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 壬阁 编辑委员   /  2020-12-10 14:20  /   630 浏览 版权:保留作者信息


【每周头条】是浙诗刊与世界诗歌网浙江频道联合推出的专栏,用最节约的时间读懂最优质的诗,让最碎片的阅读收获最集聚的美。

文/翁美玲

一群人挤在一起去看海
一群阳光也挤在一起
重叠,拉长,延伸或断裂
沙滩像割据后的身影,伤口依附于堤岸
潮汐漫过,身躯已是昨日
裸露的贝壳和砂砾都染上了粉尘
这一刻它们都已相互原谅

偶尔伪装,风像从另一个世界飘过来
一群人发丝凌乱,逆风面向大海
眼睛在搜寻,这世界并不陌生
狩猎者心里都装有一把枪
时间是上膛的子弹,比打鱼还累
但终有一天,弹尽人绝

几只海鸟在空中盘旋,洁白的羽翼
如星月,穿透明晃晃的光线
渺小的身姿,盛满一座庞大的海
岸边的芦苇弓着腰,把身子移向背风的一面
午后的大海坚持着自己的真理
必须广袤浩瀚,惊涛骇浪
海水呼啸过后的沉寂,腾空了海平面
我一转头,一块礁石蹲在身后

【作者简介】翁美玲,浙江温州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浙江省首届“新荷计划”人才,著有诗集《果实之梦》《矛盾》。


【坐井观添】《看海》这首诗起句就很有抓力。“一群人挤在一起去看海/一群阳光也挤在一起”,一个超乎寻常的感受力,如同重力,将“阳光”都吸引过来,让大海之美从一个意外的视野赢得关注。我想起罗伯特•勃莱的一首名诗中的句子“他们这样紧紧挨近地坐着/好像被雪挤压在一起”,同样是极富才华、极具功力的句子,让整首诗增辉。两者的修辞手法十分相似,但翁美玲的运用更加快速,直奔诗歌主题。
    “沙滩像割据后的身影”,是向主题奔跑中的一次折返,诗人一定不想直线地表达自己的意图。她的思考开始向生活的深度延伸,依附堤岸的伤口、昨日的身躯以及染上粉尘的贝壳等,都“相互原谅”。这不是没有缘由的,除了大海的感召,更因在生活经历中得到感悟。
     无论“偶尔伪装”,还是逆风向海,狩猎者的本质都是“一把枪”。他们在时间压缩的子弹制造或使用过程中,发现“比打鱼还累”,而且终究会“弹尽人绝”。与其如此,不如学学那些海鸟,虽然弱小,却穿透在“明晃晃的光线”,它们比狩猎者活得轻松和自由,甚至活得通透——“渺小的身姿,盛满一座庞大的海”。连岸边的芦苇都懂得弓着腰,“移向背风的一面”,顺应大自然的规律才是人类最需要觉悟的,而不是一味地去征服改造。要像“大海坚持着自己的真理”,要打开广阔的胸怀,还得经得起风浪的考验。
当诗人经过心理的一番“呼啸”,开始沉寂并腾空思绪后,蓦然回头,“一块礁石蹲在身后”。一块礁石,也许是某件事物或某个人,对诗人来说一定有着特殊意义,或者某种程度上的影响。当一切褪尽,海潮或阳光,俗事或真理,在诗人的内心忐忑不止或参差错落时,相信诗人内心的矛盾还无法被消解。那一刻诗人转头,似乎有些茫然,似乎又像在求助,而一块扎扎实实的石头,象征着某种力量,象征着真实,恰时地浮出海面,让诗人有种尘埃落地的安全踏实感。
       诗人在文本中采取了拟人和借用的手法,体现出丰富的创作经验和高超的写作技巧,最后将“蒲苇韧如丝,磐石无转移”的意境在文末进行化用,更让整首诗突然有了硬度和力量。(壬阁点评)

【评论员简介】壬阁,浙江省作协会员,浙诗刊主编、世界诗歌网浙江频道主编,鲁迅文学院浙江高研班学员。作品散见于《诗刊》《江南诗》《福建文学》《诗歌月刊》等。
分享至 : QQ空间
收藏

网友点评

正序浏览
赏读老师佳作,问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赏读好诗,写得深刻,期待更多佳作,问好诗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马丽 来自手机 频道主编 2022-11-1 18:20:12
看海、读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林杰荣 版主 2022-10-29 23:54:15
赏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叶恋南乡 来自手机 版主 2022-10-29 10:24:15
品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叶恋南乡 来自手机 版主 2022-10-29 10:24:11
欣赏好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感谢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一叶天下 发表于 2020-12-11 13:37
缺少对于诗的点评能力!向你学习!

一叶兄客气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壬阁 发表于 2020-12-10 20:28
学完后,谈谈体会,哈哈

缺少对于诗的点评能力!向你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下一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