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伪经时代的写作

耿占春


耿占春0.jpg


我为自己越来越暧昧的写作找到一个安慰性的比喻:伪经,或者说是伪经片断。随之而来的,我把这个比喻性的名称用以理解当下的人文写作。私下里我早把这种伪经的性质给予诗歌写作。当我把现代人文学科的写作理解为一种伪经范畴时似乎只须叙述一下人文写作的谱系。各民族最初的写作是一部或一些经典。它们几乎已经包含了后来的人文写作的所有动机和形式。它们包含着故事、寓言、教诲、戒律和律法,与许多神话、信仰和仪式有关,也充满幻想、俗念、色情、放纵和各种各样的神秘主义。之后的人文写作只是对这些经典的解释或注释。对经典的阐释仍然属于经文的权威话语的一个组成部分。文史哲或小说、诗歌、批评等,是它的现代形式。或者:是它的伪经形式。虽然这种写作仍保留了叙述和论说形式,但其中不再有律法和戒律,不具有话语权威,甚至也不再传达教诲。伪经式的写作所包含的智慧是暧昧的。
对古老的经典来说,它的写作者或口述者是神灵、先知,至少也是中国的圣贤,他们知道一些秘密的知识。他们代表他的族群或人类与神灵、上苍"立约"。他们口述或由录事记录的文字,对他的族人而言就是立法。经典意味着起律法作用的书写,而其口述者和录事则就是立法者。而今这种交通已经断绝。写作者听不到来自高处的声音。他不能伪装成一个记录者或抄写者,因为说话的就是他自己。写作者只是一个俗人。尽管有时对圣言的模仿使他们看似是另一个声音在说话。神灵的消失使对神谕或圣言的模仿成为一种地道的伪经。灵魂的拯救不再是写作者的事实上的使命。但他保持着这一记忆。伪经不再伴随群体性信仰、仪式或仪轨,它甚至都不能再提供什么人生的教诲。伪经在拯救上所能做的承诺是极少的,或是虚假的、靠不住的。他们只是写而已。只有"写"这个动作近似于经典。写作是那件神圣事件所剩下的一个仪式。失败主义的写作?人文主义的写作者是昔日先知和僧侣阶层的直接后裔,他们是失业的僧侣,是已经下岗的先知或预言家,是被废黜的圣人。如果他想悲剧式的说出先知或神灵的话语,那就会是个骗子或被人们视为骗子。
在人文性质的写作从经典向伪经的转变中,启蒙思想和启蒙运动所起的作用是双重性的。它启开了神话、神灵主义之蒙蔽,废除了先知和圣人们与上帝之间的"立约",因为通常而言,这个先知代表人类与神灵立约的程序是神秘的,没有见证者在场的。或者说,它的话语是武断的,是没有论证的指令。对经书而言,虚构叙事就是指令。由于启蒙思想要求人们敢于使用自己的理性,经书所代表的人与神灵之间的立约的合法性就被废除了,当然,在人神之间、使这个立约变成现实的内圣外王的合法身份也被送上了断头台。启蒙思想要求人们从幻想、观念和虚构的事物中解放出来。代表人类社会与神灵立约的先知、圣贤式的文化英雄,被启蒙思想家宣判了文化上的死刑,而实际上,启蒙思想家已经取而代之,成了新时代的文化英雄。启蒙思想家既是先知的反叛者和埋葬者,也是先知的继位者。虽然在理论上,启蒙思想废除了文化先知与神灵之间立法的合法性,人类社会的一切合法性依据建立在人们之间的理性的话语论证的基础上,但启蒙思想家仍然是宣布这个新的戒律或新的合法性的立法者。启蒙思想的写作成了"立法者"。他们的思想、话语和写作,变成了人们的实践,并指导着这种历史实践。虽然启蒙话语反对先知话语,但它和先知话语一样,成为指导着人们的生活实践的观念体系。
启蒙思想的逻辑决定了它也将结束自身的使命,社会启蒙过程的完成是那些曾经启人民之蒙的人文主义者或启蒙主义者丧失自我身份的时刻。启蒙思想及其观念变成了人们的社会生活常识。当人们学会了使用自己的理性,并且学会了自我立法,启蒙思想家这个先知的继位者也就被废黜了。被启蒙者不再需要启蒙者。这是启蒙思想的逻辑中已经包含着的结果。他必须去学习另一种世俗的功课,学习在市场上在大选中为自己的那一份利益去投票、论争和竞争。但是,这些人文主义者毕竟是昔日僧侣阶层或人类立法者的后裔。他们是观念的生产者和传播者。而今,这个世界认为最完善的观念已经被构想出来,而且已经以最完善的制度化形式确立下来。人类历史观念的创新和革命的历程已经结束,剩下的只有实践领域。这些观念已经成为现代世界的基础,即使那些"发展中国家",迟早也要奉行这些观念。纯粹理性思辨的使命已经结束,剩下的是技术专家的事或者管理的技术。管理一个文明、理性、有序的社会当然是管理和技术专家们的事。所谓历史的终结意味着的首先是观念创造历史的终结。人文主义者正在像传统社会里的僧侣阶层在社会文化转型的过程中丧失了话语的有效性。人文主义话语或启蒙话语塑造了现代社会的权力类型。用时下流行的语言说,为现代社会的权力提供和论证了其合法性。这个过程的完成,结束了人文主义话语与国家权力的蜜月关系。二者开始分离,属于完全不同的领域。人文主义的想象力、观念创造等等再也没有了用武之地。启蒙思想观念所帮助建立的现代社会不再接受观念的影响。启蒙思想变成了社会经济领域里的实践理性,而今实践领域的核心是利益。不仅仅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启蒙思想,一度成为人民的信仰和人民的行动纲领的革命者的启蒙思想也过了真理的有效期。它是观念与权力、观念支配人们的大规模社会实践的古老历史剧的最后一幕。
