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Portal
国际诗人笔会
国际诗歌论坛
BBS
国际诗人专栏
批评家专栏
翻译家专栏
诗歌圈
Group
登录
/ 注册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搜索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本版
文章
帖子
诗歌圈
用户
本版
文章
帖子
诗歌圈
用户
国际频道
国内频道
国际诗赛
世界期刊
注册须知
道具
勋章
任务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腾讯QQ
微信登录
国际诗歌论坛
›
国内频道
›
上海频道
›
查看内容
发布主题
丁少国
频道主编
美美共美 各美其美(季振邦老师为“绿岛文丛”写的序)
©
丁少国
频道主编
/ 2020-10-2 11:18 /
227 浏览
版权:
保留作者信息
美美共美 各美其美
——崇明绿岛文丛序
□ 季振邦
这是崇明作家协会出的一套丛书,是十位作者的十本散文与诗的合集,要我为之序。这是一定要遵命的,虽然我离乡日久,家乡仍是我一生的精神宗教。另外,我也认识到,给我这个活计,应该看作是一种抬举,因为没有这篇小文,这套丛书何尝逊色了?
有人也许要撇嘴了,这些都是客套话么!不,我讲的是心里话。
讲心里话很重要,无论是为人还是为文。
“为文”就要讲到这套丛书了。我以为散文与诗的写作有很多讲究,最重要的一点,应该是讲心里话。当然,小说以及其它创作类的文学样式也概莫例外,但都没有散文与诗那么直接,直接到了动笔时大多要用第一人称。记得有位散文大家说过,散文不用第一人称,没法看。话说得绝对了一些,却也是大概率的事。
原因很容易理解,因为大凡心里话,都比较真。而这个真,对散文与诗来说是不可须臾或缺的,这是她们的生命所系。好的散文与诗,都是建筑在说心里话、说真话的基础上的。就那么简单。
自然,要说复杂也有点复杂,应该说些什么?如何说得更动人一些?这里的水很深,为此,还衍生出了不少散文与诗的评论家,他们以此谋生。
看到此处,有人也许又要撇嘴了:讲了半天,是否离题了?当然没有。这半天,我讲的还是这套丛书,正确地说,是涉及到它们的一个共性:这些书都有真情实感。尽管浓淡不一、深浅有别,却不容置疑。于是,这就从本质上决定了这些文字的令人欣赏的整体质量。
共性之外必然还有个性,美美共美,各美其美。诸种身眼手法如果不写一点,这篇文字也太辜负乡情了。不过,有南威之容方可以论淑媛,囿于水平,我大概也只能写些一鳞半爪的读后感。
先读散文。刘锦涛的散文,是我一向喜欢的。读他的作品,能想象到他的写作状态:神定气闲,娓娓道来。这种不温不火是有点冒险的。如若笔力不逮,文字就会寡淡、就会无味。但好文险中求,刘锦涛文章的平中见风致,淡里生趣味,正好收隽永耐读之效。更甚者,静定能够生慧,字里行间还因此常常流露出智慧和灵性的闪光。当然,文章的“平静”中,我们也能看到一种“炽热”:藏在文字深处的对家乡的不动声色的自豪与热爱。
金谷是一位有成就的老诗人。诗人往往也写散文,有时候还写得更好,因为里面常有诗的气息。金谷手中也有这样的两副笔墨。他大半辈子得工作之便,能够浪迹江湖,游历名山大川。这是诗家之幸,他因此留下了不少诗作;也是散文家之幸,他因此有了不少游记文字。作为游记,自然是趋向写实的,但因为金谷是诗人,文字中便有了“如难老泉中的涌波,绵绵不绝”(见《晋祠记感》)的动人情愫。
阎诚骏毕竟是个教师,读他的文章,有时候好像听他讲课,是可以看出他读书颇多、腹笥甚丰的。有学问果然好,难得的还有自己的识见。关于后者的重要,王蒙说过这样的话:知道太多但没有脑子,只能做个平面信息性能人。阎诚骏有学问,同时也有自己的识见,所以他的文章,不管是偏重于记叙类、分析类还是其它类型的,都能做到鞭辟入里、旁征博引,而行文的条理设置,字句斟酌,尽显一位教师的风范。
散文大致可分三种,议论类、抒情类、纪实类。俞晓凌的一些文章应归为议论类,也可称之为随笔。随笔通常更短小并且以议论见长,常常一事一议或数事一议。俞晓凌立论精当,常有自己的独特的发见,且语言老到,应是得了随笔精髓的。林晓平的诗集《流淌的岁月》比较抒情。岁月也真是流淌的,流淌过后,会留下很多美丽的卵石,甚至闪烁的宝玉、金砂,其价值也就是作品的价值了。丁惠忠的散文以纪实为主,他以扎实的内容、动人的细节来讲述故事、刻画人物。故事和人物的生动,往往使我产生在读小说的错觉。
