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生态课题(组诗)
作者:林荣

▍生态课题
 

我在课题里
听课,听无人听的课

我在课题里
讲课,讲无人听的课

我在课题里
宴请,马牛羊鸡鸭鹅是我的高朋


▍不问西东

麦苗拔节。草色青青

什么生态什么文化
什么样的维度
在生成

学者不限于学术,在研究中解读传承
你在课题中不间断地实战,不限于体力劳动

我不再怀疑担心高人隐居远离烟火山洞清冷
云在青天水在瓶
我蓄电,启航,在并非课题的课题中


▍运命
 
这棵麦苗身高一尺,那棵麦苗一尺二
数字来自人拿着的尺子

 麦子生长。
人吃麦子。

人做麦子的主,替麦子说人话,麦子的命运麦子说了不算
 
麦子丢了头颅
黄金归仓。麦子散发麦香

麦芒流浪
去该去的地方
 
我活成一棵麦子
我顶着一颗动念即乖的脑袋 
去西藏
 

▍讲座或对歌

我的耳朵我做主
做家务时
我从手机里听名师讲座
听明白又如何

我吃饭,我活
我也饿,我实话实说
我是小人,小人能不能做大事?小人不进精神避难所
我做观呼吸的事儿
我收集一片叶子,两片叶子……我在农舍里吃红薯烧水洗碗刷锅
我在麦田里和一棵麦蒿说悄悄话
和一只落单的小蚂蚁
对歌