真理和主义错过了实现它们的历史良机,这些真理与主义留了下来,再也没有了实践的空间。人文主义者的知识分子留了下来,但被剥夺了立法者的资格或真理代言人的身份。实践这些主义和真理的穷人遗留了下来,但不再是历史的主体或推动历史发展的革命动力。因此也就不再有知识分子的批判的武器和贫民阶级的武器的批判的结合。爱好幻想的人文知识者小心地保持着他们的对真理的各种各样的幻想的纯洁性,贫民阶级继续拥有他们的丧失了宗教性和革命性的贫苦经验。真理和主义在二十世纪历史实践的身败名裂,使批判者对穷人阶级的兴趣转到了对市场社会的非主流的边缘人物身上:精神变态者、同性恋者、女权主义者,少数民族和各种各样的地方主义,以及本雅明所说的城市里的游荡者和拾垃圾者,以期在他们身上发现对抗和批判制度化现实的集团的力量。如果说旧的历史主体已经解体,这些各种各样的边缘性人物和边缘性集体,也难以结合成一个新的历史主体。尽管在历史唯物主义的后继者笔下,这些人物戴上了被压迫者和被奴役者、被侮辱与被损害者的面具,但比之启蒙者与穷苦阶级的结合,这是一种更加无望的、喜剧性的历史的结合。这种结合不会导致任何有希望的历史实践和社会变革。这是尼采所说的,一切没有准备好权力基础的思想、观念和理论都是多余的。
许多的人文知识者的写作注定了要被插入一部伪经之中。伪经时代的写作表述着各种各样的思想和观念,但这些观念不再成为群体的信仰,不再指导人类社会的实践活动,或者说,人文主义者的话语不再成为立法的话语。启蒙话语的终结意味着思想观念活动与社会历史实践活动之间的联系、以及前者对后者的指导的(暂时?)终结。它也是观念与现实、话语与权力的分离。由于丧失了与人类社会实践领域的基本联系,人文主义者的观念活动和想象力,成了少数人的私人话语和私有财产。人文知识者回到了自己祖先中一直不那么受人重视的流派,并开始在一种失望的心情或快乐的心情中与之认同:这些被忽视的祖先似乎是,佛教中的小乘,伊斯兰教中的苏菲派,以及各种宗教与哲学中的具有沉思冥想倾向的学派。他们放弃了历史行动或为世界立法的雄心,放弃了立志改变世界的实践倾向,甘心回到并安然于对世界的各种各样的解释。是的,思想的职责不是用无疑义的真理、主义与观念去改变世界,而是尽可能带着疑义去解释世界。不是用统一的真理观去改造世界,而是多元的方法去解释世界。人文知识者发现,正是一种单一的和不充分的对世界的解释才导致人们盲目自信地投入到改变世界的悲剧性实践。思想的功能与其说是指导行动,不如说是对行动的质疑。思想不必再为与实践领域的脱节而苦恼,相反,思想为能够回到其自身(的游戏)而充满具有反讽意味的愉悦。
由于思想观念不需要通过一个历史行动的主体去付诸实践,丧失了启蒙精神的人文知识者的写作仍然在维护着启蒙精神的成果:使人们摆脱虚幻的观念对其命运的控制。由于人文知识者从改变世界的写作转向了解释世界,人文知识者的写作具有了独立的空间:改变世界的使命永远需要一个行动着的阶级或历史主体,而解释世界的职责只须知识者自身就可以做得十分出色。这些思想、观念和想象永远不需要心怀愤怒的阶级或人群去付诸实践,而只须让人怀着知识者式的喜悦的心情去理解。人文知识者的写作仍然是思想、观念或各种各样的理念的创造者,但他们不再需要为其提供和准备实现它的权力基础或群众基础。思想与观念不再只是处在与行动的直接支配(权力)关系中才有意义,思想观念处在对世界的想象、解释、理解和交往的链条之中。它也正是通过参与人们对世界的多种多样的想象、解释而发生效用。它通过生活世界起某种美学式的作用。
我并不企图逃避写作的这个命运。我甚至无可奈何地喜欢写作的这种性质,自觉地增加它的伪经性质。尽管一个人文知识者仍然保持着对拯救与解放的承诺的回忆,可他同时也没有忘记拯救与解放的恐惧。在巫师和僧侣们拯救巫术的失败、启蒙者和革命者解放事业的破产之后,人文知识者仍然保持着这份沉重的遗产,甚至在他的嬉戏的智慧中仍然保持着批判。是的,他明白,以往他的祖先和先辈的失败,与其说是那些僧侣们和启蒙者的观念的破产,不如说是这种观念与一个历史主体相结合、知识者与民众相结合的实践的破产。他的写作变成了伪经:与他的远祖祭司阶层相比,他的话语背后没有了担保其意义与拯救的神灵,与他的直接先辈相比,他的思想观念没有了人民群众这个把解放变成历史实践的历史主体。这个过时的悲剧人物,仍然拥有喜剧式的巨大活力,古老的历史记忆和幻觉式的思想,对人类经验复杂性的解释能力,以及把痛苦变成喜剧来观察的能力。今天,人文写作代表着一个怀疑自身的时刻的来临--但却充满着回到自身的小小的喜悦与快感:伴随着沉思、想象、解释与理解,智慧与幻想,以及对不可能实现的启示的期待。
分享至 : QQ空间
收藏

网友点评

正序浏览
黛叶拜读佳作,欣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品读佳作,欣赏
诗酒赋流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经典通常具有指导意义,如果人们把为经典当做真经典,将会贻害无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