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鉴陈先发的诗《孤岛的蔚蓝》
空灵部落
世上本无孤岛,只是因为拒绝而孤独地存在。诗人陈先发写一首《孤岛的蔚蓝》想要表达他什么心境和顿悟呢?众所周知,陈先发是对中国现代诗的发展有贡献的诗人,当年他写出《丹青见》《前世》的时候,我开始迷恋诗歌,读了《陈先发诗选》和他的《写碑之心》《九章》与《黑池坝笔记》,特做过访谈。
陈先发的诗甚有其神秘性,对古汉语的现代性嬗变之阐释与运用掌握了决定性的火候,因而其诗的陈氏风格便有了让人眼睛一亮的辨识度。我相信诗本存在于世,只是不以文字的方式而存在,它需要与诗人遇见,诗人便从自然之物或现有的文字之中生发出来。这首诗是诗人从卡尔维诺的文字中生发诗歌的范本,诗人从其哲学观点中去还原自然的现实和人文的现实,以及心灵的困境,他在探索自我挖掘事物本质的能力,即便甚有主观色彩,但仍然行自圆其说之能去道法自然。实际上我们都是身背重负之人,扑向某种轻不只是主观愿望,更是一种自觉的行动。当年我开始写诗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完全脱离工作状态而释放压力,也由此让人有了太极功夫,实现工作与写诗两不误。在诗人的笔下这“某种轻”被物化为“碎片”,并不断“在把自己撕成更小/碎片的快慰中认识自我”这是诗人的经验与阅历所得。时间是碎片化的,空间依然是碎片化的,我们只能在碎片之中见到并不完整的自己,但这个唯一可以见到自己镜像之物,能确切证明自己的存在,哪怕只是一瞬之间。
存在固然不够,生存之态阶进到精神之态、文化之态才是人生之要义。于是诗人“折枝。写作。频繁做梦——/围绕不幸构成短暂的暖流”。断技作笔,只能沙上书写,这是一种梦游之态,幸与不幸都是一个人寻找未来的过程。从逻辑和诗歌推送的层面上讲,诗当由此向纵深发展:“感觉自己在孤岛上。”诗人没有深入陷阱而无以自拔算是万幸,作为成功人士自然不会有如此潜意识。此处的孤岛是主观之物,是诗人感觉的存在所托之物。诗人通过碎片,虚无的写作如海水拂沙不留文字,这种由浪花簇拥的世界就只有孤岛方能真实呈现。而海水对孤岛并非包容的关系,而是对抗与撞击的关系。这便让人看到了孤岛的处境。至此还不够,将诗推向极端,呈现其尖锐性是最能体现诗人实力的试金石:“岛的四周是//很深的拒绝或很深的厌倦/才能形成的那种蔚蓝”。为什么说对语言的贡献主要是由诗人去实现的呢?现实的蔚蓝有很深的拒绝、很深的厌倦之属性吗?以前没有,而从陈先发的此诗开始便有了,不只是一小片,而是大范围的存在,大海有多宽阔它就有多庞大,大海有多深它就有多深入。
诗歌的魅力不是讲知识、明道理,而是对未知的洞见。其诗的结尾近乎于绝望,这种孤岛的蔚蓝人们是无法改变的,正因为如此,诗人是在绝望之中坚韧不拔,不为险恶的环境而屈服。这是一种人文精神的闪光。我们看到,这个孤岛是诗人虚构的,有人怕自己孤独,而有的人在自寻孤独,诗人正是后者,因为要孤独就必须要学会而懂得拒绝一切诱惑,以自我为轴心旋转,也才能在静寂之中获得人性的解放。陈先发诗歌的歧义性也是他诗歌的特征之一,但愿这是一次有意义的误读。
2021.5.19
附:
孤岛的蔚蓝
陈先发
卡尔维诺说,重负之下人们
会奋不顾身扑向某种轻
成为碎片。在把自己撕成更小
碎片的快慰中认识自我
我们的力量只够在一块
碎片上固定自己
折枝。写作。频繁做梦——
围绕不幸构成短暂的暖流
感觉自己在孤岛上。
岛的四周是
很深的拒绝或很深的厌倦
才能形成的那种蔚蓝 |
|
大牛,别默默的看了,快登录帮我点评一下吧!:)
登录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