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梦,鱼木,石头巧妙进入诗歌时间,我听到诗的禅音》

一一赏析方世开诗二首《梦的深度》《老僧》

随意在《诗日历》上翻看,阅读,被一块石头砸中,我此刻的反应,应该也是回声。石头没有门,这是辛波丝卡《与石头交谈》里的言说。个人认为这世上所有的石头都有疼痛,冷热,思想,情绪和洞悉。除非你不碰它;冲动,疾驶,沉寂,山崩地裂,是石的天然属性;何况诗人还捎上了“梦”,在这惜字如金的短诗里,可谓一字千。如果梦有深度,提心吊胆值是得尊崇的诗意心里活动,“我曾经向深谷扔过石头/经过提心吊胆的漫长等待/终于听到/一记沉闷的回声”,诗人碰了石头,还是石头碰了诗人,这要看诗人获知了什么,舍去了什么,预示什么一一抑或是禅让般的萃取。“梦是有灵性的/”,这符合庄子“浮生若梦,若梦非梦”的思想*1。在东方人的灵魂中,梦是另一种神灵;出入梦境者需要智慧。
每个诗人都有必备的诗行工具;花草,山水,露珠,飞鸟,烟霭,风雪,梦呓,石头等等,打开诗稿,无处不在。诗歌的归约是让诗的记忆有效束放,达已观照内心,究勉幻象,至瑧敏锐,最终走出狭隘的审美心里。新时期诗歌从纵象的“锐”转变为横向的“阅”已初见端倪,这是信息时代的必然卓展和灵气质化的表象。如卡夫卡梦寐以求的将“黑暗,虚无,迷失,成功融入超现实主义里;最终成就了他的文学品格。诗歌不可能永久停留在心理学的内部,而文学艺术可以在两个极端里平行前行。“人只有谦卑无望地履行完剩下的义务,融入一个要接受他的集体”*2;而诗人的义务和集体或许只有两字;“寡释”。
用石头探究梦的深度,诗人并不害怕“梦”遽然无踪,也不担心“梦里寻他千百度”的索然无果,“我相信/梦是有灵性的/只需一块顽石/就能探出它的深度。这应该是一块有原则,有温度,有“门”的石头;诗人比辛波丝狡黠,幸运,寡释。
诗歌时间。诗人声音。诗理悖炽。组成了诗歌的伦理和诗歌生态。在这首诗里,诗人提心吊胆地将深度的梦用三维图形呈现给了读者。诗人没有像弗洛伊德长久陷在梦里一一以观梦效。

在《老僧》这首诗里,诗人用木鱼敲我,敲得僧人都换了掍。可见我多么榆木疙瘩,要不然不会让僧人操心至迟态。诗人一定受佛门之智薰慧及深,那有一下无一下的动作又像极老子的无为而无不为。能被数语掳心的句子,应该符合一句好词承载一首好诗的基础逻辑。
“他在削一截木棍/急于将/桌上那只沉默已久的木鱼/敲想。这里的“削”应该是剥离陌世之讳,劝君莫惹尘埃。“急”在此诗里可作量词;尘世中每个都背负了太多的欲望和已知,在悔过无效的情况下,“放下”应该是最终出路,也是对未知的淡然。生命苦短,谁不想轻装上阵再度出发呢;敲响与沉默对应着老僧的机械性或人的面容瞬时获取了适度光感和生命节奏。
没有伤害就没有互相伤害;诗的整体过于瘦弱,答案来的太快,如果是顽石应该很丰腴,如果木鱼内部再虚空些,锥入窍门的音域会更让心灵颤栗,如果急;可以将“那只”二字归隐,毕竟;禅意疏离境界之外。


附:诗二首

方世开

梦的深度

我曾经向深谷扔过石头
经过提心吊胆的漫长等待,终于听到
一记沉闷的声响,像极了
梦的回声

我相信,梦是有灵性的
只需一块顽石
就能探出它的深度


老僧

他的老,不仅是面容
更在于那有一下无一下的动作
迟缓,机械,颤抖

他在削一截木棍,急于
将桌上那只沉默已久的木鱼
敲响

注:二诗载于世界诗歌网《诗日历》919期


*1出自庄子《如梦之梦》

*2:阿多诺《卡夫卡札记》
分享至 : QQ空间
收藏

网友点评

正序浏览
宋世平 来自手机 版主 2023-2-5 14:06:15
谢谢老师荐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拜读,学习,问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