▍麦子在说道德经
 
我和你在麦田里对坐
像一场梦

我释放,空空的诚
真到极点变成假
假我不说话
假我抬头望天空,低头说安生

——麦子长势这么好
——麦子在说道德经


▍加班

为谁加班
为自己
加班加餐,餐是精神营养餐

加班者无话可说
加班者不用多说
加班者像诗人那样,傻傻痴痴地活

诗人说:红苹果是不说话的红漩涡
你是诗人你说金黄的麦子待收割


▍无人区

你有立体的困惑,额头上的皱纹弯曲着诉说
你有直角的挫折和坎坷,双脚丈量千亩麦田,万里山河

活着,从大都市到小乡村
厅堂很大不久留
村居敞开,开门迎来八方客

你一边面壁,一边开阔
你静默,在无人区
你击鼓而歌


▍走南闯北

不吃太多,好好活
话不多说,好好活

夜风微凉观天象,好好活
浇麦地,趁夜色,好好活
麦子喝饱,不再口渴,好好活

你说:麦子丰收
你说:走向共和


▍祝贺你
 
问及羊圈里的羊,鸡舍里的鸡
你说它们的归宿是寿终
农耕,典籍,左右活物的呼和吸
祝贺你

鳏寡孤独残,你疼惜
不拔高不指示
祝贺你

我们叙述半生锁链半生事
你说好战者是因为没多和妈妈在一起,战场上没有小夜曲
你说吃土,躬耕,不偏激
你说活力,精力,发丝耿直接通天体
祝贺你

今夜蓝火焰不说太阳的话
提起丹田气,站桩,一拳劈断不服气
激励有效
祝贺你

多好啊,色空不异
祝贺你




用禅心播种生命的火种,不问东西
        ——读林荣组诗《生态课题》
             文/海恋

林荣是河北作家群落里很活跃,也很有知名度的诗人,写诗,也写评论,坚持多年。和她相识已久,十几年的诗歌之旅一直同行,在诗歌写作中,我们是互相见证的人,见证这份热爱和对诗歌近乎赤城的膜拜。最近三年她渐渐淡出诗歌圈,回归到一种更质朴的生活方式里,去做她觉得更有价值和有意义的事情。前一段,她把这组诗发给我,和我聊起她的公益事业,她的近况,也聊起诗歌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和价值。很多观点我感同身受。诗与生活到底有哪些实际的连接?我们应该把它摆放在一个怎样的位置,才不至于使它与生活太过黏腻或严重脱节。我想,要探讨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思考一下,诗与生活的关系。作为文学体式之一,诗应和其它文体一样秉持一个铁律“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没有一种文学可以凌驾于生活之上,同时,它也必须以艺术的形式去见证生活的轨迹和样貌。如果让一个诗人去选择,诗与生活哪个更重一些?其实,它们应该是等同的,或者是一体的,诗是人的生活方式之一,即便没有被书写出来,一个诗人的内心流淌的诗意也是运化在生活之中的。那么就现实而言,或者就生命的体验而言,我认为生活大于诗歌。没有什么理由要求一个诗人必须脱离生活去书写,没有生命气息的书写也没有意义。
回到诗歌中来,林荣这组诗是她在投身公益生活之后的一组“纪实诗”,组诗以“生态课题”为大主题,投射了诗歌的主体内容。关于生态,是人类共同的课题,并非只要几个公益人应该关注的小课题。我们每天都在做着很多事,有很多关注点,却常常忽略最该关注的问题,因而,这组诗也带有某种警示和唤醒的意味。九首诗,一个主题,真实的生活经历。看得出,诗人写得轻松自在,且思悟颇多,郎朗真心照亮诗行。
第一首《生态课题》两个“无人听”和一个“宴请”写出了这一课题的边缘化和诗人的独自沉潜。也许没有人关注,却也不需关注,我做我内心想做的事,只为那些“高朋”。想起一篇儿童文学,一个小男孩独自在沙滩上将一些搁浅的小鱼捧起来放回大海,路过的人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做?谁会在乎?男孩说,那些小鱼在乎。多么纯真的心地,我在林荣的诗里读到了同样的美好;第二首《不问东西》,让人联想到电影《不问东西》,西南联大那些大师学者,一心寄于家国,为了理想舍身忘躯,秉持的就是这几个字“但行前路,不问东西。”本心就是方向,这一过程既是利他,又是修己,沉潜是为了使生命更加通明,皆是修行;第三首《运命》,诗人以麦子自喻,不动念,任由运命的“摆布”,这不是佛系的妥协,而是对自然之道的彻悟和敬畏。麦子生于自然,一粒小小的种子,汲取自然的养料,又努力散发自己的光和热,把自己完整地交还给自然,它的不反抗,是对恩典最好的回馈,自然而然;第四首《讲座或对歌》,做家务,听讲座,吃饭,洗碗刷锅,说悄悄话,对歌,都一样啊,一呼一吸间的事就是生活。这首诗很好地诠释了什么是“生活禅”,心在当下,当下的每一件事都滋养浸润你的身心,你便是禅者,你便在正念之中;第五首《麦子在说道德经》,与麦子对话的诗人看到的是自己,人与物相互映照,你可以把它称之为“格物”,也可以把它叫作“禅悦”,总之,诗人悟了,人之诚终归还有“求”,求太平,求安生,而物之成长原生无邪,不偏不倚,遵道而行。人用思想和语言来演说《道德经》,而稻麦不言,用行动演绎(践行)《道德经》,所以,人真应以植物为师;第六首《加班》,诗人再次将诗与生活联系起来,加班也是写诗,是用实际行动为自己的心灵加餐,没有一件事是为别人做的,读书,看报,写诗,还是去田间劳作,都是苦行僧在挥动扫把,心念归一,做中思,思中悟,皆有抵达;第七首《无人区》让人想到那些支疆的英模,想到袁隆平那样伟大的科学家。而这首诗并非颂歌,它更多地指向人彻底放下自我,回归到有温度,有质感的现实生活里,用行动去找寻生命的意义时那份浩然和开阔,不再局囿于狭小的厅堂,到广阔的大地上去,千里江山,用脚步去丈量生命的厚度;第八首《走南闯北》,承接上面几首,诗人亦在点明“生态课题”——生命课题的意义:好好活。我们有理想,有追求,小人物也想做成大事情,说到底,是为了让生命发出光亮,好好活。这也是合道的,是人的本能需求,向好而生。倘若人人向好,世界自然共和。这不就是奋斗和求索的意义吗?第九首《祝贺你》,像是她写给孩子的,更像是一首证道歌。回到农耕时代,回归自然,让一切生命自然生灭,不再人为干预;“半生锁链半生事”,枷锁不来自别人,回到泥土,回归自由,所有纷争皆是与自我的抗争,好战者看似要征服的是别人,其实是自己那颗桀骜不驯的内心,没有那一场战争有绝对胜利方,兵戈杀伐最终消耗的只有自己。战争的根源是人性,是人的五毒七罪幻化而应的表象,根本的东西认识不到,便没有终极解决方案。诗人林荣禅修多年,最后一首大视角,大格局,大生命观,认知透彻,可谓开悟之诗。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有多少是我们需要我们继承,发扬,践行的?如今,世界争端不断,生态形式恶劣,天灾人祸,人类个体何其渺小,我们能做什么?想到诗人林荣这组诗,心生感慨……
总之,这一组诗不同寻常,与其说是日常深度写作,不如说是禅意生活的缩影。我们常常费力去界定什么是“现代禅诗”其实,它哪里是需要被界定的。它甚至不是写出来的,而是践行出来的,没有真实的生活经历和体验,诗歌写作毫无效力。只有真正去经历禅意的生活,体会生活的禅意,才会自然而然下笔有禅。而它也不需被命名,你读到它它就在,不必强求。用禅心播种生命的火种,不问东西。
分享至 : QQ空间
收藏

网友点评

正序浏览
提读问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