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智者识得何为美》
     一读胡弦老师的诗《语调》
文/广州林巧儿

   或者有人认为这是一首情感诗,后面两段看起来挺像的。也可能有人认为这是哲理诗,因为诗里没有具体的语言指向,只有一个幻影式的人------“他”。而我,更愿意把它看做是某一类经历的梳理。
    这是首非常优秀的诗,写得很有智慧。乍一看,它比较抽象,不好理解,细细品读之下,其实它是有清晰的轮廓的。一首好诗,并不是说像高考作文一样得一百分,而是它有自身的特点、语言随意象铺展到位、深度掘进别的诗歌所到达不了的层次、很好地完成一首诗的使命,是一种中国古典山水画的言说,点到为止,却蕴涵无限,给读者愉悦、感悟、力量、启示甚至是方向。
这首诗语言凝练、干净、不拗口不磕绊,气韵非常流畅,没有多余的字。有人说这是文字基本功,诗人应该做到的,评论诗歌时不需要提到。我认为必须提到这基本的文字功夫,因为很多诗人做不好,而使得表达被牵绊、词不达意。
   这里,我从“语言美”和“意境美”的角度来谈我对这首诗的理解。语言美是先导,经过胡弦老师的铺排构设,它构成了诗的意境美。语言美并不等于说动听的话、使用靓丽的字眼,而是根据自己的需要,用词准确、雅致、形象生动有趣,使得整个文本有深厚的内涵、即一种诗人自生活中提取的理性、思想、力量、情感或者画面式的美,并能很好地将之传达出来。我认为胡弦老师做的非常好,他使“果壳”活化、具有了生命力。
  “果壳皱缩”。 果壳,不一定就是果、果壳,诗歌传达的是某一类事物、某一类结构体,古老,但一直存在着发生着,比如经济活动、公共事务、人情来往、情感故事等。“果壳”有天然性,既然“皱缩”了,结构变化必然引起后续的一连串反应,“回声抽象”,有“新画的耳朵”。两句话之间着有语言表达的恰当、语言逻辑上的顺当、具象的果壳承载着语言的抽象性,语境被扩大了,诗句有了一种既可意会、又可言传的韵味,这就是诗人带给我们的文字之美。读者顺着语言的导引可以看见图、看见物,画面是动态的,耳朵延伸着画面,它可能位于这边也可能位于那边;它听自己、听外界,联通此岸也联通彼岸,它既是工具,又是思想形成的参与者之一。
  “他人是第二自我”、“是种隐秘的听觉”,他人成为了参照物,有镜子之功。反过来说,我又何尝不是呢?于某些事物、某些结构的视野里。胡弦老师这些归纳式的语言轻巧、精简精准,却非常富于智慧,承接了上一段的“耳朵”之说,充分发挥了语文的功用,读完有一种“会心一笑”的畅达感觉。后两句,每一句以前后两分句形成辩证关系。“喘息”是信息、信息回应,也是通道,向外递送些什么,潜伏者“肺”才是意识的供给侧,二者互为联通。名词,代表的是事物的本真本源,是最真实最客观的;形容词,起美化粉饰作用,但过多的美化、修饰,有可能使事物不堪重负、面目扭曲、偏离正轨,附属词义害了主题绽放。诗人的这种两端对比、辩证思维的方法增加了语言的理性因素,有智者箴言的精妙,有智性之美。而辩证呢,是较为艰深的领域,因此我认为后两句表达过于朦胧、字数少也无法展开,由此减弱了一点画面感及气韵,意境美稍微不及第一段。
     春天里,“有人,在用火焰织造视网膜”,这种陌生化技巧带来诗歌的新鲜感和趣味性,让人“浮想联翩”。春季里,人就应该怀一颗火热的心、振奋精神,努力学习也好,拼搏事业也好,认真工作也好,都是很令人喜悦的勃发的场面。我感受到语言打造的诗歌内蕴,这个擅长用火焰的人是个机灵鬼,“他找到了改变语调的力量”,他改变了人的语调、物的语调、事情的语调,甚至很有可能改变了事物的形式、构成、形势,进而有可能改变势情的走向与结局。他善于借力,找到了“能反锁住冰山的修辞”,为春天的脚步扫除了障碍。诗人的言辞不张狂不狷狂,气势却很宏大,一轻一重间,词句的小巧之力绽开了语言的大气象,谁能说这不是语言之美、诗歌之美呢?诗人使用了比喻、借用、夸张,修辞的功效明显,想象因为不寻常而显得美妙,语言的力量被放大,诗意被彰显,一种文辞内部的撞击营造了一种意境美。可以看出胡弦老师的文字功底、综合知识、思想深度是非常了不起的。
    处理好“冰山”一般的难题,诗人笔下的春天就拥有了“蓬勃自由”,拥有了生长力量、实施行动的可能。不生长不生发的春天是固守冬天的、无为消沉的、落后的,那不是天性,是违背万物规则的。诗人随后写出那些可见不可见的具象化的“非人性的线条”,它们都存在于现实生活中,总是困人思想捆人手脚。那“白纸”,则像极了被维护的堡垒,一种需要被维持的纯洁性,不能被突破。“散步”者,其实可能是个卫道士,以种种堂皇的理由逡巡于四周、防止“白纸”被涂抹了什么东西,对周围造成一种冲击或者说违背所谓的原则规则,“线条”和“白纸”,拖住了春天的脚步,它们的声音比春天还大。句子设置的特色构筑了这里头春天的特色:“进”与“守”、理性与感性纠缠,这使得春天自身就成了一个矛盾体,有了两面性,诗的内蕴变得饱满、张力大,也就是文本更有诗意了,而诗,本身就是一种美。这个多方角力的场面亦即诗歌的意境,设计得非常有讽刺意味,很有故事性,比较透彻地构造了一种动态感觉。
   春天是具有新含义的,其中一个特性就是奔放自由。“自由是带着镣铐的舞蹈”,“法无禁止即可为”,我们可以、也应该有所为有所不为。智者他能以适当的的方式描绘自己的景观、开创自己的道路,更能让诗歌之树常绿。

语调
文/胡弦

果壳皱缩:古老的结构学;
回声抽象:墙上有只新画的耳朵。

有时他人是第二自我,有时,
他人是种隐秘的听觉。
对于喘息,肺是潜意识。
对于名词,形容词迟早是种羞辱。

已是春天,有人
在用火焰织造视网膜。
——他找到了改变语调的力量,
以及能反锁住冰山的修辞。

已是春天,已是
废墟拥有的蓬勃自由。
宁静是粗野的,一根

非人性的线条在白纸上散步。
——你我仍然是藤索之子。



分享至 : QQ空间
收藏

网友点评

正序浏览
好诗好评,精彩提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欣赏,问好
幽林石子,实名石世红。鲁迅文学院湖南诗歌班学员,音乐诗人,评论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语调是种感觉。诗写完成了这种感觉的绘画与深意的延伸与呈现。语调埋藏在感觉之中,呈现是艰难的,而这首所彰显的智性与机灵聚焦在实物的抽象化表达,抽象感觉的实物化呈现,在虚实之间转换非常快、非常准确的,让一种抽象的感觉不断变幻中完成自己。读者跟着如龙腾飞的隐线一直在走,寻找,感悟,最后到达一个开悟的境界。
林老师的分析是精细与鲜活的,深入到内质层面呈现出诗人述写之时的动态与情感演变,两厢对比阅读是一种享受。

受益多多,感谢。
笔名苍凉,爱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