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 奥冬 金牌会员   /  2020-12-10 08:18  /   262 浏览 版权:保留作者信息

《从黑暗中走出来》
——参观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有感
奥冬

3十万人
和3万人
3千人
3百人
3十人
乃至3个人
没有多大区别
关键在于
对平民
举起的屠刀
在于每一个
鲜活生命的
死不瞑目

满墙黑白照片
我读到绿色的凋残
粉色黄色蓝色紫色橙色的凋残
只剩下血淋淋的红
大火后的灰

当屠刀高高举起
我为鱼肉
你为禽兽
一枚枚勋章
尤其亮得刺眼
而一页页日记里
还有心脏的微弱跳动

烛光微弱跳动
密密麻麻的千纸鹤
寄托着
孩子们的善良与美好祝愿
从黑暗中走出来
从满室沉默中走出来
外面依然是蓝天白云
依然是欢声笑语

我们不能忘记历史
我们不要记住仇恨
我们活在现在
我们走向未来
分享至 : QQ空间
收藏

网友点评

正序浏览
荆溪 发表于 2020-12-10 16:32
嗯  我们更多的是讲嫉恶如仇。大屠杀事件历史上古今均有发生,以后也还是会发生。大屠杀,是现象;真正构 ...

我个人的理解,屠杀,以及其它很多罪行,都起源于把其他人不当人。若能做到“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些自然不会发生。所以我在诗里写“当屠刀高高举起/我为鱼肉/你为禽兽”,这是双向的对“人”的一种异化。你把“我”不当人的同时,你也没有把自己当成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康城 发表于 2020-12-10 16:28
开头的人数比较难接受。结尾也过于简单了。

感谢直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荆溪 发表于 2020-12-10 16:32
嗯  我们更多的是讲嫉恶如仇。大屠杀事件历史上古今均有发生,以后也还是会发生。大屠杀,是现象;真正构 ...

这还是那些能够看见、眼睛看得见的屠杀。

而那些的确也存在的,甚至每天、时时刻刻均在发生的,却看不见的,很隐蔽的屠杀,甚至难以提供屠杀证据的屠杀? 这恐怕是最无耻、最可怖、最卑劣,比那些看得见的法西斯恶徒、侵略者等,更为无耻、更可怖、更卑劣……  这样的罪犯,越是“狡猾”、越是卑劣、可耻。

我最喜欢的人:诗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奥冬 发表于 2020-12-10 15:21
仇恨,是一种情绪。记住仇恨,一般来说是要有个指向的(没有指向的单纯仇恨更加要不得,比如某些所谓“报 ...

嗯  我们更多的是讲嫉恶如仇。大屠杀事件历史上古今均有发生,以后也还是会发生。大屠杀,是现象;真正构成仇恨的,是大屠杀现象所反映的那些本质——引起思考的,深入挖掘的,也正是本质。认识到本质问题,也才真正算是反思了历史恶行暴行,也是真正是指出了人类光明、幸福、生生不息的未来。


亡国灭族甚至灭种的屠杀事件,一个部族完全毁灭另个部族,世界人类史上,包括华夏历史上,都是存在过的情况。
我最喜欢的人:诗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开头的人数比较难接受。结尾也过于简单了。
诗修正时代的错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荆溪 发表于 2020-12-10 12:45
我是这么认为的:

历史往往是个“小美人”

仇恨,是一种情绪。记住仇恨,一般来说是要有个指向的(没有指向的单纯仇恨更加要不得,比如某些所谓“报复社会”者,在闹市、学校中肆意屠杀无辜者)。仇恨什么?在这个事件中,仇恨日本这个国家,或者全体日本人?如果说军国主义者的话,没有谁脑门上贴着标签。我们仍然只能以事实判断、区分对待。这个人支持篡改教科书,我们反对他;那个支持道歉,我们赞成他。这种理性的区分,我觉得就不应再叫仇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荆溪 发表于 2020-12-10 12:54
人数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性质。

这是废话了;

记不太清了,不过,好在有网络。
刚搜了一下,是村上春树的《杀死骑士团长》,原文:“对投降的军人和平民实施了大规模屠杀。关于准确的被害人数,虽然具体细节在历史学家中也有争议,但总的来说:将大量市民卷入战争并杀害的事实是无法否认的。有说法称中国人死亡人数是40万,也有说是10万人,但是40万和10万之间,又有什么区别?”
据我参观纪念馆时的数据,是30万以上。所以诗里这样写了。
因读这本书是在多年以前,人数与性质,可能是我自己的总结。但我觉得这样也是有道理的。比如杀人,是恶意杀死还是正当防卫,属于性质。一人二人三人,是人数。恶意杀死一人,就足以判死刑;多杀几人几十人,也仍然是死刑,不能判几次几十次死刑。但如果性质是正当防卫,却足以不判死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皇闻晖 发表于 2020-12-10 12:09
铭记历史,不忘国耻!字字读来皆是血!

远握问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奥冬 发表于 2020-12-10 11:31
这首诗,是去年参观之后就在心头想着几句,最近才正式写出来。前一节中的思想,其实是村上春树的一部小说里 ...

人数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性质。

这是废话了;
且反映了村上的某种局限?
但我不认为他这样一个多么好的作家居然会有着这样的思想局限:人数怎么不重要呢?人数也很重要,甚至非常重要,是之所以构成“极恶极凶残”的罪行的充备(不可缺少的)条件。
我最喜欢的人:诗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下一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