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Portal
国际诗人笔会
国际诗歌论坛
BBS
国际诗人专栏
批评家专栏
翻译家专栏
诗歌圈
Group
登录
/ 注册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搜索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本版
文章
帖子
诗歌圈
用户
本版
文章
帖子
诗歌圈
用户
国际频道
国内频道
国际诗赛
世界期刊
注册须知
道具
勋章
任务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腾讯QQ
微信登录
国际诗歌论坛
›
国内频道
›
黑龙江频道
›
查看内容
发布主题
崔华云
频道主编
凋亡与新生
©
崔华云
频道主编
/ 2022-6-13 09:52 /
538 浏览
版权:
保留作者信息
凋亡与新生
文/浪花
风吹过
野树林的秋黄就伸出手
将山峦的孤寂抚慰
尽管诗人极力挽留
那些青春已逝的叶子
已了无生念
几棵生在唐朝的老树
被秋风绞杀了八百年
仍一次次坚持着把头颅扬起
世界沉默
大地的萧瑟、悲壮与辽阔
在凋零与死亡中诞生
分享至 :
QQ空间
收藏
回复
大牛,别默默的看了,快登录帮我点评一下吧!:)
登录
立即注册
网友点评
正序浏览
崔华云
来自手机
频道主编
2022-6-13 20:42:10
|
显示全部楼层
21
#
另外:诗歌的确无须过度解读,这样就失去了诗歌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了。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赫姆雷特,对于诗歌的解读,只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就是诗歌的魅力所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崔华云
来自手机
频道主编
2022-6-13 20:40:50
|
显示全部楼层
20
#
不知道这样解释能不能人让老师满意?感谢老师如此认真对待诗歌,让我很感动!更感谢老师提出异议进行交流。如有不当,还请老师多多指教![抱拳][抱拳][抱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崔华云
来自手机
频道主编
2022-6-13 20:37:45
|
显示全部楼层
19
#
3、诗歌的意境可以跳跃,但必须符合事物的肌理,就这首诗而言,老树虽然生在唐朝,也许生在唐朝末期,那就距今1100多年,如果生在初唐或者中唐,那就一千三百多年,那时正赶上兴盛时期,一片大好祥和局面。 就不存在被秋风绞杀的情形了,这里的绞杀也有多种指向,唐朝没落了,这人间还是一直太平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崔华云
来自手机
频道主编
2022-6-13 20:35:58
|
显示全部楼层
18
#
2、这里用的是一种拟人与借喻的写法,几颗老树顽强的毅力以及生生不息的生命,是一种本能更也是一种精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崔华云
来自手机
频道主编
2022-6-13 20:33:55
|
显示全部楼层
17
#
呼兰河老师晚上好! 生在唐朝的老树 被秋风绞杀了八百年 仍一次次坚持把头颅扬起 下面我来回答老师的疑问,不知道老师能不能满意。 1、虽然这老树生在唐朝,不一定就得被秋风绞杀了距今的时间啊!确切地说唐朝距今(1401年)。为什么没有说绞杀了1400多年?其中有很多因由,下面还有一句,仍一次次坚持把头颅扬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鲍丰臣
来自手机
论坛元老
2022-6-13 19:12:34
|
显示全部楼层
16
#
问候崔老师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鲍丰臣
来自手机
论坛元老
2022-6-13 19:12:07
|
显示全部楼层
15
#
由生向死,这是自然规律。万物如此,循环往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呼兰河
来自手机
频道主编
2022-6-13 18:46:34
|
显示全部楼层
14
#
老师你好,唐朝距今已有1300年左右。你这800年的古树,如何理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崔华云
来自手机
频道主编
2022-6-13 17:36:53
|
显示全部楼层
13
#
更正上面错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下一页 »
1
2
3
/ 3 页
下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浙江频道
返回顶部
大牛,别默默的看了,快登录帮我点评一下吧!:)
登录 立即注册