,这已无疑义。她的思想时而像无缰的天马,行空万里,云游天外;时而又似天籁深处的呼唤,幽远沁人,叩人心扉;时而又好比深山古寺传来的阵阵梵音,袅绕不绝,引人顿悟……
或许正是她写时无拘无束,毫无羁绊,她的诗 (包括旧体诗、新诗) 也呈现出一个特点:不讲究格律、章法,甚至不入韵。这或许是她诗作的不足,但也让她的诗具有自创自由诗的特色和魅力。当然,这在许多诗家看来,是不入范儿的,有损诗歌的形式美。
内容和形式有时似乎是一对矛盾,很难兼顾。旧体诗如此,新诗亦然。在高人那里,这当然不是什么问题,他们能够自由实现内容与形式的双美。而在一般爱好者手里,常常为兼顾格律、韵律之美而发愁,为一韵字反复推敲,犹豫不决。合韵则损 意,合 意则损韵,两难!
在曹寰新诗作品中,这种情况尤甚。她的诗常常改一韵字而意境大减,抑或大变,甚至顿无。我以为,形式毕竟是为内容服务的,倘确实不能找出两全其美之法,那还是顾全内容,保持意境为妙。否则,空有形式的美,写诗便成了匠人纯粹的技术展示了。在诗歌创作低迷、思想趋于空乏的今天,这似乎更难能可贵!
人常言,写诗需灵感。灵感者,我称之为“诗引”,一阵微风、一朵落花、一杯茶、一位美女、一场论道、一次倾听都可能成为“诗引”。而《谁是我的诗》一诗,直接将“你”称之为诗,不仅直抒胸臆,而且超乎常人思想,不落窠臼,还引发读者对“你是谁”的关切,这是作者自由精神又一体现。
其实诗中的“你”并不能对应作者心中某一个具体的人,“你”来源于心中的“他”,但是又非某个“他”的具像,而是作者所追求的众多精神具像的综合体,是一个虚拟的复合体。在“你”的身上,也许,众多的“他”都能看到自己的一些影像,但是像又不像,让人捉摸不定。
更加直接地说,“你”实际上应该是作者心里激发其创作欲望的一种奇特的意境,也可以说是作者内心世界集体涌现的“诗引”。这些“诗引”因其过于成熟,呼之欲出,只需经作者脱口而出或付诸文字,便成了诗!这些诗带着少女般淡淡的忧愁,矜持外表下情感的热烈,俗世压力下内心深处的清苦与不安,对超然物外、恬静淡泊、率性洒脱的向往,以及对自我心性的坚守……
诗中写道:“我不是诗人。”其实,我也不是诗人,我也不懂诗,但是我很喜欢这首诗,喜欢品她的诗。后来,我把这首诗分享到我的微信公众号上面,后又推荐给了报纸的副刊,分享给大家。为避免诗评家多费口舌,也为了让诗的形式美与内容美稍微统一,我不揣浅陋,在尊重原诗意境前提下,与作者推敲,略为该诗改了几字,不求能够锦上添花,只要不是画蛇添足,足矣。
(原载《法治时报》副刊)
作者简介:
周宏伟,笔名世兴、君仆、欣闻等,网名水乡布衣、南海翠鸟、童颜无忌等。“70后”男,汉族,湖南益阳人,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新闻学、旅游与管理学专业)。从小喜欢文学、摄影,业余偶尔学习古诗词,很少写新诗。主张诗词解放,放宽格律要求,甚至写无平仄、无韵、无词牌的“三无”诗词。诗歌代表作有自由旧体诗文《游钓源》《马江之战》和新诗《农村孩子》(学生时代习作,曾收录至武汉当代作家作品陈列馆)等。已在各类媒体发表各类作品若干篇/幅,公开出版传媒研究、舆情研究、时事评论、文艺评论等论著6部,纪实作品3部,旧体诗集1部,主编和参与主编、编撰丛书、著作6种,推荐出版并参与编辑他人作品若干部。 |
大牛,别默默的看了,快登录帮我点评一下吧!:)
登录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