再读诗歌。季振华的诗在诗坛是有定论的,用一般的诗歌审美解读他的作品,没有什么褒奖意义。这里只讲两点,一,诗是要受题材限制的,修为越浅的人,限制越多。振华好像不受这方面制约,常常随手取一物象,便能触发诗意,横生感悟。他总能在平实与琐屑中深深抵达生活的内核和人生的真谛。二,他的语言有家常口语感,其实都是经过提炼的。因为提炼的不着痕迹,所以仿佛漫不经心、随手拈来。语言的极致不在于炫技而在于自然和恰好。
施茂盛当年是复旦大学诗社的诗人。后来,复旦称了诗派,茂盛也是中坚力量。他的诗得力于很好的教育背景,以及独有的诗歌天赋。作为曾经的主流学院诗歌活动的亲历者,他一直在诗歌观念、语言、意境和构思等方面进行有意义的探索。他的诗作不乏耐人寻味的意境和哲理。正如诗集之名《然而》,然而的后面,通常是有埋伏的,让人充满期待。
丁少国为人低调,诗如其人,也不张扬。他在生活中仔细寻觅诗意,常能捕捉到新奇的意象。有个市一级的上海市民诗歌节,他得过创作一等奖,这是经过“海选”的,很不容易。王玉华的作品清新可喜,读他的诗,如同一次回乡之旅。大至春湖碧野,小至猫咪蜜蜂,都给了我“轻轻吸吮一种温暖”(《温暖》)的感受。
走笔至此,想写的都写了。
我在前面讲过,这篇序言只是一鳞半爪的读后感。这大抵是指体量。如果从质量的角度看,另一个成语可以形容:蜻蜓点水。确实,我的这些文字浅尝辄止、挂一漏万那是肯定的了。比如,这套丛书对于丰富崇明生态文化的重要作用,崇明作协在编辑出版过程中所做的诸多努力等,我都没有来得及涉及,这肯定是个遗憾。张爱玲说过,人生有三大遗憾:鲥鱼多刺、海棠无香、《红楼梦》未完。那么,我就在这个基础上再加一个遗憾。这遗憾否加得有点过分?不管了,文章既然没到位,就在这里越越位吧。
最后饶舌一句。序言也就是序言,不重要的。重要的是,有作品在此,原汁原味,读者自会拿捏、自有分说。也许,真正的序言的作者应该是有眼光的读者?还真说不定。
——摘自2020年08月19日《崇明报》
分享至 :
QQ空间
收藏
回复
大牛,别默默的看了,快登录帮我点评一下吧!:)
登录
立即注册
网友点评
正序浏览
缘圆阁主
论坛元老
2020-10-3 20:00:42
|
显示全部楼层
17
#
拜读欣赏,双节快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风笛
频道主编
2020-10-2 22:00:26
|
显示全部楼层
16
#
祝国庆节快乐!
我是一阵在风中飘过的悠扬笛声,忽隐忽现、缥缈虚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丁少国
来自手机
频道主编
2020-10-2 21:53:14
|
显示全部楼层
15
#
国庆快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风笛
频道主编
2020-10-2 21:40:19
|
显示全部楼层
14
#
提读问好!
我是一阵在风中飘过的悠扬笛声,忽隐忽现、缥缈虚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丁少国
来自手机
频道主编
2020-10-2 15:36:17
|
显示全部楼层
13
#
谢谢倪老师鼓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丁少国
来自手机
频道主编
2020-10-2 15:35:57
|
显示全部楼层
12
#
谢谢曹老师鼓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丁少国
来自手机
频道主编
2020-10-2 15:35:20
|
显示全部楼层
11
#
谢谢小艾老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丁少国
来自手机
频道主编
2020-10-2 15:35:20
|
显示全部楼层
10
#
谢谢小艾老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丁少国
来自手机
频道主编
2020-10-2 15:34:59
|
显示全部楼层
9
#
谢谢瓜瓜老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下一页 »
1
2
/ 2 页
下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山西频道
返回顶部
大牛,别默默的看了,快登录帮我点评一下吧!:)
登录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